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年东方宾馆音响展HIFI168网友聚会黑胶分享——黑胶的极限 [复制链接]

查看: 32813|回复: 47
11#

非常好的分享,可惜明晚没法到现场去欣赏到
TOP
12#

好节目,是聚会的活动吗?
TOP
13#

期待JAZZ!
TOP
14#



          昨天晚上的168论坛聚会,本人特地提前到场,希望有机会试听一下带来的唱片,作优胜劣汰。可惜一进门,现场竟然已经坐满人了, 心理顿时凉了大半截 。不过 很幸运,据说今年聚会的音响是声音最好的一次!的确,这对ATC巨无霸的素质高、密度很大、两端延伸都很棒。观听自文兄带来的4K音乐视频,音效非常震撼,科普兰的《众人信号曲》的定音鼓一出,天花的灯泡哗啦啦,让人害怕会掉下来。







          现场精彩的环节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已经有另外的帖子说得很详细。本人就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分享一下聚会。


          当以全场最小音量播放完奥克雷尔演奏的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从现场的气氛和坐在我附近发烧友交头接耳感兴趣地低声讨论这个曲目来看,大家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本人的预计,我由衷的感叹:永远不要低估民众对严肃艺术的接受和理解!!!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与前广州交响曲团首席小提琴家叶老师的交流,一开始叶老师演奏一些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名曲小品等,后来大家开始互动,一边聊天,聊得兴起,又当场拉上一曲。我跟叶老师聊起演奏家和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曲目,最后聊到了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他竟然不用谱,当场演奏起来,这种意境崇高、深奥的曲目,在场的发烧友们同样听得如痴如醉。回想起自己接触古典音乐初期,碰到自己暂时还不能理解的曲目,是以一种拼命去学习、尝试接受的的心态去面对的,据我观察很多发烧友的心态都是大同小异。
TOP
15#

       作为一个对声音吹毛求疵的发烧友来说,任何时候听到音响都会不自觉地在内心衡量一下声音的素质。现场轻量级的黑胶系统与数码系统只能讲是各有千秋,黑胶的声音质感好,而数码系统的声音全面、密度高,特别是低频的量感与下潜,比黑胶胜出一筹。再次印证了这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就声音的全面性来讲,黑胶系统必须是数码系统数倍乃至十倍以上的价格,才敢跟数码系统比!

    但是话说回来,再贵的数码系统也难以跟具有高素质的黑胶比声音的质感!现场用这张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作为演示,其强劲无比的低频依然保持着极佳的质感,不像数码的低频那样闷胸,有种即来即逝的舒服感。









在会场我说了一句:或许这就是黑胶的极限吧!其实准确来讲,应该是:或者这就是这套黑胶系统的极限吧!
TOP
16#

好贴!!!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7#

昨日得以亲闻亲睹,学习了。谢谢!
TOP
18#

谢谢独乐兄,好精彩!
TOP
19#

当时播放的音量很大,管风琴的形态、气势出来了。椅子都震动了,超低的声音不是听的,是身体直接感受到的震撼,地动山摇!
TOP
20#

好贴!搬板凳,继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