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940414243444546»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心得汇总———————“四分频”的镁声旗舰电源线—... [复制链接]

查看: 924802|回复: 566
421#

.
——声音的“厚薄”和“密度”——之六——
.
还有一个削弱声音密度的重要因素,但往往被烧友们忽略,那就是感应电。
.
前面的帖子中,镁声多次说过,器材工作时,会在机壳产生大量的感应电(或者叫高频杂波、串扰),由于频率高,而普通金属的高频阻抗很大,很难瞬间及时通过地线排出,感应电在机壳表面快速无序振荡,产生紊流,反过来也会耦合到机内的电路板和元件上,对音乐信号产生调制和“染色”。这种“染色”和音乐信号有一定的关联和对应关系,但是不同相位,造成梳状滤波,不可避免会破坏声音的密度(这是镁声的思考模型)。因此镁声开发了高速吸收高频杂波的接地“缓存”——《魔笛》,接在器材外壳或者接地线上,就能大大减轻这个现象。
.
后来,镁声利用新的原理和结构,开发了效果更好的带有吸波功能的接地线,内测时很多客户反馈这条接地线即使一端悬空,也能增强声音的密度感,也是这个原因和机理。








.

说回线材,很多品牌线材在线身设置了豪华的金属套管碳纤维套管,或者叫谐振圈减震圈之类,套上了的确可以带来不同的听感,例如“泛音”增加、“能量感”增强等等。镁声也曾经在这个方向做过深入的研究测试。当发现套管采用不同的材质,甚至同样的紫铜材质不同镀层,都会带来不同声音的时候,镁声意识到这种套管其实是利用感应电的染色来改变声音,和谐振减震关系不大。所以后来情愿报废定制的套管,也不再采用这种“调声”手段。
.
再延伸思考,电源线的头尾,如果有金属外壳,不也相当于两个套管吗?——是的,当然也会带来染色。意识到这点之后,镁声线不再使用金属外壳的头尾,而是声音友好材质的塑胶,以取得更加保真的效果。烧友们看了镁声的文章,可以自己试试:哪怕是昂贵的欧亚德旗舰头尾F1M1,拆下铝合金外壳后,声音都有可闻的提升。
.
下次再告诉大家一个技巧:如何辨别录音中自有的真泛音和重播时感应电和染色带来的假泛音,以及胆机丰富的泛音究竟好不好?敬请关注。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22#

胆机所谓高频泛音是失真很大导致的相位差造成的,和真实小提琴声音差距很大。
TOP
423#

——说说音响的泛音(之一)——有用的基础知识——

·

先说明一下,关于泛音,乐器声学、建筑声学、心理声学、电声、音响器材等各个专业都有涉及泛音的内容,但其定义和内涵不完全一致,镁声看的杂书不少,知识体系也比较杂乱无章,本不擅长写这些理论探讨的文字。但发烧业界关于泛音讨论的文章太少,镁声抛砖引玉勉强为之。好在不是写论文专著,就把自己领会到的碎片化的知识汇报出来,供烧友们参考和批评。


尽管一些烧友评价音响的声音常常把泛音挂在嘴上,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泛音的真正含义,甚至把乐器的延音、余音、尾音和空间的堂音当成了泛音。泛音是基音波长的整数分割产生的,音调一定会比基音高8度以上!如果基音的波长是λ,那么泛音列就包含了λ/2、λ/3、λ/4、λ/5......的一系列泛音,好的乐器泛音列可以达到10几个之多,音高频率也趋于人耳可听频率的上限。



一件乐器的音色是由其泛音的比例决定的。如果只发基音没有泛音,声音就单调干硬苍白乏味,就像洒水车作业时播放的单音生日歌旋律一样。一把小提琴和一只单簧管都奏A音,但听上去谁都能辨认哪个是小提琴的声音,哪个是单簧管,就是因为小提琴的泛音,和单簧管的泛音不一样。即使拿单簧管和双簧管这两件同类乐器相比,单簧管具有更多的泛音,听感就比双簧管更加柔和丰满。


所以,前面的帖子里,镁声多次提到泛音,也多次提到音色的丰富,这基本是同一个概念。高端音响器材,对于泛音的还原比低端器材更加保真,所以音色优美丰富,情感表达力强。而现有的音响器材检测指标体系,基本都是基于输入单音信号的,并不包含泛音,所以检测指标上再高的保真度,都不能准确代表播放饱含丰富泛音的音乐时的表现力,一定要实听耳朵收货才能评判器材的好坏。音响线材也是如此,尽管镁声购置了不少线材测试仪器,但最终还是建议烧友把线插在自己的系统,通过实听对比来决定是否购买。


前面说过,如果基音的波长是λ,那么泛音列就包含了λ/2、λ/3、λ/4、λ/5......的一系列泛音,频率是波长的倒数,那么频率上就对应着2倍、3倍、4倍......这一系列泛音的响度是不一样的,以小提琴为例,每一把名琴都有着独特的泛音包络特征,而且泛音个数越多、响度越大,就越有表现力,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就越高。现代电声科技可以把名琴的音色取样(其实就是泛音包络线),然后加到电子乐器上,这样就能够让电子乐器模拟发出“名琴”的音色。当然演奏时的手感、像真度和表现力是打了折扣的。


(待续——)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24#

.


——说说音响的泛音(之二)——从录音说起——

.


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调整听音室最终的泛音呈现效果,需要从录音的源头开始说起。

.

烧友都知道,录音时的麦克风价格差异非常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其差异主要就是动态和完整泛音的拾取能力。录音大师平井义使用世界上仅有的几对、纯手工制作的瑞典Detrick de Geer Eterna Musica(永恒的音乐)麦克风,他强调,高分辨率录音的最大特点不是频宽有多少,20kHz以上人耳就听不到了,但对重现乐器的完整泛音却至关重要

.


.

更贵的麦克风,能更加准确地拾取泛音,人声会更加甜美润泽,乐器会有更加丰富的音色。由于某些经典的古董胆唛,不仅能够拾取乐器和人声发出的丰富的泛音,基于胆管的特性,还能激励出更多的“泛音”(偶次谐波),带来更加温暖亲切的声音效果,也成为录音师的收藏佳品,用来录制有特别味道的发烧曲目。这种录音,也许已经不算是高保真了,但由于音色甜美亲切,情感表达也依然充沛,仍然大有市场。

.

录音时话筒的摆位也非常重要,就像发烧友的音箱摆位一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演奏空间的声学环境不是很理想,录音师会近距离拾取干声,后期在录音室进行合成和混音。在这个再加工的过程中,制作者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入不同的音效,包括“添加”更多的泛音。由此可见,录音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包括泛音的多少,既来自于演奏,也来自于制作。其中来自于演奏的成本很高,名琴的价格是练习琴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就是因为泛音更加丰富,所以听感上也更加纯净通透空气感十足,而后期添加制作出来的“人造”泛音,如果制作者水平不是十分高超的话,就很容易把声音搞“脏”,听感很浑浊或粗糙。

.

说到这里,镁声也吐个槽,很多录音为了增加所谓的“解析力”,混音时近场录音的比例过大,听起来细节夸张,但结像很大,演唱者的口型几乎有半面墙那么大,音场也平面化,没有纵深和3D感,听感很不自然。这样的“用力过度”的录音,却标榜为“发烧录音”,实属南辕北辙,镁声买回这样的碟子,听一次就恨不得扔垃圾桶。如果用这样的录音来调整摆位,也是无从下手的。

.

镁声极为佩服的小唱片公司Meister Music,据说录音从不在录音室里进行,而是选择声学条件良好的音乐厅或教堂,让独奏家与乐团在舞台上一起演奏,音乐和空间产生自然的残响,然后用单点录音把自然的声响录制下来,不再混音制作,直接出唱片,听感极为自然纯净。

.

以上内容是镁声拜师学到的一点录音相关知识,用来指导自己调声,镁声自己并没有正规的录音实践经验,仅供参考。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25#

谢谢分享
TOP
426#

说起录音还真是这么回事。
有些发烧碟,初听很刺激,适合来客人显摆一下钻天入地
长时间聆听,初听很朴素,越听越觉得啥也不缺,平衡、自然,耐听的碟才是好录音
TOP
427#

谢谢分享
TOP
428#

回复 424楼镁声绕梁的帖子

听了楼主的介绍,买了一张Meister Music的钢琴大师 冈崎悦子 ETSUKO OKAZAKI肖邦名曲专辑,录音非常好,后来到淘宝把该品牌的CD碟(都仅存1张,买完了就下架了)都基本扫完了。计有小提琴 中山裕一 大键琴 中野振一郎 Violin、钢琴大师 冈崎悦子 莫扎特 幻想曲、钢琴家 细川夏子 阿尔贝尼兹 格拉纳多斯、长笛演奏 工藤重典 无伴奏长笛曲集。
TOP
429#

回复 424楼镁声绕梁的帖子

听了楼主的介绍,买了一张Meister Music的钢琴大师 冈崎悦子 ETSUKO OKAZAKI肖邦名曲专辑,录音非常
IT86894MTR 发表于 2023/3/16 15:51:32


感谢反馈。幸好镁声没有辜负您的信任。🙂
。近期做线很忙,更新有点慢了。抱歉!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30#

——说说音响的泛音(之三)——

通过前面的汇报和其他参考资料,镁声有以下个人观点:

1、泛音是乐器(人声)音符的谐波序列,丰富的泛音对于音质、音色、情感表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完美”录入现场演奏的泛音是录音师的终极追求,准确呈现录音中的泛音也是音响发烧友的终极目标。

2、泛音越丰富,声音听感就越柔和圆润,越有模拟感。这种柔和不是器材驱动力不足速度慢时的柔弱,而是具有速度、力度、解析力、能量感、密度感的柔和,其实就是聆听真实乐器在面前演奏时的感觉。

3、音响效果中所有的刺耳、单调、直白、硬声、沉闷、数码味,都是泛音不足或者泛音失真造成的;泛音是调声的最关键也是最高层次的标准。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