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澈,高度风,气浮正切,确实魅力非凡! [复制链接]

查看: 86872|回复: 227
91#

玩发烧,可不能功放箱子音源几套,线数捆,而唱片听来听取就那几张几段。音乐才是目的。古典碟我有相当部分是淘的几十年前的老黑胶碟,发烧碟我基本上买的都是全新复刻版,发烧碟就是听听音效的,干净清晰,信息完整很重要。炒作得太贵的不要,霹雳扒拉的不要。要的就是HIGH到爆。
IMG_20151206_173048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048_HDR.jpg

IMG_20151206_173105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105_HDR.jpg

IMG_20151206_173131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131_HDR.jpg

IMG_20151206_173217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217_HDR.jpg

IMG_20151206_173231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231_HDR.jpg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5-12-06 18:03:22
TOP
92#

向玩黑胶和想玩黑胶的烧友推荐刘汉盛先生的这本《黑胶专书》。刘汉盛先生是我最信服的华人音响评论员,阅历广,水平高,文笔好,一手实地采访多。香港的音响杂志我基本上是当商品信息资料看看的。内地的音响杂志已多年不看,基本上谈不上公信力,当广告看我都嫌弃它文笔差,内容空,故弄玄虚。只有刘汉盛和《音响论坛》还是有在坚持中华道统的文化精神与开放态度,值得一再细看,学习。刘先生等写的《新版唱片圣经》,《音响调声学》,《黑胶专书》,《喇叭专书》等著作我都收藏了,和杂志多年看下来,基本上是最靠谱,最详实,文笔最好的中文音响评论,介绍了。这本《黑胶专书》从黑胶唱片和器材的历史,原理,制作,安装,调试,代表性唱片和器材全部都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到了,非常实用。玩家大可收藏之,有些内容一时用不到,将来也会有机会用到的。
IMG_20151206_185204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9:08:21 上传)

IMG_20151206_185204_HDR.jpg

TOP
93#

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歌剧中的奇异舞曲”真的非常精彩,好听极了。黑胶版又全面胜出CD版。
TOP
94#

说起买唱片的事,我最初是在每年去广州出差的时候,在金海印李源和老谭的实体店里选购,隔壁南方也买过一些。每次去基本买一拉杆箱。后来电商慢慢兴起,就改成在网上拍了,后来又多了蓝铁矿,焦建青,余音缭樑等人。最近CD是不买了,改买黑胶了,淘宝上搜搜比比,广州那边又多出了好多做唱片的网商啊,CD和黑胶都做。什么天艺,四大,高盈,枫乐,星汇,聚乐馆等等好多。都说没啥赚,大家还是进来做,看来唱片还是有得做啊。反正作为消费者,我欢迎竞争,哪家便宜又有现货就在哪家买。试着各家买下来都还不错,都比较诚信快捷,包装得也都很好。互联网加时代节奏变化很快,原先几家老牌的可要更努力做好服务保持好市场份额了。
TOP
95#

看《音响论坛》上编辑发表的有关国际音乐制品组织的统计,近两年CD等的销售份额是在下降的,但奇怪的是,数码流(台湾叫串流)音乐制品的销售在国际上也是下降的(这个和国内关系可能不大,国内数播音乐制品真的花钱一首一首的去自己买的估计很少)。反而是黑胶的销售在全球范围内是上升的。再看国际上一些重要的展会,比如慕尼黑音展的现场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用黑胶作为音源开声的非常多。黑胶在台湾也在全面复兴,所以《音响论坛》今年连做了三期黑胶专题。黑胶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仪式感,它最本质的,还是声音好啊。所以又那么多人愿意不怕麻烦,冒着那小小针尖的风险去玩赏它,聆听它。黑胶与其他音乐载体的最大区别,我觉得就是久听不疲,特别鲜活,非常接近真实的声音。黑胶,是聆听时最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音乐载体。
TOP
96#

johnleeh兄,你好,我也是玩黑胶的,对你介绍的地盒,很感兴趣。有几个问题请教:
1.只买一个地盒(或第一个地盒)是否最佳接在(唱放的)接地?
2.看了你买第1第.2.3.4个地盒接在不同地方,突发奇想,将(唱放接地,音箱负极,插板等等,用银线统统接到一个地盒,是否有效?是否省钱?。
TOP
97#

原帖由 guanh11 于 2015/12/7 11:36:00 发表
johnleeh兄,你好,我也是玩黑胶的,对你介绍的地盒,很感兴趣。有几个问题请教:
1.只买一个地盒(或第一个地盒)是否最佳接在(唱放的)接地?
2.看了你买第1第.2.3.4个地盒接在不同地方,突发奇想,将(唱放接地,音箱负极,插板等等,用银线统统接到一个地盒,是否有效?是否省钱?。




你好。1,就我个人系统试下来而言,如果只用一个地盒的话,我会接在唱放接地端。毕竟唱放是微小信号几千倍放大,对抗干扰非常敏感。比较下来,也是接这里效果最明显。


2,地盒制作者认为一个器材可以多接几个地盒,但切不可一个地盒接多个器材,特别是地盒接了电源的情况下。他是为了多卖地盒,还是确有道理。我没试过。用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实际试过再论。
TOP
98#

压电石加石墨粉型地盒,有动手能力的人也可以尝试自己做了玩,原理和材料也并不复杂,基本材料我在帖子中也贴出了DIY者的介绍供参考。地盒从原理到实际效果上还是挺有作用的。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玩玩。
TOP
99#

谢谢回复。
可不可以拍几张地盒的内部照片,如果简单,就尝试DIY做一个,谢谢啦。
最后编辑guanh11 最后编辑于 2015-12-07 13:35:14
TOP
100#

原帖由 guanh11 于 2015/12/7 13:04:00 发表
谢谢回复。
可不可以拍几张地盒的内部照片,如果简单,就尝试DIY做一个,谢谢啦。


地盒是密封起来的,网上可以找到相关产品的内部图,自己找一下看看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