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厂商访问【Clearaudio 立志做百年企业】 [复制链接]

1#


Clearaudio的工厂在一个小工业园区内




走到大门口,立刻被茂密的森林所环绕,多么漂亮的环境



工业园区内有包含光学宫内的高科技企业

在写这篇文章时,看到美国著名的音响设计师Dave Wilson离世的消息,Dave原是音响杂志《Stereophile》的编辑,1974年在犹他州创立了Wilsion公司,多年来威信音箱在发烧友心目中有不可抹灭的印象。他退休后公司总裁由儿子Daryl Wilson接任,近年来威信的Alex、Sabrina、Yvette等产品都是Daryl带领下完成的设计。

Dave Wilson算是后继有人,更多老一辈的音响设计者,如Marantz的总工程师Sid Smith、Dynaco的老板David Hafler、Mark Levinson的工程师John Curl与Tom Conlango、Ayre的老板Charles Hansen、Pass Lab的设计师Nelson Pass、Sonus Faber的创办人Franco Serblin、时间相位的先驱者即使Jim Thiel等,他们有些还在一线奋斗,有些已经退隐山林或驾鹤西归,但似乎都没有继承人。

一家辛苦创立的音响公司,如果因为无法延续或转让给其他人经营,不但原来的设计方向、声音品味、技术内涵都会改变,对拥簇者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德国清澈的现任老板Robert Suchy说,他们早就意识到这种问题,所以父亲Perter Suchy退休后,极力培养他与Patrick二个兄弟接班。弟弟Patrick平时负责工厂管理及产品设计的工作,Clearaudio在2011年推出、获奖无数且极为畅销的Concept黑胶唱盘,就是由Patrick操刀设计的。三兄妹中漂亮姑娘是Peter的小女儿Veronika,原本在西门子工作,前几年也加入Clearaudio掌管财务,三兄妹各司其职,一起接手Peter所建立的黑胶事业。Robert九岁时就跟着父亲去美国CES展帮忙,16岁时更授命前往Souther研习直切唱臂技术,并完成将Souther“内化”到Clearaudio的重大任务。

1970年出生的Robert看起来年轻力壮,他接手国际业务推广之后Clearaudio业绩持续大幅成长,居功厥伟。






中间是创办人Perter Suchy,右边是现任接班人Robert,左边的弟弟Patrick负责工厂管理及产品设计

墙上挂着一幅几年前Clearaudio全体员工所拍摄的合影,当时员工总数约三十人,现在已大幅成长到七十多人,绝对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Hi-End黑胶音响公司。

而且,由于Peter坚持Clearaudio由Suchy家族完全持股,因此可以充分掌握产品的发展以及对质量的要求,Peter认为这是Clearaudio不断成长最大的关键。已经退休的Peter把CEO棒子交给大儿子Robert,但依然每天都会到公司走动,Clearaudio就像是他的宝贝一样,而且Peter对黑胶模拟重播的热情丝毫不减。

Peter认为,就算他已经花一辈子的时间在研究黑胶,但LP还有改善的空间,前二年推出的革命性产品Absolute Phono,就是Peter提出来想法,与年轻一辈共同完成的。

是什么驱动Peter不断努力、让Clearaudio不断前进?Clearaudio商标底下所写的“Loving Music”(对音乐的热爱),这就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追求录音现场真实音乐重播之“音乐的真理”(musical truth)则是Clearaudio永久的目标。《新音响》主编黄学明曾经概述过Clearaudio的发迹过程,我们再来回顾他们三十多年来的点滴。





1970年代,Peter Suchy在捷克布拉格附近的核电厂工作,但是1968年的发生布拉格之春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历时半年多,最终因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而宣告失败),政情非常不稳定。布拉格之春事件可视为东欧剧变的前奏与导火索,Peter在战乱之际离开家园来到德国科隆,因为有核电厂的专才,Peter继续担任工程师,大儿子Robert就在科隆出生。后来Peter到西门子一家分公司上班,举家搬到埃尔朗根(Erlangen)在这里家族成员又添了Patrick与 Veronika。

Peter原来就是发烧友,下班后的休闲时光都是在听音乐(他现在拥有超过十万张黑胶),当时Peter所使用Klipschhorn号角音箱效率极高,将所有噪声都毫不保留地挖了出来,于是Peter开始动手修改制作音箱。当年音箱称为Delta、Delta Sigma,没想到大受同好欢迎进而量产,总共好几千对,甚至还出口到欧洲其他地区。

有一天,Peter认为自己设计的音箱虽然很好,但是音乐的来源却是最重要一环,如果音源不够好,后面器材怎么样都不会好。当时可以找到的音源只有黑胶、卡式录音带,开盘录音带数量少且已经逐渐走下坡。所以Peter开始研究唱头,当时和Dr.Weinz,也就是Paroc Diamond针尖的发明者,一起讨论MC唱头放大的设计。

我找到一篇Weinz在1976年发表于AES的论文,探讨轻质量4声道唱头最理想的针尖形状,Weinz结合各种针尖形状之所长,设计出“接触沟槽面积最大”的Paroc 针尖,效果比柴田或其他球面、椭圆唱针好多了。这种针尖增加了与声槽壁面纵向接触的长度,形状更似刻片刀,它不仅能改善针尖与唱片互相磨损的现象,且可减少噪声,降低失真,使重放时的频响扩展到50kHz附近,同时提高了声道分隔度。结合Paroc唱针,加上Peter想出独特的对称式架构(symmetrical),把二项技术合起来申请专利,一直到现在老Peter仍以此为荣,因为在所有黑胶产品中,只有MC唱头是Clearaudio全部自己研发的。

1978年Peter Suchy申请专利并成立Clearaudio公司,对称式架构MC唱头成了Clearaudio的开山之作,直到现在都是该厂所有MC唱头的设计基础,只不过由于价位高低不同而有用料的差异。

不过,当时Peter担心将这空前的MC唱头架构公开后会被他人模仿,因此直到1981年正式取得专利权后才开始大力宣传,也由于Clearaudio MC唱头的大成功,Peter在1982年决定停止销售音箱,全力推展MC唱头设计制造与销售。以MC唱头打开知名度后,Peter把目标转向唱臂。

当CD音源在1980年出现后,日本的Mitsubishi、Technics、瑞士ReVox 都还推出名为“parallel”或“linear”的直线循迹唱臂,但1982年Lou Souther 获得的专利,才真正成为无动力直线循迹唱臂的典范。Peter因为参加美国的音响展认识了Souther 直切臂的负责人,后来Lou Souther想退休了,Peter干脆买下Souther的专利,还把当年才16岁的Robert送去美国当学徒,从基本学起。Robert说,他去美国大约一年的时间,前面6个月是训练与实习,接下来6个月则是转移工厂。

1987年Clearaudio第一个产品就是让Souther顶级的SLA-3直切臂复活,称为MasterTQ-1。这时候Clearaudio迎来了第一次大挑战。随着CD逐渐普及,价格大幅下滑,严重威胁黑胶唱盘与LP的市场。

1985左右,许多人都预测黑胶即将出局,事实上不少黑胶制造者都在这一轮淘汰赛当中失败了。那时候的Clearaudio也不好过,在严苛的市场环境当中,究竟是要坚持,或是放弃?Robert加入公司立刻遇上黑胶行业的寒冬,父亲Peter决定坚持质量到底,只有做出最好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存活下去,Robert 说事实上这就是Clearaudio存活的关键,度过了LP最艰难的**。

Robert表示,过去几年来黑胶复兴的趋势未曾停歇,而CD却面临淘汰赛,更多人使用数字播放或聆听网络下载音乐,在追求质量的竞赛当中,Clearaudio走了正确的道路!

2008 年全球经济遭逢金融海啸冲击,Clearaudio遇到了第二次大挑战。一些欧美Hi-End音响品牌先后易手经营,曾经被CD打得遍体鳞伤的黑胶,在Clearaudio等有心人的坚持之下,重现卷土重来之势。Clearaudio大力投入研发,把产品线由入门款到最顶尖制品,包括唱头、唱臂、唱盘、唱头放大器、附件工具甚至黑胶唱片全都包。于是Clearaudio这几年逆势成长,厂房面积扩增为三倍、员工数也由约三十名扩增到七十多名,已经在Hi-End 音响工业建成全球最大的黑胶王国。

Robert说,刚开始他们的MC唱头年产量大约只有200~250个,现在年产量已经增加到18000~20000个,三十多年来的成长相当惊人,但依旧供不应求。消费者发现,Clearaudio的产量在增加,价格却也水涨船高,Robert表示这实在很无奈,因为欧洲有许多新的法规让产品成本飙涨。譬如欧盟的WEEE规范,要求厂商预先支付环保处理费,像Statement唱盘这样的旗舰,根本不会有用家会丢弃,也不可能成为垃圾,但Clearaudio却依然要预先支付环保处理费,这不但限制了产能,也是调涨价格的压力所在。








参观途中,悄悄溜进Clearaudio的试音室,这个试音室过去从不对外开放,也不让拍照,这次Robert心情好,终于让我们曝光了。听音室中摆了两对音箱,都是Peter Suchy自己设计、自己组装的,我们听了其中一对无限障板设计的音箱,另一对用电子分音的暂时无缘。老Peter说这对音箱独一无二,就算现在想要再做一对也没办法,因为单元买不到。这对音箱没有箱体,单元直接锁在大面积的木板上,三音路设计,Bipolar 双面发声。高音单元最为特殊,Peter说这可能是全世界尺寸最大的气动式高音,完全手工制作,百分百实验性产品,底下加上12吋与15吋纸盆单元,一样是有钱买不到的特制品。使用的功放也很特别,黑胶唱盘经过特制带音量控制的唱放之后,直接驱动后级。

在Clearaudio的秘密基地里面,Peter说整套音响系统全都是为了设计产品所需而打造,目的是要追求快速的瞬时反应,可以清清楚楚听见Clearaudio的黑胶唱盘,究竟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多好。



这二对音箱都是Perter Suchy自己设计、组装的,白色的为电子分音设计, 右边的是无限障板设计












Robert播放了一些黑胶唱片,老Peter的黑胶收藏数量非常庞大,他自己也不清楚总数有多少,Robert补充数量应该超过14万张,这怎么能听得完? 总之,Robert随手取出来的唱片都很特别,整套系统听起来非常新鲜直接,低频速度非常快而干净利落,所有乐器与人声都很活生立体,绝不是发烧友印象中浓郁厚重的类型。我倒觉得在这里听到的动态对比绝对值,才是最最令人吃惊的地方,普通黑胶系统听到的动态鲜少超过70dB,发烧友听到的只是强弱音的起伏而已。







Clearaudio的黑胶系统却有能力分辨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动态绝对值,100dB动态比CD还厉害,足够的动态让音乐变得活蹦乱跳,炯炯有神。

参观过程中Peter很少露脸,他去搞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研发。Robert的办公桌中笔记本外接大荧幕、右侧有iPad、手上还拿着智能型手机,同时面对多个荧幕,工作超级忙碌。Robert会说德语、捷克语、英语、法语及意大利语,个性开朗、活泼风趣且富幽默感,是天生的超级业务人才,也在专门学校研习过精密机械三年之久,对Clearaudio产品、技术及生产了如指掌。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有激昂澎湃的热情,它们都会成为Clearaudio血液里面最炙热的元素,让黑胶重播的艺术持续进化推升、发光发热。Clearaudio的百年企业之梦,正在阔步向前迈进。
最后编辑泽森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8-07-12 19:38:28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