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NHJJHCH
夜玫瑰falling
jpg(2014/10/8 19:34:00 上传)
爵士鼠
原帖由 eric 于 2014-10-8 22:06:00 发表第9页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不开,大家不要点击第9页。
晓宁
冰国
MTU
原帖由 fallingforyou 于 2014-10-7 17:27:00 发表 原帖由 方江 于 2014-10-7 16:39:00 发表我也发烧了20多年,升级了几回器材,但因经济的限制,至今没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 生日19720110积分427帖子427注册时间 2004-09-102014-10-07 17:27|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46 #引用:原帖由 方江 于 2014-10-7 16:39:00 发表我也发烧了20多年,升级了几回器材,但因经济的限制,至今没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这几年入门朋友因受困于器材表现问到我时,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音乐内涵为主,音响器材为辅”。方兄提到的“理想的境界”,我暂且理解为两方面:一、硬件与环境的理想。换句话说就是您所说的以经济为基础,投入大量金钱将整个专业听音室、影院搬回家了。二、精神层面的理想。它可以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也可以不怎么需要丰厚的物质。第二方面若再说理论就有点玄了,举两个我所涉足领域的例子吧:1楼时提到,有几年我曾进行摩托长途自驾。从普通排量的国产125cc,开到进口的400cc.同样是穿州过省,一台摩托车,日行数百公里。但是我可告诉大家,开不同的车,驾驶的感觉肯定是有区别的,125的车远不如400CC那样稳定、迅猛、舒适。但我得到的快乐却是一样的。我同样享受远行路上的过程。路上的风景,远方有我的朋友,一顿充满人情味的晚餐。我的不少朋友,开着比我普通得多的摩托车,去新疆、去西藏,写下的一路见闻,感染历久弥新。HIFI圈子也有这样的事例。身边用着比我差得多的音响,甚至一些用着我送的器材的朋友,与我讨论音乐内涵的理解时,深度令人概叹。上个世纪,一台单声道收音机、一台黑白电视,静静流淌出来的音乐,感动了一代人、产生了无数大师。我讲的这些,不知方兄及大家是否明白其中意思。我想说的是,器材的表现,不会影响您对内涵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你对境界的理解与培养。当然要看你追求的是哪一种境界。如果追求的是心境上的闲适安逸,那么你随时可以--通过学习、积累及舍得适当的妥协,在以电路及音乐知识为基础的耐心调校下,低价位器材也可以给你平衡的声音。但若你追求的是物质极致宽裕后的挥金如雨、影院在家,那别无他法,只有多买彩票,想法子赚钱去了,哈哈。[c
原帖由 方江 于 2014-10-7 16:39:00 发表我也发烧了20多年,升级了几回器材,但因经济的限制,至今没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
ayuan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