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乐聚周三之莫扎特K361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 6581|回复: 17
11#

终于回到家。
晚饭,洗漱,陪小孩看会电影,借此热好胆机。



平时在家每晚基本都是这个步骤:小孩晚饭、作业、洗漱,告诉他如果上述项目完成得快,今晚就可以在音响房看电影。完成后若时间尚早,叫他点播今晚想看的电影。然后利用胆机作电影功放播给他看。趁他看时,自己去洗漱,之后陪小孩一起看会,到了约定的小孩休息时间(周一至四21:30前,周末适当晚一点),让他睡觉,然后才是私人时间。
而这时,胆机也已经预热充分,进入状态了,泡茶,听音乐,刚好。

今晚也不例外。
等小孩睡下,泡茶,听音乐。既然刚在星海听完K361,就先听这张捷克布拉格音乐学院室内乐团的K361吧。


























如果说星海广交现场的K361是味道浓郁、音效丰满,那布拉格这张则是清新宜人、清晰内敛的类型。
整个作品都是线条清晰,声部层次分明。而低音声部,尤其节制、内敛,量感很清淡,倍大提琴仿佛远远的放在右后方,基本只起衬托作用。其量感在前几个乐章似有若无,只有在第七声部时才相对清晰的表现出来--导致我第一次听时还以是拿掉了倍大提琴、采用低音管作低音声部呢。

听感上看,布拉格采用的是常规配器,即有单簧管方面有两支单簧+两支巴赛特。而广交直接用了4支单簧管。声部的排列,布拉格左起:两支双簧,四个圆号,两支巴松、两支单簧(巴松似乎有点在单簧后面的感觉)、两支巴赛特,而倍速大提琴大概在巴松与单簧的后方,量感上听,似乎离得比较远一些。广交则不相同,前面已详细描述,不再重复。
节奏上两者差不多,听感上布拉格紧致明快一些,广交厚满一些。不过现场与录音棚本来就区别良多,以上只是无聊所至信口乱说一通,哈哈。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4-16 02:13:20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

原帖由 zmccom 于 2016/4/16 23:41:00 发表
那么可以讲作曲家就是在编写自己得人生经历  而演奏家就是在演绎别人的经历  而听众就是在感受经历      

已经讲对大部分了。Z兄悟性很好,赞之。
作曲家有时写自己的情绪、经历、对身边事情的感触;有时写自己的理想、对未来的向往;有时写他感受到的别人的或外界的东西。但写成怎样,风格如何,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他本身的知识与阅历。同一个命题作文,一百个考生可以写出一百篇不同的文章。演奏家、听众也是同理。
而不同演奏家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对乐曲的处理就各不相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版本,如万花筒一样精彩,哈哈!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4-17 00:23:16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