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又讲到马勒,就再扯几句吧。
前面楼层中除了已经扯过的马5交响,还有一张马6:
就继续装装砖家扯扯这部作品。
马6交响本身在结构上就存在不少疑团与争议的,例如除了第四乐章两、三锤版争议,还有二、三乐章的次序也有争议。多数版本行板是在第三乐章,少数是第二乐章。好像国际马勒协会也是反复不定,先是推荐行板在第三乐章,后来又重新推荐回第二乐章。个人感觉该曲的悲剧、冲突色彩,放在第二乐章会更为适合;这样三、四乐章形成了种连贯性的快速与密不透风的压迫,灾难性的突然,能更大限度的贴合、加强全曲的主题,也更为接近马勒原意。
马勒的作品虽然我们可以在乐谱层面讨论它的版本,但由于结构、音乐之宏大、多变而复杂,因此实际演奏或录音时效果差别很大。具体如何,极大程度的取决于指挥家对乐曲的理解、对乐团的控制把握,甚至对音乐厅声学环境的了解,及据此对乐团的相应调控,等等等等。。。
TNND,这就是马勒。。。
前面也提到最近一年多来开始将一部分重心放到歌剧与马勒上去,这类作品一直有断续听。对于音乐聆听与学习,我是大量的古典与民乐作品一直贯穿着听,但当中侧重点会分阶段与机缘。例如之前曾是莫扎特、贝多芬,现在会是马勒。
这几天找了一些马6的视频来看,各个乐团对于大锤的设计使用令人诧异,哈哈。最震撼的莫过于拉特尔2011年指挥柏林爱乐现场版。那个大锤每次一抡,就把旁边那女观众吓一大跳。
马6的版本喜欢的有好几个,各有特色。对于现场版,目前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刻,一是77年伯恩斯坦金色大厅现场版,觉得他的炽热与冲突强度最为接近原作气质;二是阿巴多2002年(左右)流森音乐节现场版,和缓、凝练、透澈,参透了音乐与人生,有一种东方哲学味道了。
前面提到的这几天常听的阿布拉凡内尔先锋公司录音版的马5,虽然不是同一首曲子,但风格与阿巴多相近,在表现分裂对立的同时,有一种均衡、静逸的美感,也很是喜爱。
听马勒的音乐,我更多的是联想到他的创作与生活状态,准确来说是由此造成的内心精神状态。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交响作品,外界的评论都是说分裂、对立、挣扎、痛苦之类。其实我的感受,马勒表面上使用的是分裂、对立的音乐语言(包括但不限于不协和音、多调性,各种切分等),但表达的却是一种连贯的分裂思绪。表达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内心活动。
因此听马勒,表面上是奇怪的、神经质的、常人难以理解的音符与乐句,但其实他表现的就是这样一样生活与精神状态。
马勒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较早离世对他的生活际遇与精神状态而言或者并不一定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