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邦全集 [复制链接]

61#

焦元溥:您提到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肖邦出版作品中的对应关系。波兰国家版乐谱校订者艾基尔(Jan Ekier)就曾分析马祖卡中的调性与脉络,认为马祖卡应该成组演奏。

傅聪:我一直都是如此。当然不是说马祖卡就不能分开来弹。肖邦的作品都是说故事,一组马祖卡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首则是故事的一部分。至于那是什么故事,就要看演奏者有没有说故事的本领了。

●最好的钢琴在二次大战前

焦元溥:不过您的最新录音,以肖邦**的钢琴所录制的马祖卡,却没有成组演奏,这是为什么?

傅聪:波兰本来希望我录肖邦马祖卡全集,但一定要用1848年复原钢琴来弹。那架钢琴非常难弹,很难立即掌握。我最后录了四十多首,有些很好,我就说那你们自己去选吧!所以这个录音中的马祖卡就没有成组出现。然后制作人决定用他们觉得合理的方式来编排,所以那顺序并不是我设计的。不过我必须说他们的安排还满合理,听起来很顺,是有意思的录音。

焦元溥:您用肖邦时期的钢琴演奏,有没有特别心得?

傅聪:用那时候的钢琴弹,声音就像是达芬奇的素描,比较朴素,但朴素中可以指示色彩,所以这种朴素也很有味道。现代钢琴的色彩当然丰富很多,若能找到好琴会非常理想。可是今日钢琴多半真是「钢」琴,声音愈来愈硬,愈来愈难听,完全为了大音量和快速而设计,愈来愈像是打击乐器。德彪西说他追求的钢琴声音是「没有琴槌的声音」,肖邦其实也是如此,现在却反其道而行。钢琴演奏是要追求「艺术化」而非「技术化」,而其艺术在于如何弹出美丽的声音,而不是快和大声。钢琴声音其实该是「摸」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这就是为何我们说「触键」(touch)而不是击键。最好的钢琴其实在二次大战之前,特别是两次大战中间的琴。你听柯尔托(Alfred Cortot)和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的录音,他们的钢琴才真是好。

●晚期肖邦的音乐世界

焦元溥:对于作品六十三的《三首马祖卡》我一直不知道要如何形容,音乐是那样模棱两可,篇幅和先前作品相比也大幅缩减。

傅聪:那真是非常困难的作品,第一首尤其难弹。肖邦晚年身体状况很不好,写得非常少,他是能够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像有些作曲家刻意要留下什么「最后的话」。我觉得早期肖邦是李后主;到了后期,他的意境反而变成李商隐了。有一次我和大提琴家托泰里耶(Paul Tortelier)讨论,他就表示他喜欢中期的贝多芬胜过晚期。「就像一棵树,壮年的时候你随便割一刀,树汁就会流出来。」我明白托泰里耶说的。早期肖邦也是如此,满溢源源不绝的清新,但后期就不是这样。他经历那么多人世沧桑,感受已经完全不同。像即将举办「肖邦独奏会」中将弹的作品六十二《两首夜曲》中的第二首,也是肖邦最后的夜曲,乐曲最后那真的是「泪眼望花」──他已经是用「泪眼」去看,和早期完全不一样了。

焦元溥:或许这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肖邦晚期作品的原因,甚至有人认为那是灵感缺乏。

傅聪:李斯特就不理解《幻想波兰舞曲》,不知道肖邦在写什么。其实别说肖邦那个**不理解,到二十世纪,甚至到今天,都有人不能理解。连大钢琴家安妮‧菲舍尔(Annie Fischer)都对我说过她无法理解《幻想波兰舞曲》。不过今年肖邦大赛规定参赛者都要弹《幻想波兰舞曲》,这可是极大的挑战呀!

焦元溥:但为什么不能理解呢?是因为乐曲结构吗?

傅聪:这有很多层面。肖邦作品都有很好的结构,但愈到后期,结构就愈流动,当然也就愈不明显。钢琴家既要表现音乐的流动性,又要维持大的架构,确实不容易。此外那个意境也不容易了解。这就是为何我说晚期肖邦像李商隐,因为那些作品要说的是非常幽微、非常含蓄、极为深刻但又极为隐密的情感,是非常暧昧不明的世界。

焦元溥:您以李商隐比喻晚期肖邦,我觉得真是再好不过。小时候不懂他诗中的暧昧,印象最深的倒是文字功力。像〈马嵬〉中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那时看了觉得唐代要是有对联比赛,他大概是冠军。而高超精致的写作技巧,其实也正是肖邦晚期笔法。他在三十二岁以后的作品愈来愈对位化,作曲技巧愈来愈复杂,往往被称为是用脑多过用手指的创作。您怎么看如此变化?

傅聪:肖邦和莫扎特一样,愈到后期愈受巴赫影响。而我觉得肖邦之所以会钻研对位法,并且在晚期大量以对位方式写作,这是因为对位可以表现更深刻的思考,就等于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更加丰富。早期作品像是用很吸引人的一种明显色彩来创作,后期则错综复杂,音乐里同时要说很多感觉,而且是很多不同的感觉,酸甜苦辣全都混在一起。所以晚期肖邦真的是难弹,背谱更不容易:不是音符难记,而是每一个声部都有作用,都有代表的意义,而那意义太复杂了。比如说晚期马祖卡中的左手,那不止是伴奏而已,其中隐然暗藏旋律。看起来不是很明显的对位,可是对位却又都在那里。真是难呀!

焦元溥:今年是肖邦二百岁诞辰年,您想必特别忙碌。

傅聪:真是忙到不得闲呀!除了演奏会之外,波兰七月分办了学术研讨会,特别请我去讲,希望能好好讨论出一些成果。今年五、六月的伊丽莎白大赛和十月的肖邦大赛,我都是评审,也占去很多时间。

焦元溥:您在1985年担任过肖邦大赛评审,之后就再也不愿去评肖邦大赛,为何今年改变想法了?

傅聪:因为今年肖邦大赛是由波兰议会通过的新委员会和学院举办,和旧的完全不同。他们请来许多演奏家,把很多不学无术,在比赛搞政治的人都赶了出去。我想这次肖邦大赛应该和以前会有很大不同,我很期待这个新开始。

焦元溥:祝福您身体健康,我们都期待听到您的演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

傅雷、傅聪论肖邦

https://www.sohu.com/a/212735536_67051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3#

傅雷论肖邦

伏秦斯基还有一段讲到风格的朴素的话,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肖邦的艺术特色。他说:“我们的风格是那样的朴素,好比清澈无比的水里的珍珠......这首先需要你有一颗朴素和纯洁的心,一种富于诗意的想象力,和细腻微妙的感觉。”

肖邦与自然界的关系,他自己说过一句话:“我不是一个适合过乡间生活的人." 的确,他不想贝多芬和舒曼那样,在痛苦的时候会整天在山林之中散步、默想,寻求安慰。肖邦以后写的《马茹加舞曲》或《波兰舞曲》中间所描写的自然界,只限于童年的回忆和对波兰乡土的回忆,而且仿佛是一副画的背景,作用是烘托主题,创造气氛。例如他的《升F调夜曲》(作品第十五号第二首),并不描写什么明确的境界,只是用流动的、灿烂的音响,给你一个黄昏的印象,充满神秘的气息。

傅聪论肖邦

演绎肖邦我说不上是权威,我不过是他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熟读后主词”,就基本上是肖邦的精神。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故国之情”,还深一些的,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尽的怀念!这种无穷尽的怀念不光是对故土的怀念,那种感情深入在他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啊!这是讲肖邦音乐的那种境界,他其实是一个根植得很深的音乐家。我要是能够再活一次的话,也要象黄宾虹画画一直追求到唐宋以前一样,从那个根子里打基础,再慢慢地“画”出去。黄宾虹活到90岁才到那个境界。我这辈子弹钢琴本就是半路出家,基础很差,要我现在重新从巴赫再到巴赫以前是不可能了!我平常喜欢听的音乐中钢琴的最少,基本上是跟钢琴没关系的。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是戴留斯,他就从来不写一个钢琴作品(这个说法好象有误?至少戴留斯还有一首钢琴协奏曲——作者注)。

因为我喜欢的是音乐,音乐是一个很巨大的无边无限的世界。肖邦古典的根是很深的。他的音乐和声非常丰富,同时对位复调的程度非常高,不象巴赫的,一听就是对位,他的不是,可是又无处不在。可以说,他的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线条的艺术,尤其是黄宾虹山水画里的艺术,有那种化境、自由自在的线条……

一般人弹肖邦,只晓得听旋律。肖邦的旋律是很美,可是在旋律美之外人们往往忽略掉了它其它声部的旋律。他的音乐是上头有个美丽线条在那儿,下头还有几个美丽线条无孔不入,有很多的表现。除此之外,肖邦音乐还有和声的美。不象一般的弹钢琴,右手是旋律的话,左手就是伴奏,肖邦的音乐里没有伴奏,里头都是音乐,都有丰富的内容。

为什么人们都说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音乐真是最接近于诗!人们都说肖邦一定要歌唱,其实在歌唱之前,肖邦他一定要舞蹈,他的音乐全是从民间舞蹈出来的,每一句都是这样!即使是他的叙事曲,里面都有玛祖卡和华尔兹的影子。他的协奏曲也是这样,比如说第一协奏曲,第一乐章后面有波兰舞曲的影子,不仅如此,开始那个乐队的部分还是玛祖卡呢!很多人包括西方的音乐家都不知道!我说透之后,他们觉得很惊讶,但是仔细一分析,又觉得有道理!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肖邦要说话!肖邦的音乐跟诗那么接近,好象他在跟你说话。有一首他的E大调夜曲作品62,第一次接触它时,最后那一段我就感觉真是“泪眼望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曲”(此处引用有误,应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原句出自欧阳修词《蝶恋花》——作者注)!“乱红”颜色的感觉真实极了!每次我弹这个曲子就真是那个感觉——泪眼望花花不语!肖邦的音乐那个感人啊!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他在对你说话!肖邦真的跟诗是最接近的!

我一说起来就好象每一个作曲家都跟中国的诗有关系,比如说陶渊明就很象舒伯特,贝多芬和巴赫就少一些,但是贝多芬在“苦”这个程度上跟杜甫有点相象。肖邦的音乐真是跟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接近很接近,所以这次波兰肖邦钢琴比赛,最让波兰人震撼的并不是某个人得奖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代表团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认为这些中国人基本上都有那种肖邦的感觉。对肖邦有感觉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都很少,因为肖邦那种诗一般的语言和他那种深情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越来越缺少,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执着真是很少很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4#

回复 81楼yilinliulin的帖子

全集,意味着完美的东西。我今天其实不太追求这个了。
但现在又和大家讨论这些,可能人的内心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

谈到波哥莱利奇,记得李云迪说过,听了波哥的斯卡拉蒂,他再也不想听他人的了。
波哥也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6#

我也转载了一些乐评,象上面的贝多芬的槌子键琴奏鸣曲。
但其实,对乐评,其实是有争议的。
其实,音乐不是分析,尤其不是逻辑分析。
音乐是一种直觉和感受,与我们的情感和感悟有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7#

平时,大家经常说的,就是有时候音乐不要说得太透彻,
因为音乐有多种可能性。它不是只有一种答案的。
不同的人欣赏,感受也往往不是一样的。有时乐评只能代表自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8#

这令我联想到教育中的标准化考试,这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标准化考试就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而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其实我们这个世界很多问题都是不止一个答案的,是多元的。
我记得周国平好像说过这个问题,因此我印象深刻。
我说的这些可能有些离题了,但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9#

肯普夫的肖邦,简洁、朴素、耐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

回复 90楼yilinliulin的帖子

真情实感,Y兄写得好。愿您一直保持这种爱乐与书写的习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5#

音乐浪子的人生:波哥莱利奇

https://m.sohu.com/a/364205440_9989325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6#

波哥莱利奇演奏斯卡拉蒂:

音乐史上,父子都是音乐家的情况比较多见,著名的比如巴赫父子,大卫父子,柯岗父子,贝尔曼父子等等(其实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父亲也可以说是音乐家)。
斯卡拉蒂父子也是非常有名的。多米尼克·斯卡拉蒂擅长键盘音乐,而他父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也是著名音乐家。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是与巴赫、亨德尔同**的音乐家,以写作和演奏键盘奏鸣曲而著称于世,他还与亨德尔比赛演奏过,是当时的著名作曲家和键盘演奏家。
南斯拉夫钢琴家波哥莱利奇是个音乐上的怪才,因为在肖邦钢琴比赛上离经叛道的演出风格而声名鹊起。
波哥莱利奇非常类似另一著名钢琴家古尔德,都以特立独行著称。只不过古尔德擅长巴赫,而波哥莱利奇擅长肖邦和斯卡拉蒂。
演奏斯卡拉蒂的名家,除了波哥莱利奇,还有像哈斯基尔、霍洛维兹、吉列尔斯等人也非常有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

波哥莱利奇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人类艺术史上的很多经典之作都是充满争议的,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思想的两极的相互冲突和激荡。
而钢琴之之王李斯特,他的经典之作,B小调奏鸣曲,也是这样一部作品。
B小调奏鸣曲产生的**,是以李斯特和瓦格纳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互争雄的**。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诞生于柏林,首演者是李斯特的学生彪罗,但是这部作品遭到了汉斯立克的激烈批评。
汉斯立克是音乐史上的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他所著的《论音乐的美》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汉斯立克在艺术上支持古典主义的勃拉姆斯。
汉斯立克认为李斯特的B小调是一首支离破碎的组合,是音乐史上不可演奏的怪物(大意)。
而瓦格纳则相反,他认为李斯特的B小调是一首至美、至善而又深刻、高贵的作品。
直到今天,音乐史证明,李斯特B小调是一部钢琴音乐中的扛鼎之作,是与巴赫的键盘音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齐名而又不分高下的著名钢琴作品。
大部分著名的钢琴家,都演奏过这部作品。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阿格丽奇、布伦德尔、齐默尔曼、普列特涅夫等钢琴家都演奏过这部作品并留下录音。
当然,也包括波哥莱利奇,他的演奏采用较慢的速度,但是激情澎湃,溢彩流光,也是一个李斯特B小调的名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8#

这两个夜曲都喜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9#

傅聪的肖邦夜曲,也是经典名演,这个唱片今天都比较贵了。
封面采用梵高的绘画。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

弗朗索瓦和邓泰山的肖邦夜曲,都是名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