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电台播放过的黑胶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87560|回复: 80
31#

选碟的学习指南,按图索骥淘了一张克伦佩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TOP
32#

邝医生,是否有把上述的唱片, 同一录音的 LP与CD, 24/96, 192 的高清文件比较过?  现在比较容易 购买到官方的 24/96 的FLAC 文件,不知道24/96 FLAC 文件 与 LP,CD 有多少差异?
TOP
33#

柯岗
TOP
34#

邝版主您好! 不知道发的消息您收到没有,想请教一下,太合麦田出的田震限量版黑胶,这张碟录音水品如何?  我也是田震歌迷,特别想买,但是又担心音质不好。
TOP
35#

邝医生,是否有把上述的唱片, 同一录音的 LP与CD, 24/96, 192 的高清文件比较过?  现在比较容易 购买到官方的 24/96 的FLAC 文件,不知道24/96 FLAC 文件 与 LP,CD 有多少差异?
bomber 发表于 2018/10/11 22:16:17

有部分做过比较,大致就是如果只考虑音质,旧录音(1992年以前)首选基本是黑胶唱片。之后欧美的新录音高格式文件,如果是华语的就说不清楚了,因为版权保护不力,华语唱片公司不太愿意提供真正的高格式文件。
TOP
36#

邝版主您好! 不知道发的消息您收到没有,想请教一下,太合麦田出的田震限量版黑胶,这张碟录音水品如何?  我也是田震歌迷,特别想买,但是又担心音质不好。
shizhenhong 发表于 2018/10/14 0:25:01

这个有点尴尬了,因为只有这张黑胶,没有CD比较。
TOP
37#

布鲁赫的 Kol Nidrei Op.47,俗称“希伯莱晚祷”,是为大提琴和管弦乐而写,这是一首将希伯莱的古老圣歌《晚祷》的原来旋律加以变奏的幻想曲,此旋律是犹太教晚祷赎罪时在教堂里所唱的圣歌,「Kol Nidrei」原意是「神之日」,是一首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十分神圣的歌曲,这部作品浓缩了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听起来有种穿透历史的沧桑感和悲悯的宗教色彩。
哈雷尔是皮亚提戈斯基的学生,演奏以温暖、抒情见长,追求完美的音准,反对夸饰与造作。他使用的是一把1673年制作的杜普蕾使用过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和一把1720年蒙塔尼亚纳(Montagnana)琴。1985-1993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担任了大提琴研究项目的主管。1988-1992年还担任洛杉矶爱乐学院的乐团、室内乐、指挥项目的总监。1993-1995年担任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
唱片录制于著名的Kingsway hall,使用数字录音,在德国用全新的DMM直刻技术制模。Kingsway Hall是英国伦敦的著名录音圣地,但本身并不是一个专业音乐厅,原来的用途是一个教区的礼堂,EMI和DECCA很多优秀的大型管弦乐,声乐作品都是租用这里录制,到1983年,这个礼堂被改建作其它用途,Kingsway Hall作为传奇录音场地的历史就此终结。


TOP
38#

很多黑胶爱好者推崇“纯粹的模拟”认为数字录音的唱片音质不好,这其实是个误解。录音技术从模拟到数字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对一些动态范围大的音乐,数字录音可以提供比模拟录音更安静的底噪和更宽广的动态范围。那么为什么数字录音的唱片还要听模拟的黑胶唱片,听CD是不是更好?答案出乎意料,对于早期两声道数字录音,黑胶的听感仍然优于CD。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在数字录音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的唱片制作,而数字式调音台当时技术并未成熟,所以需要将记录下来的数字讯号先做DA转换成模拟讯号,然后再用模拟调音台制作,之后再转录成磁带或者CD音频格式。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数字录音都是经过模拟后期处理,其实就是相当于同一个母带,制作成LP和CD。
直到现在,数字调音台已经由16BIT发展到24BIT,DSD了,但仍有很多录音师坚持使用模拟调音台,觉得模拟调音台处理母带的效果比数字调音台更好听。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8-10-19 09:32:57
TOP
39#

麦斯基的《科尔尼德莱》,光是视频,麦斯基就有多个版本:

http://video.tudou.com/v/XMjM0OTM1MDI0OA==.html?__fr=oldtd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

麦斯基的《科尔尼德莱》的另一个蓝光版本(注:这个视频标题写错了)

http://v.yinyuetai.com/video/h5/320901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