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查看: 1045280|回复: 1300
91#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2#

文艺复兴巨匠拉斐尔的《圣乔治与龙》: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3#

杨绛翻译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曾被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4#

今天比较忙,继续来发挥一下这个帖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5#

《圣乔治与龙》这个圣经题材在西方美术非常普遍和流行

拉斐尔画过两幅《圣乔治与龙》,除了上面那一幅,还有下面这一幅,两幅都非常有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6#

拉斐尔《圣乔治与龙》创作素描:

拉斐尔的素描非常优雅,带有高贵、古典的气质,像他的的油画一样。
拉斐尔的素描,对后来的鲁本斯、安格尔等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7#

鲁本斯的版本:

《圣乔治与龙》这个艺术题材在西方实在太有名,很多著名的画家都以这个题材创作过美术作品。
下面是鲁本斯的版本。鲁本斯的绘画充满动感,具有气势恢宏的特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8#

《圣乔治与龙》(转载自网络)

《圣乔治与龙》的题材源于《圣经》,也是欧洲古代壁画常用的题材之一。

据基督教史所述,圣乔治原是一殉教者,活动于公元3世纪。自6世纪起,传说他曾因从一条恶龙爪下拯救过一个女郎而被后世颂扬。从8世纪起,他被神化为圣者,还成了英格兰的保护神。在《圣乔治斗恶龙》中,鲁本斯用一个威武的骑兵充当圣乔治,战士正在马上左护右挡地刺杀恶龙,笔法具有速写性质,发挥了画家善于以热烈的色调、狂放的笔触描绘动乱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使这场战斗充满激情。尤其是圣乔治的那匹马,画得极有精神。这是鲁本斯早年试图以巴洛克手法显示其个人风格的一个极好例证。

拉斐尔共绘制了两幅表现圣乔治与恶龙格斗的油画。我们所见的这一幅,以其迅猛的动作及无比生动的受惊的战马,表明了画家深受佛罗伦萨风格,特别是达文西风格的熏陶。 画面上人与兽争战正烈,圣乔治松开马缰,举起利剑,正要给恶龙以致命的一击。拉斐尔的这幅画同乌切罗斯绘同样主题的画作相比较,我们便能立判两者的高下。拉斐尔笔下的人物和马和恶龙所显现的格斗张力十足、逼真;反观乌切罗的画就显得平板呆滞了。

相对于拉斐尔画中的龙身上插着矛头,断成数截的矛柄散落在地上,更显出搏斗的艰苦卓绝。右边那个脱离了危险的女郎正穿过荒石仓惶奔逃。左边可见几株纤细的树干,被击败的龙的身躯在树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背后的风景向远处延伸,直到作为衬景的山岗和湖泊。在色彩的运用上,拉斐尔突出了白色战马与深色乃至黑色的骑士盔甲及龙的对比﹝马身上的红色饰带和坐垫更加强了这一对比的效果﹞;作为衬景的小山则采用青褐色,此色调渐渐变淡,最后融进背景深处的蓝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9#

其他以《圣乔治与龙》为题材的绘画

喜欢艺术的人大多数都有完美主义倾向。
对《圣乔治与龙》这个题材,绘画非常多,我贴一些主要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