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系统提高求教(发烧随记) [复制链接]

查看: 85258|回复: 170
31#

结合各位的建议,最后搞了个这样的机架,差一点就挡到电视!
这个机架在美观上和家居,器材还是很配的。
声音听出些可喜的变化,主要是对低频的清晰度和弹性有可闻的提高,这样一来,音乐的活生感又好了些!
近来跟着168的大烧学了不少,又仔细调整了摆位。
看来先到这里吧,安心听下音乐
2016-01-22 23.51.4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1/23 0:06:12 上传)

2016-01-22 23.51.49.jpg

TOP
32#

在众大烧,特别是海顿兄的无私指导和镁声兄的专业引导下,我的系统已经调整出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各频段都拥有高解析力而且平衡的hifi系统。钢琴的像真表现真有点让我惊喜。
现在一时也提不出太不满意的地方了。当然,就交响来说还是缩小版,就人声来说反而少了点味道,就乐器来说可能感到了时间相位精确一致性的差距,不知wfw先生有何可以教我?谢谢!
TOP
33#

老岳母听了我的音响,迷上了。
把我的柏林之声022送给她,又为她在本地代理配了rega功放cd,八达的率波电源,还有我的发烧线才。
这个配置还真好,高频很迷人!清爽,及其通透!rega有老牌的魅力,性价比一流啊!
2016-01-24 17.47.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1/24 17:55:27 上传)

2016-01-24 17.47.23.jpg

2016-01-24 18.00.3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1/24 18:01:24 上传)

2016-01-24 18.00.36.jpg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6-01-24 18:01:24
TOP
34#

哈哈!她是喜欢,以前在我家,买些她爱听的翻版cd,把我一台德国精工的cd光头报废了。
有两点体会,1.换个心态听音乐,觉得美啊!发烧辛苦啊,总是不满足。2..cd买质量好一点的吧
TOP
35#

谢谢!谢谢!我也是在为退休准备爱好
TOP
36#

先一并感谢各位的回复!
TOP
37#

回复 82# jogo 的帖子

1.谢谢您的经验之谈!
2.我现在是平行摆,没有内凹了,但客厅不对称,我仔细听了几片有场面的碟,包括交响,爵士,还有竹竹,我又把左边内凹了一点,毫米级的。这样左右声道清晰度更一致了,当然不排除是幻觉!
3.我昨天悄悄拉出10cm左右,高音离开后墙1米了,这下声场大小并无变化,但乐器定位清晰度又有显著提高(之前的提高上面已经感谢了两位大烧,但这次提高不花钱,且已经在较满意的前提下还有,所以惊喜),我吓了一跳,连我媳妇都能听出,不夸张!
4.听了您对威信的总体评价,我都认同,也让我更有信心玩好它。
5.其实我是奔着sasha去的,但买下索菲亚我现在的感觉是庆幸。因为现场听(40平,标准摆放)宝达1000系列配合索菲亚,低频于我的听感是少了,(当然我也知道低频过肥不对,而是要清晰有弹性),而高频又太紧了。配合啊利莎,我听到的是低频轰轰声,我说是筑波,卖家说是功放要匹配到2000系列,那就玩贵了!但高频松开了,声场也漂亮了。上述对比让我突然感到系统组合一系列关联问题与听音空间(及其由此带来的可能的玩法)应该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我的空间可能就适合到索非亚这个级别了!
6.实践证明,可能我是对的,在家里,就算用e600去推动,低频好很多,而高频的紧没有了。说到高频,在卖家处换了三组线,最后换丝带海姆达,也是让我买索非亚的一个理由,因为高频化开来一些,紧的感觉好一些(就是圣桑3最后乐章的拨声),而家里正好是丝带红日。当然这些不排除是幻觉,哈哈!
7.说到功放,我会升级,但要反复斟酌一段时间,不是土豪,不敢乱决定,等我的认识水平到了再说。谢谢大家对我功放不足的提示!
TOP
38#

回复 87# jogo 的帖子

同意您的看法,我的听音后墙是轻钢石膏板,沙发又围拢音箱,可能对软化威信箱的铿锵有力,是有帮助的。我记得刘大烧在书里说过美国人的木房子,我揣测,威信的设计是不是有适应木房子,大空间的考虑。现在改了高音头,是不是海外扩张战略。美国车是这样的,现在雪弗兰越来越精致了!
TOP
39#

回复 89# 亚河 的帖子

指正不敢。有几点可以分享
1.这是巴拉圭古典吉他作曲演奏家巴里奥斯的作品:以往的颤音,轮指技法的代表作。
2.这个版本的演奏加了花,多了个前奏,原作从775577,115511开始,直接进入轮指。
3.这个演奏用的应该是钢丝弦吉他,非常少见。
4.从钢丝弦吉他的声音,我仔细听了,您的录音有很高的解析力啊!左手擦弦声不在话下,关键右手触弦的轻微杂音也收录的清晰可闻!厉害
TOP
40#

回复 92# 老龚 的帖子

1.老龚兄也是我要感谢的大烧啊!关于摆位的两点建议,我都照做了!
2.也注意看了您的帖子,对既定器材的坚持和通过摆位对声音的挖掘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3.当我拉出这10cm后,立马感到人声的口型缩小了(当时听挪威女歌手的神话那碟sacd),再换交响(报纸板图画展览会)仔细听了几段,各种乐器的形体也缩小了,而音场总体大小却不变,左右前后的定位明晰了不少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