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5/12/7 18: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ossi 于 2015/12/7 18:02:00 发表 我的看法,黑胶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听的,我不会玩黑胶,但我现正在使用价格12万的唱放,将近6万的唱头,3万元的唱臂,2万的唱盘,我一点都不会调整,因为这么贵的唱头,就算我会调,音响店的老板也不敢让我调,他自己上门亲自为我调,调好了就不用动了,他说日后你再买一个几千元的唱头我再教你调,手把手教,我怕你 |
Christine Tham不僅比較了CD、SACD、DVD-Audio三種數位格式﹐他也比較了LP與數位音樂軟體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同樣的﹐他也是藉助電腦的錄製與分析﹐雖然內中揭露的結果大部分都是LP迷或音響迷早已知曉者﹐不過他在測試分析中﹐告訴您「事情為何會這樣?」﹐這才是真正有趣之處。
通常﹐一般人對LP唱片的負面觀感來自以下幾項:一、表面雜音影響訊躁比。二、動態範圍受限。三、頻寬有限。四、因振動而引起的音染太高。五、保養不易﹐容易損壞生霉。六、因調整功力高低而影響聲音表現。這六項負面觀感中﹐第四項無解﹐無論唱頭、唱臂、唱盤做得再好﹐這三者結合之後﹐一定會有因振動而引起的音染﹐優劣之間僅在於程度的不同而已。而第五項有賴使用者的維護﹐只要小心維持空氣溼度﹐加上唱片清潔工具﹐問題應該可以解決大半。至於第六項則是LP最迷人之處﹐也是LP迷可以誇耀之處﹐調整功力越高﹐您就可以聽到越好的音樂表現﹐這不僅可以帶來美妙的聆樂快樂﹐還可以得到成就感。所以﹐第六項對真正的LP迷而言根本不是負數﹐而是正數。
五張LP唱片做比較以下﹐我們要討論的其實就是前面三項﹐這三項都攸關聲音表現的優劣好壞﹐也是LP迷之所以死抱LP唱片不放的關鍵要素。同樣的﹐Christine Tham仍然以他的電腦作為數位錄音與分析﹐另外還加上他的LP系統﹐他使用的LP系統只能算是「平價」系統﹐唱盤是Rega P3﹐唱頭為Dynavector DV-20xL﹐唱頭放大器是Dynavector P-75。至於拿來與CD或DVD-Audio、SACD比較用的LP唱片則選了五張﹐都是二手貨﹐分別為「火戰車」(Vangelis)、「Café Bleu」(The Style Council)、「What’s New」(Linda Ronstadt)、「I Robot」(The Alan Parsons Project)、「Avalon」(Roxy Music)。測試前﹐他先用VPI唱片清洗機將唱片洗乾淨﹐然後透過自己的Denon擴大機類比輸出﹐將LP的音樂訊號以電腦轉製成24/96數位格式﹐用來與相同的數位軟體做比較。
他首先比較的是Noise Floor噪音底層的高低﹐Noise Floor也就是最小聲之處。對LP而言﹐由於有針尖與唱片溝槽接觸的摩擦噪音﹐還有唱片本身的炒豆子雜音﹐因此在這方面不用說﹐LP一定輸給數位軟體。我想所有的人都會這樣想。沒錯﹐如果以一般的訊噪比或動態範圍的定義來看噪音底層﹐LP的確不如數位軟體。可是﹐當他更進一步分析時﹐卻發現事實並不是如此﹐就以「火戰車」為例﹐LP在500Hz以下的頻域噪音的確比數位軟體還大﹐那是因為炒豆子雜音與溝槽摩擦雜音所致。可是﹐從2kHz-10kHz之間﹐LP的噪音底層實測值為-96dB﹐遠低於數位軟體的-88dB(數值越大表示噪音越低)。這代表什麼意義呢?代表當實際聆聽LP時﹐聆聽者所真正感受到的動態範圍還比CD更大﹐這樣的結果恐怕不是CD迷所能夠接受的。
理論值與實際聆聽大不相同一般人總是以為數位軟體的訊躁比高達96dB甚至100dB以上﹐動態範圍也是那麼高﹐而LP所標示的動態範圍總是幾十dB而已﹐二者之間的勝負很清楚。可是﹐數位軟體的那些高訊噪比或高動態範圍僅是「理論值」而已﹐實際測試時﹐數位軟體的噪音底層竟然不如LP低。此外﹐LP的動態範圍也不是那麼不堪﹐事實上它只是在500Hz以下受到先天噪音的影響﹐500Hz以上問題並不大。這也是為什麼有LP迷總是說他們可以聽到比CD更多的微弱細節的原因之一﹐因為LP的噪音底層比數位軟體更低。或許您會懷疑﹐難道LP唱片那些雜音不會遮蓋音樂細節嗎?有些人的耳朵(或大腦)對這些規律性的雜音噪音有自動濾除的功能﹐這也讓LP迷可以聽到更多的音樂細節與「實際上」更大的動態範圍。
相對動態LP勝過數位軟體為了更進一步確認LP的實際聆聽動態範圍﹐Christine Tham一小段一小段逐一比對﹐發現如果論最大聲與噪音底層之間的範圍(一般所謂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數位軟體的確大過LP。但是若論取任一個波形上的二點來做dB的強度比較(他所謂的相對動態Relative Dynamic)﹐則LP勝過數位軟體。或許讀者們不了解這二者之間的差別﹐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聆聽音樂時﹐並不是隨時都在聽音樂最大聲與最小聲之間的動態範圍﹐一般人也不會將音量開大很大來聽﹐所以理論值的動態範圍並不是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隨時聽到的「相對動態」﹐這才是讓音樂活生生的重要來源。在相對動態方面﹐LP的表現勝過數位軟體﹐這也是許多LP迷並不覺得CD動態範圍勝過LP的奧秘所在。
接下來談到頻率響應。一般而言﹐LP的頻率響應受限於唱針針尖的細小程度﹐針尖越細﹐所能再生的頻率越高﹐反之就越低。在極高頻方面﹐一般唱針大概都不超過20kHz(四聲道時代的柴田針尖可達更高頻域)。而在極低方面﹐LP唱盤更受限於唱片本身的彎曲、唱臂與唱針的共振頻率等因素﹐使得LP唱盤系統無法再生低於10Hz以下的頻域。而就數位軟體而言﹐最低可以到0Hz﹐最高可以到96kHz﹐就算是最不濟的CD﹐其高頻端也可以到達22kHz。因此﹐在頻率響應方面﹐LP是不是注定要吃癟呢?
LP頻寬不輸給數位軟體其實不然。在頻譜分析下﹐LP的頻率響應經常都在25kHz以上﹐有些竟然可以高達48kHz。那些超高頻域內的訊號都是音樂訊號嗎?不盡然﹐可以料想到的是很多都是諧波失真﹐這些超高頻域的諧波失真可能也是LP唱盤系統「特殊音色」的來源。不過﹐盡管有許多諧波失真﹐但也不能排除內中仍然有音樂訊號(樂器的泛音)在內﹐這或許也是LP聽起來樂器質感特別好(尤其是小提琴)的原因之一。與CD相較﹐CD的頻率響應在22kHz處就已經完全濾除﹐在22kHz以上的頻譜中並沒有任何訊號。換句話說﹐若要論高端頻寬﹐LP超過CD太多。至於DVD-Audio與SACD﹐由於其頻寬比CD更寬﹐因此在這方面比較接近LP。至於低端頻寬﹐LP受限於刻片以及共振問題﹐在實際聆聽時談論20Hz以下頻寬是毫無意義的。
LP迷一吐胸中怨氣看到這裡﹐我想許多LP迷應該可以一吐胸中怨氣:原來在實際聆聽時﹐LP唱片所發出的噪音與雜音並不會對音樂的好聽與否造成太大的影響﹔原來實際聆聽時﹐LP唱片可以聽到比數位軟體更大的相對動態範圍﹐難怪LP聽起來就是充滿活生感﹔原來實際聆聽時﹐LP的頻寬竟然可以超過數位軟體﹐難怪樂器或人聲的質感那麼真實。
在一吐胸中怨氣的同時﹐LP迷也要體認一項事實﹐那就是LP的失真源多過數位軟體﹐每一部唱盤﹐每一支唱臂﹐每一個唱頭﹐每一次的調整﹐甚至每一張LP唱片的彎曲程度都會導致不同的失真。將這些失真以不同的組合呈現﹐可能就是每套LP唱盤系統獨特的聲音個性來源。在LP領域之中﹐追求高精確性與低失真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反而﹐如何「創造」出好聽的聲音才是LP迷真正比功夫的擂台。
转一篇文章,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最后一段已经将我的意思说清楚了,实际遇到的一些黑胶玩家,认知和技艺也是在不断的调整、进化当中,自以已经好声为不用调整的,经过高手调整,哪怕是细微的点拨之后,还是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玩好黑胶,没有听说不需要动脑动手的。当然两种人可以另当别论,一种是土豪,可以定期请人上门调整,还有一种实在是一点点动手能力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