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庆祝论坛改版!发个人整理的音响品牌资料贴--国外篇 [复制链接]

查看: 100254|回复: 159
121#

很好的音响品牌普及贴,期待中国 有自己的Hi-end品牌。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122#

94.  Audiolab  傲立  英国


Audiolab于1983年由两位英国人Philip Swift和Derek Scotland创办.最初本来是一间很细小的公司,那时的生产厂房竟然只是在Philip家中的厨房。
首款生产出来的产品正是传颂于音响界多年的8000A合并式放大器,继而的8000C前级及8000P后级同样也是非常经典的产品。及至后来的新款前级8000Q和单声道后级8000M,亦马上被英国权威音响杂志《What Hi Fi》采用为参考放大器。

至1998年,麦拿伦赛车队把Audiolab收购,同时亦把牌子名称更改为TAG McLaren。麦拿伦以他们高尖端科技,发展出多项新颖的音响及影音产品等。到了2004年的3月,著名的国际音响集团IAG把麦拿伦音响部收购过来,并在一年后把牌子回复为大家熟识的Audiolab。

IAG并非只把牌子买了过来便算,同时亦把很多麦拿伦音响的科技和设计也引进到IAG;当然,最重要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材,包括服务了Audiolab/TAG McLaren十多年的总设计工程师Nick Clarke也一起加入了IAG。

Nick的首个任务是要把改良后的8000系列重新推出,像8000S合并式放大器, 8000Q前级, 8000P后级和8000M单声道后级,即将很快与音响乐迷见面了;同时间, Nick亦会为8000系列带来几个新产品,包括CD机, AV处理器,多声道后级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Audiolab又会再次成为乐迷心目中的经典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3#

95. Legacy  瑰宝  美国


Legacy(瑰宝)由Bill Dudleston在1983年创立,产品趋向使用多路、大口径低音单元设计,以再现全音域、大动态为目标,被誉为“能真实反映管风琴”的音箱,多个型号曾在《Stereophile》上榜,能比对手提供更宽阔的频响范围、更低的失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可靠性。Legacy的每一件产品都精益求精,从最顶级的HELIX到最小型的STUDIO,员工都象给自己制作音箱那样认真,品质一直是该品牌最大的亮点。凭着对电声技术的独特理解以及不懈的努力,Legacy在1983年推出了它的处女作——Legacy-1,迅速在发烧友和媒体之中获得广泛的好评,人们惊讶于这么一家新兴的公司怎么能设计出这么优秀的音箱!尔后Legacy的产品在录音室中得到广泛运用,是把专业品质应用到家用器材之中的典范,Legacy给SONY、Arista等唱片公司提供监听音箱,即使是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环球唱片公司在2007年7月经过与其它品牌多方比较之后,也正式选用Legacy音箱,这是一个非常大型的、共含16组模块的“巨塔式”音箱系统。 Legacy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决非偶然。Legacy创始人及总裁Bill Dudleston是音响工程师协会以及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成员,最近以美国中西部著名学者的身份进入名人堂。Bill Dudleston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拥有多项电路设计、声学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撰写过许多关于扬声器指向性、音箱设计方面的文章,也是《Reinforcement, Resonance and Reverberation: Fundamentals in Sound Control》一书的作者。Bill Dudleston在DSP、数字功放等方面同样颇有建树。 Legacy音箱在媒体和录音室中获得很高的赞誉。获得格莱美大奖的唱片制片人Rick Rubin公开赞扬Legacy FOCUS音箱对其制作Sheryl Crowe、Johnny Cash、Mariah Carey等人的专辑提供了很大帮助;《音响论坛》刘汉盛先生则称赞它:“可以再生跟真的一样的乐器形体与线条;木头味浓郁,听起来很舒服,这也是寻常喇叭所不及者;足以让大部分嗜吃饱满人声、强壮低频者满足”。而录音师Steve Hoffman在重新对“猫王”、Frank Sinatra、Nat King Cole等巨星的历史录音进行混音时,同样使用了Legacy WHISPER音箱作为参照标准。可以说,Legacy在录音室音箱和家用音箱之间搭建出一条完美的桥梁。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4#

96. Genesis 珍尼西施  美国


响史空前绝后由三位大师:Infinity 创办人Arnie Nudell 、PS Audio 创办人 Paul M. 、Audio Academy 创办人 Mark Schitter联手设计成的 珍妮西施(Genesis)于1994年成立。
Genesis的高音可以视为带状单体与平面单体的混合设计,而中音部分Genesis的大喇叭都采用带状单体,与Infinity分道扬镳。不过我们可以看到Infinity从IRS所建立的巨型喇叭架构,这么多年来仍是Hi-End扬声器的最高典范。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6-06-25 01:03:52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5#

97. BOW  丹麦



BOW这个品牌是由丹麦著名设计师Bo Christensen先生在1994年创立的。在90年代中期,BOW推出了一系列小巧的Hi-End级单体式产品,它们融合了BOW独特的设计理念,凭着“艺术境界”般的声音表现和毫不妥协的造工,给音乐爱好者以高尚的听觉、视觉乃至艺术般的享受。BOW最早的两件产品是ZZ-One合并式功放和ZZ-Eight CD机。发烧友从未领略过如此精彩的声音和精致的设计。这两个型号获得了大量国际性奖项,并成为许多国家中最好卖的高级器材。以ZZ-One的表现,可能是首台与贵许多倍分体机相媲美的合并机。BOW的CEO Bo Christensen先生在Hi-End音响方面具有深厚的背景:他也是另一名牌Primare(翩美)的创立者,所有的Primare早期产品(928系列及2000系列)都是他设计的。Bo Christensen先生既是音乐家又是设计师,因此在BOW产品上总是具有一种独到的气质。
BOW的另一特点就是使用了非常少的主动元件。例如,在ZZ-One合并机的线路中,只使用了7个主动元件,因为它的设计团队具有在数以千计的元件中选出“合适”的元件的经验和能力。 BOW与其它晶体管功放的区别还在于它使用了电子管的线路。没错,它确实是在基于电子管线路上设计的晶体管线路,这也正是BOW产品的声音特点能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吸取电子管线路结构较简单的内在优点,BOW成功避免了许多其它晶体管功厂家不得不应付的问题,而且,较简单的线路也有利于防止“滤掉”音乐中微弱的细节,从而提供更精致和更具规模感的重播效果。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6#

98. EINSTEIN   爱因斯坦  德国

爱因斯坦”(EINSTEIN,德国) 这个品牌诞生在1987年,他的放大器直至1991年方输出国外,以坚实清晰之美,音质活鲜的高性能,成为令人瞩目的品牌而为世界各国认知。近年又推出激光唱机、唱盘、音箱等多种产品。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7#

99. Manley 曼丽 美国


美国Manley Labs由David与Ev Manley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 厂房位于罗省以南的CHINO市, 工厂占地11,000平方英尺。




MANLEY LABS设计制造的大约五十种电子管产品中,大约有一半是专业录音与母带制作所使用, 另一半则是家用高级音响,现时的总监EveAnna Manley于1989加入该厂,在1996年David Manley离开公司,到法国退休养老。
EVANNEManley继续主持公司的运作,并接手设计工作。MANLEY LABS的真空管放大器及录音器材各地的专业录音师及用家一致评为最佳的器材!音色之像真及两极之伸展绝非一般真空管放大器或晶体器可比拟。然而, 这个厂家其实还是录音专业器材优秀的生产商,其产品都是属于专业音频领域中的“发烧级”级设备。高质量的宽频变压器更是MANLEY的拿手好戏。
MANLEY非常重视放大线路的电源供应质量, 除了电源变压器宽裕量充沛之外,每级放大均以高精度低内阻的独立整流滤波线路处理,务求使每组电路工作在最佳的状态下,这样声音表现自然就有最佳保障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8#

100. YG Acoustics  美国

要说世界最贵,FM Acoustics、Goldmund这些瑞士音响产品都能名列榜上,现在又加上了美国YG Acoustics,一对Anat Reference音箱定价将近10万美金,这在10年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天价,如今10万美金俱乐部的成员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胜出就得看产品设计是否有特色,声音是否够吸引人。

我是从CES展会中得知有这么一对高高在上的音箱,以色列裔美国人Yoav Gonczarowski在几年前成立了这家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公司,不计成本的想开发出划时代的音响产品。它们花了四年多时间研发出Anat Reference音箱,结果一推出就在日本大获好评,《Stereo Sound》已经颁给它2005年的C.O.T.Y大奖。




[p=23, null, left]YG是日本Hi-End扬声器中最好卖的一款,据说每个月平均能卖出四对,好惊人的消费能力!CES展会中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搭配的有Krell的KAV280p、KAV2250等器材开声,似乎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p=23, null, left]在一篇访问中Yoav Gonczarowski说他自己家里使用的器材都是德国Symphonic Line的产品,包括 Reference CD唱盘、Kraftwerk合并功放(输出功率180瓦),以及全套Symphonic Line线材。德国Symphonic Line的器材是不便宜,但摆在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面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感,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设计思维﹖
[p=23, null, left]终于有机会拜访国内第一位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的用家李先生,一下午的细细品味之后,我大概找到了答案。为了音响发烧李先生费尽心思,教授爵士鼓的他很难在香港狭窄的住宅环境中施展身手,不但鼓声一开邻居就开始抗议,音响播放同样难以尽兴。
[p=23, null, left]这几年香港多数工厂迁往内地,许多工业大厦空置无人,李先生就在郊区的屯门找了一间令人称羡的大房间,展开了他的发烧新天地。经过改装后这个密闭空间超过1200平方呎,大白天的使命敲击套鼓都不会有人听到,当然玩起Hi-Fi就更得心应手了。
[p=23, null, left]之前李先生使用一对加拿大枫叶之声Focus的落地音箱,还DIY自制了二个超级豪华的分音器,他希望从音箱传来的鼓声能与真实鼓声尽量接近,很简单的愿望却很难达成。另一方面,李先生以全套Martin-Logan静电音箱组成家庭影院系统,必须加上2只Martin-Logan顶级的超低音(内置3只低音单元朝三个方向发声)才能在观看《魔戒》时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p=23, null, left](定价将近10万美元的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李先生使用的是另外加上一只超低音的豪华版本。这对音箱为三音路五单元独立三箱设计,全部以铝合金材料制成,每只重量超过250公斤,低音为有源主动式结构,790瓦/4欧姆的功率推动2只低音单元。)

[p=23, null, center]


[p=23, null, left]老实说,这么大的试听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已经足够让人流下满地的口水了,使用任何大型音响系统都不成问题,而舍得花钱的李先生却选择了美国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有关这个品牌的故事我们在下一期还会详尽的报导,先来看看它的大致情况吧。在数据中Anat Reference音箱是上下二箱分离式结构,为三音路四单元设计,底下的超低音称为Studio Sub,内建200瓦的功放。而李先生使用的的Anat Reference系统改用更大的Professional Sub超低音,多了一个箱体。
[p=23, null, left]在厂方的目录中还有一个四方型的超低音,2只低音单元分别装在左右二侧,定价高达6万美金。其实光是标准型的Anat Reference音箱就已经非常吓人了,在20Hz-40kHz的频宽内只有±2dB的误差,整个频率响应曲线看起来像尺一样平直,如果我们听到Anat Reference音箱有任何的扭曲膨胀等情形,问题绝不会出在YG Acoustics身上,而可能是空间作怪或搭配的功放不行。
[p=23, null, left]YG Acoustics Anat Reference音箱使用的单元并不出奇,包括Vifa顶级的双振膜高音,Scan-Speak的中音与低音,YG说它们对这些单元进行优化,使其更为平坦与低失真。不过YG的重点集中在音箱上面,音箱前障板瑞士国防部用来制作武器的6061T651钛铝合金材料,有19mm厚,超强的硬度几乎能抵抗所有单元的震动;侧板则由12mm与8mm二层铝板组成,经过高精度的CNC车床加工制作。
[p=23, null, left](装有中音与高音单的主音箱是可以分开购买的,组合时有原厂配件可调整俯仰角度以配合不同空间需求。)
[p=23, null, center]


[p=23, null, left]从图片中不容易体会YG Acoustics音箱的质感,必须以眼睛仔细打量,加上手掌轻轻触摸,才知道它的金工足以令人感动,要制作如此大面积的CNC车床必须很大,大概又是航空工业的产物。在全刚性的铝材内部,YG Acoustics另外填充了其它软性材料,目的是要完全抑制有害震动,音箱设计成密闭形式也是为了避免反射导管引起谐振。另一个设计上的关键是分音器,高音与分音在1750Hz处以4阶斜率进行分频,比通常的3-5kHz分频点略低而避开了人耳敏感区域。低音的分频点是可调的,李先生这里设定在100Hz,成了名符其实的超低音,对中音的干扰也尽量降低。
[p=23, null, left]YG说它们的分音器可有效减少"MOX抵抗",这是什么技术我不清楚,不过这对音箱的阻抗为4欧姆(最低2.7欧姆),相位误差仅有5°,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分音器使用的接线、M-Cap电容、电感等零件当然经挑细选,在一张厂方公布的大图中将Anat Reference音箱所用的零件全部展示出来,这表示YG不怕人家模仿,而且也无法模仿。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9#

很好的音响品牌普及贴,期待中国 有自己的Hi-end品牌。
ningjy12 发表于 2016/6/24 21:18:29
有啊,全都破产了 没破产的都改做hifi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30#

legacy很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