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不是漏电 [复制链接]

查看: 17264|回复: 67
11#

有可能是电源相位的问题,试试相位掉过来。
TOP
12#

一般是这样。
TOP
13#

不一定有关系,跟品牌反而关系更大一点,有器材就喜欢做成反相的。
TOP
14#

而且声音也应该更好了,是吗?
通常我赶时间的话,就凭机壳的漏电来判断相位的对否。
TOP
15#

把插头反插或者把电源插座的零线和相线调换。
TOP
16#

masterbee 在 2003-2-22 16:50:44 发表的内容
我这里的情况是:极性正确了,机壳电压升高。


也是转自“李哥谈hifi”:一向以来人们都喜欢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每部机的漏电电压,以漏电电压低时的接法作为正确指标。但经过多年的实试,发觉这方法不一定准确,因为一般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表的输入端的电容量负荷大部分的高频噪音多过低频噪音,往往在数字上造成误导的结果,所以最准确的方法是用可以量度微量电流(Microamp或Miliamp)的数字表测试器材的漏电流量,以漏电流量最低时的接驳方式为正确相位。
TOP
17#

非常多谢radical大侠的详细解说,的确极性是正确的叫法,只不过大家都俗称为相位了。
TOP
18#

转自“李哥谈hifi“:上期我说过电源对一套声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电源处理妥当时,已为音响系统的靓声打下稳定的基础。我上次谈过的处理步骤为什么有这样大的作用?且让我将它逐一道来。

    我首先谈电源相位的重要性。虽然每部机只要插上电源就可正常工作,但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将某一部机的插头反插时,系统会消除交流声,使系统更为平静,更甚者,当我听某一类的音乐时,特别是大合唱时,各声部的声音特别齐整,在播交响乐时,感到各组乐器的群奏特别协调,乐器之间的空间感更明显,在听室乐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演奏时,线条特别清晰,泛音的层次特别分明和丰富,敲击乐器的起落及力度清脆俐落,特别有劲和生动活跃,究竟原因何在?

    我就曾为此和一班发烧友做过不少试验,我不想把这些枯燥的经过写出来,我只想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为什么一个系统的电源相位是这样的重要。

    首先要明白电源相位怎样影响机器的工作。假设交流电的相位是正和负,系统中的CD机,前级和功放一起都在正相工作时,喇叭单元的振膜在接到正相讯号时向前推而在负相时是向后拉的,这样喇叭就被推动而发出声音。假如我们在听单一支管乐的独奏,演奏家是用气吸入通过管道而发声,这时空气是向前推动的,也是正相的讯号,若系统的电源相位是正确的话,喇叭的振膜是应该将空气推向前,这时就像真乐器演奏时小号的空气向前推一样,你听到的声音是有力的,凝聚的,定位明确,泛音丰富,线条清晰的。但若系统的电源相位是负相的话,喇叭振膜在应是向前推时却反而向后拉,和原有乐器发声时向前推的特性刚巧相反,这时你会感到声音松开,音像变大,线条模糊,欠缺凝聚力,泛音混浊,定位也飘忽不定。

    我上面说是整个系统全部机器一致在不同相位工作时的表现,但我们都知道,音响系统是由多部机而组成的,若大部分机都工作在正确相位而只有其中一部机的相位是错误的话那又如何?这里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音响系统中的CD机、前置、功放和音箱就像一队士兵,步操时必须步伐一致,动作和时间配合得好才能整齐,若指挥官叫口令向前时,队中有一个或数个士兵举错步时,很容易就令整队人乱起来。一个系统中只要有一部机在错误相位工作时,除非你素有训练和敏锐的听觉,一般人是难以察觉的,因为一个简单的独唱和只要几件乐器的音乐是不容易听出来,而且影响声音的因素实在太多,例如房间音响特性,器材摆放方法和配搭,喇叭摆放等都是影响声音表现的重要因素,虽然如此,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察觉到电源相位出了问题。

    相位出了问题时,最明显是在播大合唱或群奏时,(例如交响乐复杂的乐章),你就发现各声部有凌乱不齐整的感觉,例如一些女高音和合唱团一起演唱时,女高音往往被合唱者淹没。而难以分辨,但若整个系统的相位正确时,虽然在合唱团各声部齐唱时,女高音仍然可清楚容易的现出来,各声部和女高音的位置也不会飘移,最明显的是每一声部的声音都齐整,速度一致,起落明快,对答交代清楚。若你尝试将其中一部机的电源相位反转时,整体表现就大打折扣!

    虽然知道电源相位如此重要,如何去测定每部机的相位呢?

    方法有多种,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这里卖个关子,下次再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