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来了!极目新闻
赵无极,来了!
这个消息在圈里传了大半年,终于,在9月19日晚上,落地成实。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幕,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是在9月26日,延续到明年2月20日。
作为对赵无极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一次系统性梳理,这次回顾展有两个“最”: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最高规格。
展览共分为6大板块,展出赵无极油画作品129件,其他重要作品和相关文献共200余件,重现赵无极艺术人生的重要时刻及事件,呈现一位可信、可爱、可敬的艺术家及其别致的艺术世界。
作为一名艺术记者,期待这个展览已经很久,也跟着做了很多的功课,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更多更好地走近他——
赵无极,华裔法籍著名画家,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在跨越两个世纪的艺术河流中,他以世界的眼光观照两个传统,创造出现代主义的东方风格,开拓出一条大道无极的绵延之路。
其作品系统收藏于全球150余个重要博物馆及美术馆,如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独特贡献。
2003年,赵无极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并授予荣誉勋章,同建筑家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并称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是屈指可数享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
1972年,他回到阔别24年的祖国,故国的山川风物激活了深植其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我画我的生活,但也画一种不可见的空间、梦想的空间。在那里,人即使处于各类矛盾力量构成的不安中,也永远感到和谐。”
在水墨滋润的物象生发中,在油彩流动的呼吸节奏中,他的绘画融入了一份东方意蕴。在愈发自由的创作中,西方与东方、力量与静观紧密融合。
1983年9月,赵无极到访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1985年,赵无极应邀重返母校举办“赵无极绘画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27名学员参加。赵无极将融汇中西的艺术实践和观念带入中国,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教育产生了独特贡献。
2000年以来,赵无极的绘画与自然的联系愈发密切,重启带有形象含义的画作题目。从抽象到山水气象,再回到写生,在“绘画的幸福”中,他晚年的作品氤氲化醇、生机无限。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总顾问许江说:“现代性是横亘在人类近现代历史中的一条大河。这条河川流不息,汐潮涌动。河的两岸是东西方的大地。广袤大地因其地缘、节侯、品性的殊异,带来不同的文化风神和四季景色。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多少文化的使者渡筏于两岸之间,体察不同文化的风息与内涵,咀嚼其间的融合与异变。无论我们逐跡波特莱尔的象征吟唱;或是从存在主义哲思中体会与东方老庄思辨的深沉冥合;还是从东方的放意书写中揣想交响乐和铜琴提琴的肆情演奏;让某种抑扬顿挫的行云慢板的吟哦蓦见绵延诗性的缠绵与寻觅,我们看到这江河上多少穿梭往来的风帆。赵无极的绘画则是这无尽风渡之中最具**风华的伟帆。”
看完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发了条朋友圈:“从抽象绘画中,总能感觉到画家的矛盾与挣扎:该多大程度从具象中抽离,形象不存,笔墨如何依附?”透过作品,陈水华发现,即使放弃了具象的内容与形象,赵无极依旧没有放弃表达,在他看来:“赵无极的艺术已经走到极致,不可复制。”
开幕式现场,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告诉潮新闻记者,近代中国对国外影响比较大的几个中国人,都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这其中就包括赵无极。比如拿吴冠中跟赵无极做一个比较。吴冠中画水墨也画油画,但是吴冠中的油画是极具东方性的,他的水墨又是极具西方的构成主义。吴冠中后期创作的一些绘画很抽象,但是他有个理论叫“风筝不断线”,所有的抽象都是源自于对自然形态的演绎。
“这一点他跟赵无极是完全是反过来的。赵无极绘画中的的东方性,是源自于内心的理解,源自于一种思想体系的外化。赵无极每件作品的构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视觉呈现,所以我们读他画作,更多地感到是类似于音乐,这种有节奏的抽象,这完全是道家的理念。这与老子所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同一个美学标准,他们从一个宇宙观来看这个世界。”他这样说。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汇聚了来自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中国香港艺术馆、中国香港M+博物馆、中华艺术宫、苏州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赵无极夫人弗朗索瓦以及世界各地重要收藏家的藏品。展出的重要作品有以杭州为主题的《我在杭州的家》《父亲的花园》,以及三联画《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向弗朗索瓦致敬》、双联画《向塞尚致敬》等代表作。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于2023年9月26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