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就音响中最重要的环节——音箱 浅论传统音响美学与新音响美学 [复制链接]

查看: 34168|回复: 44
11#

器材只要不太烂,把各种玄学都玩到家了,基本楼主所向往的层次就到了^_^
bthans 发表于 2016/11/30 15:24:48

兄弟是开玩笑,还是认真啊?开开玩笑无妨,认真就麻烦了。


其他别说,你就是把什么钟、什么神、什么雷达摆满屋子,没有超低频的系统还是没有!


当理解音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明白这些玩意儿其实就是给一些功力尚浅的人用的。有功力的人,随便动几下某个环节,都会取得数倍于其的提升!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1-30 20:09:25
TOP
12#

上面的话说得有点难听,本想改改,免得罪人,也罢,懒得改了。这类玩意儿锦上添花、点缀一下其实也不错。什么时候悟到不花什么钱,或者干脆不花钱也能提升声音,就算有点功力了。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1-30 20:13:29
TOP
13#



这是某坛发烧友出的全频喇叭,售价高达20w!


励磁喇叭的圣杯:18寸励磁全频 Jensen HF-18
Jensen 18寸励磁是所有古董音响发烧友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在18寸励磁里面又有HF18、M18、L18等区分,HF18意为High Fidelity,国内烧友盛传的西电4181原型的M18只不过是HF18的Standard Fidelity版本而已,HF18为特殊的两段振盆设计,频响范围延伸到30hz - 10khz,在当年的售价为18系列里最贵的一款。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2-03 08:16:28
TOP
14#



“据说在小喇叭全频音箱里面是很高级的,不仅人声弦乐表现优异,而且能应付大场面,让人不敢相信这个尺寸出来的声音!”






TOP
15#


















TOP
16#

如果听过频响范围60~33K(实测高频曲线与DT330近似,音色还比330丰富点)的11吋英国皇家全频喇叭,然后再来细细评判分频与全频……或者说再来客观讨论全频与分频,可能更全面些。
得空我上传一段11吋皇家全频的录音听听……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6/12/3 11:26:32
期待啊!
TOP
17#

11吋英国皇家纸盆(单盆)全频喇叭,频响范围60~33K(实测高频曲线与TD330近似)
三段录音(PC数字文件播放,一对裸喇叭置于地面,录音笔录音):
1、http://pan.baidu.com/s/1mihl4wC
2、http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6/12/3 13:23:11 [url=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aspx?topicid=238133&postid=3369149#3369149]

屁股大吗?纸盘姣吗?怎能不上多图让我等解解馋!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2-03 16:24:24
TOP
18#



最近在不断地了解这类不多为发烧友所知的全号角系统!







TOP
19#

同为音响设计师的Stereo Time 访问法国的全套ALE系统的评价:

在我的听音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配置,或者极少有机会听到富豪家里的系统吧,通常当一个人如此成功的时候,是很少有时间听音响,玩音响吧,而看看评论,买入一件超贵的器材,才是最常见的做法。
仅仅是调整的好?小道具?开玩笑吧,这套系统可不是那些玩意儿。

从John-Yves播放第一曲,我就知道听到的系统相当特别,这可不是一个富豪玩歪玩邪乎的。相当大的系统,复杂的我开始都分不清。音乐里的美感特别玲珑剔透,可以一耳朵就听出来, 但是不能不承认,从来没有听过。声音相当正确,完全没有所有箱体的印染,那些歌曲的乐器,如同
真真的
在房间里演奏!这样的像真度,我一辈子评价音响的生涯里,第一次感动到胃疼,描述不出来的好,大气,超出了我能够想象的物理可能, 以至于引起了身体的物理反应(胃疼)。这样的体验我以前只有一次,就是我第一次听到高级系统,这个体验改变了我的生命,我当时回家就拔掉了我的BOSE901,CARVER前级和PHAESE LINEAR扩音机,把他们装在原来的箱子里,给二手商卖掉!我再也没有回家,非常懊恼,知道自己的系统虽然够好,但是永远也发不出这套在法国南部听到的声音,物理上就完全不可能。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2-14 19:44:17
TOP
20#

       ALE的驱动头加号角可能是世界上最牛比的扬声器系统了,玩ALE+号角的都已经是烧到通顶,而且玩上了ALE的发烧友,绝对不会再换其他喇叭。但是这些系统基本在媒体是绝迹的,音响杂志也不会报道,一般只在坊间流传。那么ALE这类驱动头究竟是何方神圣?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YL,是以继承西电为宗旨,由于长期研发投入,到了80年代初期倒闭了。kondo虽然收购了YL,免得遗产丢失,但是也可能是经营困难,除了生产了一部分全频和低音单元外,也销声匿迹了。
ALE 和GOTO的设计者都是从YL出来的工程师,两个人成了了两个品牌,GOTO早十年左右,到现在差不多40-50年。ALE比较晚,大概80年代开始,主要是圈驱动头系统,价格高昂,在日本口碑是神殿级的人物和系统。
现在GOTO的第一代Seiya先生已经85岁左右,不得不退休,Seiya的儿子接任,50多岁,正在壮年;
ALE还是第一代,Endo先生70岁,应该可以继续5-10年的工作期。
这些都是西电的延续和发展,到现在,GOTO和ALE都以555单元作为系统的基准,并且都有555的振膜发售。
日本的这种研究和发展,值得深入学习。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6-12-15 09:18:5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