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极品器材的声音完整性——全球限量30对的高文旗舰后级玩转丹拿证... [复制链接]

41#

      此番提升之后,不但听黑胶舒服了,连CD的数码味也减少很多,音乐感也显著提升。在听回之前听过的《奶妈》,主人一下子听出了大问题,为何会有那么明晰的沙沙底噪出现?之前听可是一点没有的,作为完美主义的他,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










记住我说的话:所有开盘机的录音,必定会有沙沙的底噪,听CD也一样,听不出来,说明系统的细节还原能力还处于低级的阶段。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5-22 11:18:52
TOP
42#

        说到噪音,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了,几乎所有RCA阴影狗的录音(其他一些厂牌也会有)在真正的音乐开始之前,都会有2-3秒前音,这前音的声音很小,跟音乐开始时是一模一样的,你的系统能否听出来?听出来又有多清楚呢?
TOP
43#

第三次家访小证据的主角登场,蘭谷单层器材架






TOP
44#

先分享一句蘭谷名言:看似简单的一套音响系统,器材的摆位和调校点有成百上千个,每一个都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共同出力才能让系统显著提升,发挥出器材应有的潜力!
TOP
45#

进来学习取经
zyxd 发表于 2018/5/22 23:19:23








很快要写老兄的系统了,有意见赶快提









TOP
46#




      玩音响上了年头、颇有心得的发烧友,自然会在日后的调校中发现我讲出来的很多道理是真知灼见,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无数的实战和思考。那些放上去、又放下来,无数次AB对比才确认的调校方法,是本人嗤之以鼻的,本人的调校,根本不需要AB对比,那是一耳朵的事情(当然主人要求的话,我也会做 ),所以,我又很不喜欢跟那些才玩一年两年,加上木耳,心中又没有标准的发烧友玩。说白了就是:不怕你会听,最怕你没耳朵!




        真正高明的系统调校,不是头疼治头,脚痛治脚,而是心中要装下整套系统,关注到每一个细节。因为越是高级的器材,声音的元素越丰富,对调校也越敏感,越需要细致的把玩!


       在此再讲一句大实话:功放有很多类型,各种线路的设计,其实每一种线路理念发展到今天都已经非常成熟,线路的声音区别,已经比不上外部调校的区别大!到今时今日,我有信心讲:具有超强避震处理能力的附件,可以无视空间的缺陷(大约达到八成,尽善尽美仍然需要作空间处理),可以完全改变器材的声音风格走向。至于,向好,向坏,看调校者的功力!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5-23 06:26:29
TOP
47#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难于上青天!




       回到小证据,第三次家访,已经到了清明时节,我在车上放着两重近400斤的籣谷器材架。这两个单层器材架完全不是为小证据准备的,而是为另外一套大型落地音箱准备的,因为涉及对方**,不便提及。但是对方刚好有饭局没有时间试听,却传到了小证据主人的耳朵里,他提出扛去他那里试一试,我开始是委婉拒绝的。原因:1,太重了,大陆人、大国人,胸怀广阔,敢去做重量级的东西,不像小地方的人,永远在做轻飘飘的小玩意,方便流通,容易出手,但我们是为了梦想不顾一切,一笑 2,在声音如此全面的系统中有没有令人兴奋的效果?说老实话,我没有这个经验,心里也没谱。


       此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曾经跟他说过:他原来用的FE的单层架不适合pass重量级后级!他之后购买了美国HRS的圆饼垫后级直接落地,低频下潜更加好,FE的单层架也就摆在饭厅的角落里了。


        同行的六个发烧友,一起帮忙,终于将籣谷单层架搬进去,安装好,在上架之前,特地听了几首歌。其中林子祥的《长路漫漫伴我闯》前奏的鼓声,他换上HRS垫时已经让我有点目瞪口呆了。
TOP
48#






加了微信的发烧朋友可以看到视频,这是我在本论坛提出的"前音"的印证!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5-27 07:45:45
TOP
49#

为何唱片里会有前音出现?有请专业人士解答
TOP
50#

         看来这里没有专业人士啊?对于前音,再啰嗦几句。


       本人怀疑是母带或者唱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反馈现象,绝非某朋友所说的“试奏”,在很多唱片的重播中,前音会一直存在,只不过音量非常小,不会影响正常的音乐欣赏而已。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听出来呢?在唱片开始或者段落开头,一下子便进入非常大音压的爆棚音乐,才有可能听得见。


       这需要系统的声音去到高度平衡的状态才能重现出来。



        准确答案还没有,继续存疑!
TOP
51#








在继续开讲第三次家访之前,先分享一下当时微信的现场图片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5-27 07:49:44
TOP
52#

太忙,没有时间写,上个图分享一下。


TOP
53#

有兴趣的朋友可加微信欣赏朋友圈,交流只限论坛,无事骚扰者即时拉黑!!!


TOP
54#

音响与音乐

TOP
55#

拜读完经验之谈,感觉自己现在真的是懒了,脚钉,线材,器材啥的都没兴趣弄了,一台金嗓子DG48,一切自动搞定。驻波消除,房间回放曲线调整平直,三段均衡,N段都均衡了,器材的差距缩小,档次的差别主要体现为泛音的贵气
修竹 发表于 2018/6/5 16:57:39

见识过类似产品的功效,不失为一种懒人的玩法,在功力没有到达一定高度前,自己糊弄,指不定还不如一台自动机器!



自动调节,是头多砍头,脚多砍脚。打个比方,一块上好的翡翠原石,在高手可以根据形状雕琢出一件艺术品,普通的加工者,只看到可以加工出多少个手镯。



玩开心就好,但是在我自己的系统里是绝对不会加什么机器去调节的,想要驻波消除,房间回放曲线调整平直,三段均衡,我闭上眼睛摆几付钉都可以做到。
TOP
56#

当然信不信由你
TOP
57#

如果楼主所说的前音是黑胶唱片有的话,那答案是很明确的。早就有前辈说过了。所有胶版母盘刻印的黑胶唱片都有这种现象,是因为胶版较软的特性造成刻印纹路影响空白处形成的。音乐动态越大,刻纹越深,所谓的前音就越大。60年代末期开始,大部分黑胶母盘采用铜制,就没有所谓的前音了。现在新的黑胶唱片绝大部分是铜母盘,是听不到的。但我觉得胶制母盘制片的声音相我更喜欢,更有音乐感觉。也有唱片公司为了追求老的黑胶感觉,采
烧不尽 发表于 2018/6/7 19:11:52
学习了,多谢。所谓三人行有我师!
TOP
58#

Decca 公司的录音哲学可以说是由制作人John Culshaw与Wilkinson 一起建立的,直到今天仍然被奉行不渝。而Decca 的录音政策也是几家大公司中被执行的最彻底,改变最少的,John Culshaw的格言是:“记录下来的演奏,必须以独立的艺术形态传之于世!”换句话说,Decca 的录音理念并不是要表现出百分之百的现场为前提,而是以创造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为使命。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06-12 10:12:28
TOP
59#

还没有来得及给我的籣谷单层架做做广告,丹拿主人就升极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不说也罢。
TOP
60#



定价近二百万的巨无霸高文旗舰后级,单个600斤的重量,高度快要接近清澈落地黑胶唱盘了,实物比图片更加吓人。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10-19 08:37:5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