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閑聊CD 之 《發燒把門碟》 [复制链接]

查看: 53622|回复: 83
11#

帕尔曼录制过很多小提琴小品,张张精彩,他的发音甜美,娇艳,抒情性极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名碟,演奏《魔鬼的颤音》等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谢林的唱片是黑胶里的热门,他在水星录制的小提琴唱片都是经典之作。这张是他在水星录制的演奏克莱斯勒的小提琴小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熙德是君主的意思,即罗德里戈,他是西班牙的一位民族英雄。
西班牙的最古老的史诗《熙德之歌》就是讲罗德里戈的故事的。
这部史诗与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齐名,并称为欧洲中古三大史诗。
后来的歌剧《熙德》应该是取材自这些历史传说的。
马斯奈的《熙德》是芭蕾组曲,
里面包括6段布尔戈斯广场上的舞曲,非常优美动听,
后来作者又加上了一首晨曲,编成这套一共是七段的音乐会组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熙德的故事(转载)

五幕诗体戏剧《熙德》(1637)取材于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描写11世纪时贵族青年唐罗狄克(即罗德里戈)与施曼娜的爱情经历。

罗狄克与施曼娜是一对非常般配的恋人,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是为国家建立过赫赫战功,并被国王倚重的朝廷大臣,然而,因为国王选择了罗狄克的父亲担任太师,致使施曼娜的父亲心存妒忌,言语之间,两个大臣动了怒气,施曼娜傲慢的父亲竟然给了罗狄克老迈的父亲一个巴掌,由此引发了两个家族间的荣誉之战。

这件事给两个年轻人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罗狄克觉得对父亲和爱人都欠着同样的恩情,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荣誉,要替父报仇,就得失去爱人。这样的选择使他非常痛苦。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为父亲雪耻,与施曼娜的父亲展开决斗,用剑将其刺死。而如此以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也把施曼娜拖入了爱情与荣誉的艰难选择中。深爱罗狄克的施曼娜心事重重,她说,“我的爱情同我的愤恨对立,我仇人的骨子里藏着我的情人”。而公主也正暗恋着罗狄克,从情感出发,她希望在复仇事件发生后,罗狄克与施曼娜根本无法相容,这样就能成全自己的爱情;而从理智出发,她又为两个情投意合之人的分手而感到惋惜。一个心中暗恋施曼娜的骑士,决心此时挺身而出,为其父报仇,以赢得施曼娜的爱情。罗狄克在完成了家族的复仇使命之后,来到施曼娜身边,他恳求自己的恋人亲手杀死自己,这样他的心就坦然了。施曼娜对罗狄克说,“你杀了我的父亲,显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出我也配得上你。”

按照西班牙人的道德观念,施曼娜只能向国王告发罗狄克,并请求国王惩治他的杀人罪行。国王闻知此事,非常吃惊,他为失去施曼娜的父亲这样一位重臣而遗憾。为了家族的荣誉,施曼娜只能把罗狄克往绝境上推,可是她心中的爱情又让她下定决心,在罗狄克被处死之后,她要随他而去,决不多活半个时辰。

这时。摩尔人来攻打西班牙,匆忙间罗狄克带着骑士队伍去打击敌人,结果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首战告捷的罗狄克受到了国王的嘉许,封他为“熙德”,即君主之意。原来还顾忌门第不合的公主,此时心中暗喜,因为公主嫁给君主,是当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她实在不愿损害这两个人深切的情感,她最终战胜自己,要成全这一对有情人。施曼娜仍然不放过罗狄克,要国王治罪于他。国王最后决定,让暗恋施曼娜的骑士与罗狄克决斗,获胜的一方即娶施曼娜为妻,而施曼娜从此则不再追究往事。

罗狄克见施曼娜对自己决不宽容,决心在决斗中只求一死已遂其心愿。施曼娜说服罗狄克不可以甘心受死,应当维护名誉。罗狄克在决斗中本来可以将那个骑士杀死,但却手下留情,两人和解。而施曼娜却顾及父亲新丧,不肯立即成婚,罗狄克决定出发去远征摩尔人,为他的恋人争取更大的荣誉。

显然,这部剧作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高乃依凭着自己的理性,表现了在感情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其心中的理想人物所应当做出的行为选择,塑造了所谓“高贵者”的形象。1637年,当此剧在巴黎上演时,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振动,以首相黎赛留为首的王权利益维护者,攻击《熙德》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这一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在强大的压力下,高乃依只得表示屈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克莱德曼的钢琴版《歌剧魅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电影配乐好像是获奥斯卡奖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