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46474849505152»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查看: 1003441|回复: 1300
481#

辣子鸡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2#

邓扶霞《川菜》

转载编辑自网络

扶霞•邓洛普,英国人,中文名叫邓扶霞。

成长在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再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奖学金,在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一年。之后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专业厨艺,成为该校第一位外国学生。

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潜心研究川菜的起源、发展与烹饪技法。在《川菜》一书中,扶霞将20多年的经验汇集一册。诸多关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观察分析述诸笔端。全书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锅碗瓢盆到配料香料;从大众熟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在诸多滋味中,也尝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进扶霞眼中的川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扶霞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20余年,曾四次获得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她把自己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写成了书,著有《川菜》《鱼米之乡》《鱼翅与花椒》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3#

请灶神、做红油、吃兔头,英国女孩20多年来被中国川菜迷得神魂颠倒。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4#

扶霞出了《川菜食谱》《鱼翅与花椒》《鱼米之乡:中国江南菜》等饮食相关作品,
其中《鱼翅与花椒》这本原本是为了让西方人读懂中国菜的书,在英国出版后,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5#

扶霞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6#

从川大留学完回国后,
扶霞常常在家里做宫保鸡丁、钟水饺等请朋友们来吃,他们都觉得好吃得不得了。
直到现在,她每次来成都必然会带些川菜调料回去。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7#

英国美食家扶霞的中国情: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8#

久石让

久石让1950年12月6日出生于日本中野市,日本音乐人、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 。

1992年,久石让凭借《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获得第十五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优秀音乐奖。1999年,由久石让配乐的《幽灵公主》获得第17届JASRAC奖铜奖。2001年,久石让为《千与千寻》创作配乐,并获得日本第56届每日映书大赏音乐赏,新世纪东京国际动画大赏音乐奖及美国
shinelb 发表于 2021/7/13 11:25:53

久石让孩提时 代曾跟随铃木镇一学习小提琴。
铃木镇一是日本小提琴教育的一代宗师。
西琦崇子等人也是他的学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9#

铃木镇一

转载编辑自网络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1898~1998)。铃木教育体系的创始人,出身于日本音乐世家的世界优秀音乐教育家。

铃木镇一(1898-1998):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亲曾经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小提琴厂。铃木镇一在东京完成学业后,留学德国柏林,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8年。1928年与妻子回到日本,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与三个兄弟组建铃木四重奏乐队之后,他发现了年龄幼小的儿童都具有学习潜力,随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才能教育研究会”(Talent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铃木镇一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90#

铃木教学法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铃木教学法(Suzuki Method)于一九四零年代末期在日本由铃木镇一(1898-1998)始创的,原先只应用在小提琴上,后来推至其他乐器。

基本理念

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
音乐好比一种语言,要掌握一种语言,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能把语言掌握得像母语一样。只要孩子们稍有掌握某种乐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学。
在教小孩子的时候,铃木教学法都不教他们看乐谱(Music Score)或任何音乐理论上的知识(Music Theory),因为那就等如在一个正常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便教他写字和语言文法,那是违反自然的。
铃木教学法强调让小孩子先听音乐。孩子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而听的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全神贯注坐在那里对着录音机听,是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

方式相关

四重奏:在四重奏的领域中,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而且数量也最多的一种形式。弦乐四重奏的乐器组合通常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另外也有作曲家是采用大、中、小提琴各一把,再加上一把低音提琴的组合,但数量并不多。
许多资深乐迷都公认,弦乐四重奏是最「清纯」的一种乐曲形式。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将弦乐四重奏视为提把「弦乐合奏」的乐器数目,删减到四剩四件,而每一件乐器分别担任一个声部。由此一「群体」的观念来看弦乐四重奏,则它是非常「精简」的。另外弦乐四重奏所用的四件乐器都是提琴家族的成员,它们之间有著相同的特质,所以整体音色的表现最为「纯粹美丽」。
正因为弦乐四重奏是如此「精纯」的音乐方式,如果想要完美地演奏弦乐四重奏曲目,那麼四位演奏家之间的协调合作就变得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这四个人的「默契」良好与否,以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往往就成了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也是为什麼演奏弦乐四重奏乐曲的,多半是专业的四重奏团体,而很少是由四位独奏家临时凑合来演奏的原因了。
总之,就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像听家人谈话那样听他要学习的音乐。
但试想一想,如果要孩子在家里经常听到的是他学习的乐曲,而不是电视机或收音机播放的广告歌曲、流行曲,那就必须家长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适当情况下为孩子播放音乐,并且也要牺牲许多自己的时间和娱乐。
所以铃木教学法对家长的要求可说是颇高呢。

教学效果

铃木教学法透过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孩子在下意识间熟习一首乐曲之后,就让他在老师指导下凭记忆把乐曲在乐器上奏出,完全不用看乐谱或学乐理,整个过程由听到模仿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
等到拿起乐器要学那首乐曲的时候,孩子基本上只是学怎样以最舒适的方法把脑海中的乐曲奏出,而不是学那首乐曲的本身,故往往事半功倍。同时,因为孩子脑海中的乐曲是由名家演奏的,所以他在设法把脑海中的乐曲奏出时,其实是在设法达到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演奏效果。
铃木教学法训练出来的孩子程度不一。事实上,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铃木教学法。有不少孩子费尽脑力也无法把听了无数遍的乐曲完整记住。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时下常用的那种先看谱后听音的乐器教学法,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训练出的学生表现差异也很大。有不少孩子因看谱能力较弱,在学乐器的初期便被看谱一事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吸取铃木教学法的精神,不用乐谱而先让孩子多听所学习的乐曲,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铃木音乐教学法,无法以简单的文字叙述清楚,幸好铃木镇一在才能教育中提到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概念,由这些概念我们可窥知其理论基础,例如,爱的口号、才能不是天生的、没有失败的学习、学习自零岁起、能讲话就能学音乐、强调父母亲在子女学习乐器过程中角色的重要性,以下简要的摘其精要:

才非天赋

铃木镇一所指的才能,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天才",而是教育理论的一种“行为”而已,例如走路、跑步、写字等…。他认为人类唯一的天赋是学习的本能。人类如果能把握这一天赋,充分的加以发展,学习任何东西应该都可达到相当的水准以上。音乐能力也是人类及有待开发的能力之一,只要父母用心安排,老师费心指导,人人都可学好音乐,有希望成为音乐家。
铃木认为如果一位父母都能注意到每位儿童的本能,而且能提供一理想的环境,所有的儿童都将获得并且发展出一系列非常突出能力,这理论适用于全世界的儿童,没有例外 。他并举例,生在热带的儿童,送到寒带去生长,照样会产生御寒能力; 生在台湾的儿童,送到美国生长,英语就成了他的母语。例子就证明人类的能力系由于环境培育,而非天生俱来,所以铃木强调人是环境之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