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姚璎格的磁带 [复制链接]

查看: 50486|回复: 69
11#

黑胶一夜被CD灭族是因为音质不好?开盘机被淘汰是因为音质不好?CD被数播和手机取代是音质不好?你不是脑子烧坏了,你是没脑子。

一盒磁带的材料和工序是CD能比的?1000的限量卖50一盒不是便宜是什么?

中国人是万磁带过来的,但是有几个是玩卡座过来的?收录机能和卡座比?没听过就少出来装大神。
TOP
12#

磁带的退出其实根本不是市场(消费者)的自发选择,而是东边几个企业巨头的战略误判。八十年代推出了CD,都以为找到了未来世纪的方向。人在激动的时候,头脑往往是糊涂的。现在发现路走错了,但纠正起来太费劲了。几大巨头都已自废武功,奔向了CD碟机,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错就是错,几大巨头共同认定了的方向也还是错的。现在真想听到好声还得回到磁带的老路上来。
希望各路懂行的烧友共同向厂家呼吁复产新一代卡座、卡带
SPETR 发表于 2019/7/13 21:01:51

并不现实,便捷性这个方面无损加手机几乎是无敌的,无损(或者其他格式)完全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又不需要过多的投入,他们才不在乎音质有多少差别呢,卡座和磁带在欧美一直没有断过生产,但是大批量的就不太现实了。
TOP
13#


提供一个网友采集的磁带资源(我不会操作采集)。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来听听,看看磁带是不是仅仅是“怀旧”——尽管我认为采集出来的效果赶不上实际音响上播放的1/10。。。

https://www.jdbbs.com/thread-8497190-1-1.html
最后编辑lzyyj 最后编辑于 2019-07-15 07:51:29
TOP
14#

有一点始终不明白,同样是磁带,为什么录像带的视频效果那么差,可谓惨不忍睹,它跟现在的蓝光碟远远不能相比!那么音频分面,为什么磁带(按照楼主所说)会全面(特别是音乐味)远远胜过现在的蓝光、DVD audio和sacd呢?

Cd机淘汰卡座,并不是简单的全民愚蠢,而是很多发烧友经验心得。
黑海一舟 发表于 2019/7/15 18:16:52

第一,磁带、开盘机、黑胶都被CD淘汰了,CD又被无损淘汰了,承认这个事实吗?街上的CD店没有了,也没有人随身带个CD听音乐了。可以说,被淘汰了。但是,原因是因为音质吗?显然不是,最大的原因是便捷性。

我们从最古老的开盘机说起,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玩过?2轨的开盘机的声音我不想多说废话,可以去听一听。我不敢说几十万的CD,我就说同价位的,基本上是按在地上碾压。但为什么除了极少数人,几乎绝迹了?玩过的都知道,开盘机玩起来那个麻烦,上带下带,把一根带子牵引出来,卷在另一个盘上,不能翻面,放完了只能倒回来重新放,下带也是一样的程序,把带子倒到头,把引带抽出来,它再好,也架不住这样折腾。这还是对于我这样玩HIFI的人来说,普通人谁跟你整这个?

磁带黑胶也是,太不方便,不能选曲,需要手动翻面,磁带还好说,黑胶你是必须守在机器旁,快播完了赶紧抬起唱针,别自己划出去。多么的麻烦?现在的普通人谁跟你玩这个?CD进步多了,但是比起现在的数播和手机,体积大得多,光驱仍然是机械构造,被手机电脑代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哪一个退出历史舞台,都不是因为音质,而是因为不方便!

第二,我估计你没见过央视以前的BETACAM录像机,那画质是DVD能比的?笑了。就算现在的HDCAM(高清摄像机)仍然使用数字录像带,其本质仍然是磁带,磁性材料是最佳的记录材料。

你看的录像带是VHS,是林林总总的录像带大军中的一个乞丐级的。

第三,中国人在2000年以前根本就很少有机会接触高端卡座,80年代大家听的都是价格十分低廉的收录机和随身听,内部用料和技术根本没法和高端卡座相比。中道的卡座发行价大多数都是十几万日元以上的,80年代中国人根本买不起。90年代靠广东走私进来一些,但这个时候已经是CD的天下了,没人玩这个。2000年以后随着海关放宽个人物品进关限制,玩的人才逐步接触到STUDER、中道这种高端器材。才逐步了解磁带的魅力。

并不是你说的什么对比CD以后淘汰磁带,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好吧。。
TOP
15#

“BETACAM录像机,那画质是DVD能比的?”你对蓝光比较陌生,蓝光跟DVD不是一回事。
Be TAC am录像机,好像你见过似的。呵呵。
比得过DVD,比不过蓝光对不对?你看到的蓝光也是民用级别吧,见过高级的蓝光吗?
黑海一舟 发表于 2019/7/15 20:05:46

专业领域从不用蓝光和DVD,央视后台自己有机会去看看。
TOP
16#


我真不想说太多,没听过,没对比过的人就不要出来瞎扯了。

开盘机、黑胶、CD我都玩过,我对比过才选择磁带、保留黑胶。

商业开盘带分2轨和4轨,有出版的原版基本上都集中在4轨开盘带,4轨的我和磁带同时对比过,从音质来说,毫无任何优势。

2轨的开盘带音质要好很多,但是出版的原版带寥寥无几,每一盘都是没有低于500元的,它的音质也并不是十倍于50元的磁带。。也就是说,好是好点,但完全没有好到很多、非他不可的地步。

而且开盘带我也说了,音质是不错,但是玩起来极其的麻烦,黑胶虽然也很麻烦,但是调好了以后一劳永逸。但是开盘机是每次播放都很麻烦,上带下带要好几分钟,这怎么玩?而且,开盘带的原版,几乎都是美国的安培公司(AMPEX)生产,这个公司的带子不易长久保存,很容易断,经常是断成一截一截的。

玩开盘带的,都是喜欢录音的一群人,带子用日本的空白带,把好听的黑胶(或其他媒介)录下来,声音确实是不错的,没有录音爱好的,玩开盘很累。
TOP
17#

不会吧,黑胶被你说的这么不堪。那为啥高档音响展会都用黑胶做音源呢,直接用卡座好了。哪些厂商可不差钱,什么机器找不到。

TRIGON 发表于 2019/7/22 13:24:19

音展都是为器材服务的,拿出卡座展示,再好效果,消费者买不到器材(或者器材软件都很少),厂家不会做这种无用功的,开盘带的效果还差?音展也没有用的,为什么?没有市场,厂家不会无谓投入。。
TOP
18#

单说小提琴独奏曲(协奏及与钢琴的两件搭配),在中高音区,听卡带,小提琴是凝聚、抱团的、有密度的、保真的,而黑胶是散的、稀松的、缺密度的。可以说黑胶播放小提琴是有明显遗憾的。
有人说中档CD机不比卡带强,我想说什么档次的CD机都是干、硬、尖、空、假,无一例外。个人手上用的就是某欧洲品牌CD机,价可敌车,也多次有针对性地听过同品牌旗舰型号,结论相同。其实,不是CD机怎样怎样,而是CD碟里面信息量不够
SPETR 发表于 2019/7/22 12:32:57

你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卡带听弦乐的优势明显,黑胶的声场、厚度强一些,听大编制的交响和歌剧还是黑胶好一些。我的对比范围就是差不多的价位,黑胶机器5千,唱头5千。卡座就是7千的乐华士215.。。
TOP
19#

音展上用开盘机的都有,只要声音更好,能推销他的音箱。怎么是无用功呢。

TRIGON 发表于 2019/7/23 9:01:39

那也是极个别,开盘机出好声跟他的喇叭就关系不大了,你叫他怎么去说服消费者买他的喇叭?怎么才能体现他的喇叭优势,一定是要在普遍条件下,突出他的个体优势。

普遍条件就是,大家都用CD的前提下,我当然也得用CD来展示。

如果消费者觉得他这声音好,要求去买同样的器材和软件,他该怎么说?他说我这器材和软件你根本买不到?消费者会是什么心情?

还有,但凡玩开盘机的,不管是商家还是私人,大多数会同时玩磁带,有时间注意一下。
最后编辑lzyyj 最后编辑于 2019-07-23 09:26:23
TOP
20#

从2009年开始玩卡座,买原版带,一直到现在还是不亦乐乎,卡座也在不断升级,现在的器材是中道1000ZXL,中道龙座,天宝3014.当然数码系统也少不了,CD机是AUDIONET的老一代旗舰VIP G3,黑胶也有,多能士124MKII搭配高度风309唱臂和光悦玫瑰木唱头,再加上柏林838唱放。啰嗦一堆,我想说的是,卡座,黑胶,CD一定要让我三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卡座。有很多人说听磁带是情怀
WWW416 发表于 2019/8/2 1:52:38

你那几台卡座就近5万了,或者更多。谁会花这么大代价仅仅听一个所谓的“怀旧”?有毛病。花这么大投资,当然是因为好听。说“怀旧”的一看就是没听过的。

卡座状态好很重要,所以卡座打理才这么重要,国内会打理的,就那几个人,北京那位,打理一次1000。不过话说回来,当年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是顶峰了,如此复杂的结构用了三四十年,依然运转良好,很不容易了。
最后编辑lzyyj 最后编辑于 2019-08-02 07:46:5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