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哲学、美学】永远的布列松:用审美赋予世界意义 [复制链接]

查看: 71398|回复: 248
101#

陈寅恪自1926年留学回国后,就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是当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他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如季羡林、蒋天枢等大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2#

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3#

老蒋败退前夕,派专机赴北京,第一批接走了两家人,其一是胡适,另一个就是陈寅恪,可见其在当时国内外的地位。结果是,专机到广州后,陈寅恪进入了岭南大学,与他同机的胡适则远走海外。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4#

对陈寅恪的评价: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陈先生(陈寅恪)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陈寅恪)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崇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5#

提到陈寅恪,有一部他的作品不得不提,就是《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别传》

转载自网络

描写的柳如是明末清初的名妓。柳如是幼年被卖与官宦人家,后沦落青楼。其人不仅貌美,还善诗会曲,能书擅画,敢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时官腐儒,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陈寅恪开始从事柳如是与陈子龙及钱谦益姻缘的考证,并在60年代中完成《柳如是别传》的写作工作。晚年的陈寅恪已盲目膑足,这部作品由陈寅恪以口授方式完成。

《柳如是别传》可以说是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曲赞歌,作者以天翻地覆的历史事实为轴心,展开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让读者看到,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怎样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块择自己的归宿。作者贬斥势利、尊崇气节。作者在全书中反复强调的柳如是的自由精神。“侠气、才气和骨气,在柳如是身上三者合一”,“奇女志与遗民心的结合”,使该书成为可歌可泣的女性史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6#

电影《柳如是》

根据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改编,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与常熟市**联合出品,是中国最后一批胶片电影,吴琦执导,万茜、秦汉、冯绍峰主演。
该影片讲述了在明末清初家国离乱的背景下,一代才女柳如是与江南文宗钱谦益之间白发红颜的爱情故事、风雨家国的乱世遭遇  。
影片于2012年3月8日上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7#




《柳如是》剧情: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新文人电影《柳如是》,是一部充满纪录片精神的剧情电影,一部古典版“倾城之恋”。讲述出身青楼的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领袖钱谦益的白发红颜的爱情传奇。同时展开一幅晚明文人生活画卷,揭示明亡清兴背景下的文人心态,那些爱恨生死的抉择,挣扎和悲喜。

柳如是(万茜饰)是青楼的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主张男女平等,关心家国大事。而在政治风波中历尽尔虞我诈的钱谦益(秦汉饰),身心疲惫,纵情诗酒却又心怀社稷。

机缘凑巧,他们以诗为媒,惺惺相惜,因为互相欣赏走到了 一起。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巨大的变故随之而来,当时北有鞑子兵(满洲八旗军),南有李自成,大明汉家江山摇摇欲坠,钱谦益为保全城百姓开城降清,柳如是劝其自尽以保名节,钱谦益则考虑到华夏文明还需传承而拒死,后剃发易服北上做官,于是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一个远去北京做了清廷的官员,一个南下去追寻抗清的南明军队。繁华过尽,他们又破镜重圆,在红豆山庄过着普通平淡的田园生活 。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8#

历史学是什么?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9#

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

作者: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

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因此,涵育文化修养、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当前,担负新的**使命的历史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到来,为历史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历史研究又越来越不依赖于对独家材料的占有,更多体现为资料共享,这就对历史研究工作者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全球化”视域的强化。理论与现实都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自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提出和研究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历史研究尤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促使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瘟疫、灾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生态史、灾害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历史学分支研究可以大有作为。三是历史学公共性需求迅速提升。以古鉴今、资政育人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历史研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基础。新的征程上,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新**的伟大实践提供史学智慧和历史借鉴,充分体现历史学的公共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坚定历史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0#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陈寅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