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论坛读书心得分享专贴。 [复制链接]

查看: 116483|回复: 179
141#

现在大家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气息,都习惯了用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实际上文化是多元的,不局限在一种模式里,只是现在大家业已习惯了这么一种模式,就用这么一种模式的东西去看待一切,其实,这是局限的、片面的。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的这种文化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文化,或简称科学文化。这种文化有它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时代性很强,时代进步,它也进步,真可以用日新月异这句话来形容。正因为我们很鲜明地感受到了这一切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一切文化都是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时代进步了,一切文化都在进步,新的文化总比旧的文化强,古老的东西落后于今天的文化,这是必然的。
TOP
142#

我们说文化的多元性,就是说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上述这样一个模式里。当然,现代科学文化在迄今为止的这样一个阶段里,都让我们感受到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是不是其他任何文化都有这个特性呢?比如艺术文化,是不是时代进步了,艺术这门文化也一定进步了呢?我们不用专门从事艺术研究,只要粗略地回顾一下中外的艺术历史,就可以确定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以诗词为例,比如说唐诗,以唐诗这样一种格律体裁的诗,在唐朝这几百年里已占尽风光,是不是到了宋代,这样一种诗又有进步了,又有发展了?当然不是这样。古人知道,诗写到唐的份上,诗机已然让他们占尽,要想再超过唐诗,几乎不可能了。于是宋人学聪明了,他们不再在唐诗里绕圈子,而转往另一个方向,宋词也就这样形成了气候。同样,元曲也是类似的情况。这是诗词方面。那么,音乐呢,绘画呢?情况也差不多。在维也纳,每年元旦都要举行新年音乐会,音乐会演奏的都是什么曲目呢?几乎都是大、小施特劳斯的作品。演奏这些曲目并不仅仅为了纪念,作品的水平摆在那儿。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顶级音乐家所代表的音乐水平,是不是过若干年、几十年、几百年就一定有发展,就一定会有超过这个水平的音乐出现呢?至少搞音乐的人都很清楚,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阶段。音乐也好,绘画也好,诗歌也好,在这些领域的文化,确实不像科学文化,存在线性发展的规律,它们往往是非线性的。一个高峰出现后,若干年、几百年,或许会出现另一个高峰,但这个峰的峰值并不一定能超过前一个。一个是线性的,一个是非线性;一个是直线向前发展,一个是曲线徘徊。很显然,这个文化的层面和模式都很不同。
TOP
143#

除了上面两个层面的文化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文化,就是古代形成的一些文化,比如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诞生于公元前四百余年,由印度的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所创立。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与科学文化截然相反,释迦佛没有预言他所创立的这门学科会不断发展壮大,相反的,他以一种反常规的模式预言了他的学科的三个不同阶段,那就是正法时期、象法时期、末法时期。另外,像道家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实际上,它也跟佛教的这个模式差不多,它也是创立以后就处于实质性的鼎盛阶段,然后逐渐走向衰落,乃至于到现在名存实亡。
TOP
144#

所以,文化是多元的,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模式里面。若都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也不一定符合事实。在上述这些文化层面里,HIFI究竟属于哪一个层面的东西,或者三个层面兼而有之,这一点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我的意见是,HIFI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个层面东西。所以,光从这一个层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难免会出问题。对于HIFI,有些时候需要向前看,有些时候需要向后看。
TOP
145#


很高兴遇到同好!
对于金刚经,不敢说研究,一直在学习和领悟中。
作为万经之母,不夸张地说,我认为《金刚经》是可以代表着人类智慧的顶峰,它蕴藏着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挖掘和领悟,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
印象中前面好像有网友说过,人是不可能知道世界万物的真实面目的,从普世的角度来看,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无论是现代科学还是西方哲学,都不大可能对此作出终极的解答,
mylp 发表于 2017/2/26 23:59:07
是啊,很高兴遇到同好。
蒋勋这本《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去旅行》是他最近几年写的作品,是他的后期作品。写得非常潇洒,对文字的运用达到很高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他也谈到林怀民,也就是台湾云门舞集那位林怀民。蒋勋谈到林怀民的作品《流浪者之歌》,这是根据黑塞的小说《悉达多》而创作的舞蹈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6#

《金刚经》这部作品,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都抄写过。
像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傅山这些书法大家都书写过。
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就是弘一法师书写的《金刚经》,据说真迹在拍卖市场成交价要三千多万元。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7#

有时候,读的书不是为自己,例如这本,就是为辅导女儿作文读的。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记叙文、小说的一个创作套路就是冲突+行动+结果=故事。
冲突=渴望+障碍。
豁然开朗,很多小说都是这个套路,《西游记》的冲突就是孙悟空渴望西天取经,不再被紧箍,障碍就是它是石头爆出来的,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再加路上的妖魔鬼怪。
《鹿鼎记》的韦小宝的渴望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聚7个老婆,障碍就是他是失足妇女的孩子,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如果我们写作文,例如写登山,就要创造障碍啦,例如什么雨夹雪啦,同伴脚歪啦,午餐和水掉沟里啦,鞋子被猴子抢啦....................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7-02-28 10:42:23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48#

说到教育,作为家长其实非常无赖,提高自己才能坦然面对现实。
马丁·赛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值得学习。
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最值得家长学习的,你看过才知道我们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和孩子沟通。
TOP
149#

《金刚经》这部作品,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都抄写过。
像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傅山这些书法大家都书写过。
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就是弘一法师书写的《金刚经》,据说真迹在拍卖市场成交价要三千多万元。


shinelb 发表于 2017/2/27 10:55:44
这是李叔同书写的《金刚经》啊,很8错哦,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0#

最近在一个叫“至道学宫”的APP上看一个叫“白云先生”写的文章,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写的不错,有些学术观点可以颠覆你的思想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