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与AV不分家 [复制链接]

查看: 4367|回复: 11
1#
事先声明,该AV示范远在2001年,当时没有纯多声道的音乐软件和播放机。
到2002年香港音响展时,香港才示范了以DVD-A为主的古典音乐多声道效果。
先看看如下网页再回应我的看法:
http://www.avbuzz.com/martinogan.htm
大家对马丁.鲁根的静电喇叭不陌生吧,它绝对是两声道HIEND名器。
按一般的高烧友来说,它绝对不适合用来听AV,高档喇叭用来听AV,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因为所谓高烧友们的逻辑是:欣赏AV,追求的是吵闹,那是低档喇叭的职责。 看来马丁.鲁根还有大草先生都不知如此简单的道理了。
马丁.鲁根都不把HIFI与AV分家,我们的部分HIFI友为什么要将它们分家呢?
分享 转发
TOP
2#

LW 在 2003-3-12 13:17:31 发表的内容
airlee 在 2003-3-12 12:02:32 发表的内容
对高级的发烧友来说
是不应该分家

那么普通发烧友是要分家了,我现在都不明白其中理由。

各人的音乐取向不同,只要自己喜欢是最重要的。但最起码得有一点钱!
TOP
3#

目前将HIFI和AV分家的观点主要有二:
1、    因为个人喜好问题,而将HIFI和AV分家;
2、AV是低档货,不入流,它追求的是感观刺激和吵闹,与HIFI追求的高保真是两回事。将HIFI和AV分家。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可以接受。
但对于第二种观点,我认为有点莫名其妙。
正象HIFI友有的喜欢爆嘭动态大的1812、天下第一鼓,也有的喜欢温情的邓丽君、俞丽拿一样,AV友也可以买卿卿我我、悠情万种的DVD,也可以买打烂银幕的DVD。刺激和吵闹多是软件的内容决定,不是由硬件决定,不知他们为什么会归罪于AV系统?
B&W的N801、马丁.鲁根、还有上面朋友提的西湖音箱…….,难道一转入AV,它们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由原来的高保真变成吵吵闹闹?
三台立体声后级(或五声道后级)主要加入了环绕处理前级,也会发生化学反应?
TOP
4#

马可不就HIFIH和AV没有分家吗!HIFI也好HIEND也好不都是为了好的音乐、音响效果吗!
TOP
5#

对高级的发烧友来说
是不应该分家
TOP
6#

因为一般人都不是很有钱.
hifi与av兼顾得好的系统比一般的hifi系统可能贵不少
TOP
7#

airlee 在 2003-3-12 12:02:32 发表的内容
对高级的发烧友来说
是不应该分家

那么普通发烧友是要分家了,我现在都不明白其中理由。
TOP
8#

MARK LEVINSON no.40因该不用分家了!
TOP
9#

就音箱来比,就是1:6,因此想要两声道和六声道一样,不容易。
TOP
10#

HIFI和AV都汲及音响器材,其表现形式在于2维各多维。
HIFI已发展了几十年了,其HIGHT-END技术及产品均已成熟。
   AV是近十年的产品,格式、形式、产品多样,要达至HIGHT-END级别,比HIFI需考虑的条件乃至成本投入都要高出许多。这是令许多发烧友望而止步的。要想想,买一套普遍人认为可以的AV比一套HIFI要便宜,这样的投入,会有好声音吗。你听过人用五只美国西湖组一套家庭院,这般表现,难度不算AV的HIGHT-END吗?加上AV系统的多维音源所营造的立体感,肯定比两只箱的HIFI好!
   所以,HIFI在于精,AV在于科学,发展成熟,我们对音响的看法是会改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