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65466467468469470471472» / 5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之外(德国摄影师Frank Tischer的风景史诗) [复制链接]

查看: 1936233|回复: 5213
4681#

看看不同意见。

吴藕汀《药窗杂谈》节选

信中虽为片言只语,但对当今中国画坛无疑是一剂热昏中之“清凉散”。下文节选了吴藕汀先生的部分信件内容:



“你说‘画现代人物,除非素描根底较好的不行’,我看也不尽然。倘使用西洋方法来画国画,总无法画得好的。徐悲鸿的素描不能否定他不好,可以说好。但是一张《愚公移山》真不算是国画。虽然我没有见过他的真迹,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的。拿国画来讲,他与齐公白石比,远矣。我说画了西洋画决不能再画中国画,好比有诗根底的人不能填词,有话剧根底的人不能演电影一样,粗看好像一样,是一条路上,其实极端相反。”

——1974年7月6日信,15页



“宾虹先生当年说过‘历代书画必须要评过’的话,但是这位王伯敏先生从来没有提起过,虽然他写了很多关于宾虹先生的书。可见他是胆小鬼,有恐得罪人吧。”

——1975年9月28日信,45页



“我记得在浙馆(浙江图书馆)中的刘慎旃,为了吴昌硕的画,我与他争论过。他说齐白石是无产阶级画家,吴昌硕是资产阶级画家。我不承认画画有什么阶级不阶级,画上又没有贴上标语。后来西泠印社成立了‘吴昌硕纪念室’,他就无话可说了,可见一般人喜欢学时髦,这大概是人的本能吧。”

——1978年3月8日信,80页



“我并不否定‘美院派’,毕竟懂得些画理,比‘作场派’好得多哩。‘美院派’基本功夫不足,这是普遍的现象。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学齐白石、黄宾虹……如何学得好?如何学得像,也不过是有皮无骨而已。”

——1977年11月16日信,70页



“听说某先生是王一亭的门生,画画一向叫他描。我看描是学习阶段,绘是自出新意阶段。每一种艺术(包括泥木油漆工在内),总先要打底子,才能发挥他的所长。好比写字,先要写正楷;唱戏先要唱慢板等等。画画就是先要描,所谓依样画葫芦。当年米元章说黄山谷为描字,可能就是这个意思。知道了众家所长,然后自出新意,加以发挥,那就是绘了。……‘美院派’是绘而没有描的基础,不是我说过,他们一起手就是吴昌硕、齐白石,没那样的容易。”

——1977年12月1日信,72页



“说起了当代的画人,什么吴茀之、周昌谷等,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据说现在是大名鼎鼎了,可见我于绘画是外行了。其他如程十发,以前好像听见过,但没有见过他的作品。唐云像煞是吴杏芬女史的儿子,记得画的人物,早年好像钱派一路,俗不可耐,晚年未知如何。他们现在也算名家,这样看来,中国画可以适可而止了。”

——1974年4月12日信,10页



“石波处有几张杭州艺专所谓教师的画,画来并不是说不好,实在太江湖气了。我的一张梅花和他们悬挂一起,觉得我是陈大濩,他们是李贵春。功力、学理、经验,我万不及他们,在气韵方面,他们是差得太远太远了。所以袁寒云的蒋干,就是萧长华也要退避三舍的。”

——1974年4月12日信,第10页



“我看学画最不好是有面目,一有面目就是‘作场’的性质,没什么所谓灵性。‘美院派’就是犯了这个毛病。因为美院中人,大都不是有了天才,才去学画,他们学画是有目的的,就是‘为绘画而绘画’,作为一种职业,这是一种不自然的现象。”

——1978年1月26日信,77页



“我为什么痛恨徐某人,因为他在西洋画中已有很大的名声和地位,为什么偏偏要来毒害中国画呢?既然要‘拨乱反正’,首先要彻底消除这一类。‘假中国画’比‘假洋鬼子’更讨厌。我不反对中国画渗入西洋颜色,以至任何色彩。何况中国画早已吸收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方法而熔于一炉的了。一个从事艺术的人贵在闯,不过不能闯得比前人差。倘然不及前人,宁愿不闯,不是只要与前人不同就算闯了。”

——1978年5月24日信,85页



“徐悲鸿的画,只要不说他是中国画,我也是很佩服他。可能自己也不算中国画,被别人瞎捧捧出来的。他的《山鬼》是很好的。我们学习中国画的人,总要爱护中国画,不受外来硬搬(消化是好的)的侵袭,这种硬搬死套,应该加以抵制,而且要口诛笔伐之,不论是谁的话,尤其是一般所谓‘权威人士’,对他更不能姑且,有什么了不起。”

——1978年8月27日信,91页

十一

“浙江印的二张潘天寿花卉‘雁荡山花’毫无足取,描描罢了。还是这张‘兰竹’,他用兼毫来画,所以未免‘尖’。这一张只有一朵兰花很好,竹叶、兰叶都用尖笔,我不喜也。这两张画也是‘临抚派’而已,并无新意。”

——1978年8月23日信,90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2#

吴藕汀及其作品

今年是诗人、画家、文史学者吴藕汀先生诞辰110周年。
吴藕汀曾说:“我的一生十八个字:读史、填词、看戏、学画、玩印、吃酒、打牌、养猫、猜谜。前四项是主要生活,后五项是多头。我是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他也曾说自己不会画画,这实际上是不希望他人把自己与靠卖画为生的画家一样看待,他断断续续地画画,纯粹是抒发心性。因此,在深厚传统文化功底滋养下的吴藕汀绘画,画风突出,有灵逸之气,所写蔬菜瓜果,带露飘香,见重艺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7#

吴藕汀在艺术主张上反对徐悲鸿,但他认为徐悲鸿那幅《山鬼》画得很好。
《山鬼》取材于屈原《九歌》。
《山鬼》画作,徐悲鸿主要突出对山林女神优美形象和内在心理活动的描绘,表现山鬼的幽怨情态。
画面清新、明朗、亮丽。山鬼骑着赤豹出现。
这也是现代画家第一次绘制“骑豹”意象图。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8#

《山鬼》出自屈原《九歌》。
前段时间谈到徐悲鸿,徐悲鸿喜欢以中国古籍、历史、典故为题材。这也是徐悲鸿绘画的最大特色。下面引用一下我前段时间所说的,仅供大家参考。
又谈到了徐悲鸿。
因为我从小喜爱徐悲鸿的绘画,多年来我也研究过一下,我对他很尊敬,也很熟识。
当年廖静文女士来深圳举办徐悲鸿画展,我去观赏过徐先生的作品,并请廖女士签过名。
我也看过很多徐悲鸿的传记和资料、画集。
廖静文女士写的《徐悲鸿一生》以及蒋碧薇写的《我与徐悲鸿》我都看过。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美术史上,徐悲鸿的名气非常大,这是有原因的。
徐悲鸿是康有为的学生,他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国学水平是非常高的。
他推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他的绘画题材直接来自中国古籍和历史,以古喻今。
他追求绘画的宏大叙事以及家国题材。
他的作品《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九方皋》、《愚公移山》等鸿篇巨制,都是采用中国传统题材的,作品的立意和构思来自中国古籍、典故和历史。古为今用,以古喻今。
大型油画《田横五百士》所描绘的是《史记·田儋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的故事和传奇。
同样是大型油画《徯我后》取材于《书经》,描写的是夏桀暴虐,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受苦的老百姓盼望大军来解救他们,纷纷地说:“ 徯我后,后来其苏。”
大型中国画《九方皋》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此画取材于《列子》所载的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大型油画、中国画《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89#

吴藕汀在艺术上主要是推崇黄宾虹和吴昌硕,他反对徐悲鸿。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90#

崔如琢也反对徐悲鸿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