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自己的礼物—做一对3分频大型书架箱 [复制链接]

查看: 1614135|回复: 862
51#

[quote] 原帖由 [b]wazki[/b] 于 2014-9-10 9:41:00 发表
顶一下LZ: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喇叭很多,关键还是看人怎么使用。 [/quote]

是的,喇叭单元很多素质都不错的,如何设计是更关键的决定因素!
不是将一堆高级单元凑在一起就能出好声音的,就跟做放大器不是将一堆好元件买齐了焊在一起就行,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2#

3分频的大书架的新方案,喇叭搭配将在这里产生,7英寸的黑耳朵中音也有了。
低音是11英寸的S280-6-282,中音和高音都有两种选择。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3#

[quote] 原帖由 [b]白了头一夜间[/b] 于 2014-9-13 14:55:00 发表
有种感觉,恐怕没有第一种方案温暖、耐听,至少音色会薄一些。
不知道潘总有没有实际打样试听过这个组合呢? [/quote]
为啥看到陶瓷喇叭就想到冷、硬、薄?!
我的大落地箱就是全硬膜单元,半点冷硬薄都不沾边。

设计失误的音箱,用什么喇叭都冷硬薄,用丝膜纸盆的也一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陶瓷喇叭性能极佳,失真极低,细节极多,质感极好,至于是要做出冷硬薄还是温暖的声音,那就看设计者的思路和水平了。
最后编辑潘志强 最后编辑于 2014-09-13 16:02:22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4#

[quote] 原帖由 [b]CYG[/b] 于 2014-9-13 16:52:00 发表
我喜欢听温暖而厚润的声音,期待到哪里能试听到潘主编新产品。 [/quote]

过段时间我争取拿一对小书架的样品箱给外地网友试听,申请即可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5#

[quote] 原帖由 [b]吴川李董[/b] 于 2014-9-13 17:04:00 发表
好单元易找,好箱子难做,潘总加油,我期待您的大作。 [/quote]

多谢鼓励!
喇叭单元就像放大器上的元件一样,素质优秀的很多,花钱就能买到,但是如何设计出成功的产品才是最难的。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6#

[quote] 原帖由 [b]爱生活爱音响[/b] 于 2014-9-13 21:07:00 发表
请问,潘主编的箱子量产、有卖吗? [/quote]

2分频的小书架箱有量产,很快要开卖了,谢谢关注
[attachimg]480453[/attachimg]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7#

[quote] 原帖由 [b]leslietw[/b] 于 2014-9-14 21:09:00 发表
可以先設計LOGO呀,铭牌。

螺絲訂製,也刻上LOGO。

單元外圓也刻上LOGO。.

做產品就要像個樣,細節很重要,包括外包裝的紙箱,怎麼設計,裡面的絨布包裝袋袋甚麼顏色,甚麼材料等。 [/quote]

都已经设计好了,很快就要开贴另外说。
螺丝上刻logo这个事情不现实,我的品牌名字很长,要刻在螺丝上,那得多费劲,花这些没用的成本干嘛。世界上也极少有厂家去做这些。
单元我都用钢琴毡盖起来了,刻上logo干嘛?!
包装是木箱,比纸箱高端,包装音箱的是绒布袋子,一切都是按照高档音箱的标准去做的。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8#

[quote] 原帖由 [b]leslietw[/b] 于 2014-9-14 17:39:00 发表
說實話,這對喇叭的賣點就是scanspeak 9500,進口喇叭20K中除了金馳,沒一個用9500的。不如把經典的9500 + 8545做做好,設計好,這樣價格還能再低一些,外觀還是方方正正的話,售價在8000以內的話,和進口的品牌就有得拼了。

如果還能再低一個等級,就用VIFA D25 + H702 模仿proac 1sc,售價5000內,也會有人買單。

這樣5000,8000,13 [/quote]

感谢您的意见,不过有几点我想说说:
1.我的这个Opus 1,最大的卖点就是分频器设计,具体来说是声音表现,而不是Scanspeak 9500。要是拿9500当卖点那我就没必要做这个音箱了,9500已经有若干中外的音箱使用过了,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但是它的表现很好,所以我依然选用。
2.金驰就是Wilson Benesch吧,他家采用的应该是9500下面一级的9300,我拆过几款金驰的音箱都如此,所以我觉得他家没有使用过9500。9300和9500从外面看不出什么区别。
3.9500+8545在十多年前流行过,这个组合很经典,但是也有一些我不喜欢的问题,比如低频的速度,还有一个是很难推。另外就是太多使用这个组合的产品和DIY作品了,我实在是不想去试了,也没有兴趣。Opus 1的外观我觉得比方方正正的好看,而且很多细节都是为了出好声音而做的设计,我不会改这个外观了;
4.模仿ProAc做5000元的产品?!老兄,换做您,辞掉杂志主编的工作出来做品牌,会不会以这个为目标呢?换位思考一下吧。
5.Opus 1瞄准的目标是喜欢音乐,对音箱要求高,而且希望易于搭配易于驱动的朋友,而且希望性价比高,我的目标是给他们做音箱。
6.Opus 1是我的第一对产品,也可能是最便宜的一款,做5000元8000元的产品不是我的特长........Opus1大约9月20号开始发售
最后编辑潘志强 最后编辑于 2014-09-15 01:22:59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59#

[quote] 原帖由 [b]白了头一夜间[/b] 于 2014-9-15 0:53:00 发表
看了潘总以上的这段话,非常欣慰,之前还有一些担心和建议,看来完全是多余的,看得出来,这次潘总是厚积薄发,有备而来的。
从我个人而言,虽然也曾经涉猎过音箱的制作,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最重要的“见多识广”我们根本不具备,充其量靠一点点小聪明来理解一些问题,而潘总不光是从事音响杂志十几年,更重要的是一直醉心于高级音箱的制作,相信对于单元特性、分频器设计、声音取向等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已经是成竹在胸,所以 [/quote]

多谢。
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可以按照自己的梦想去择业。十几年前,我厌倦了银行的工作,异想天开地去了音响媒体,并且坚持干了十几年。这些年里我见识了很多,也感叹了很多,最终,我又一次主动辞职,去做另外一个不同的工作:做音箱品牌。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有了很多积累和准备;不同的是,当时我才20多,而现在已经站在了40岁的门槛边上了。
40不惑,我应该做一个有准备的转变。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60#

[quote] 原帖由 [b]zmi[/b] 于 2014-9-15 7:20:00 发表
从潘主编的介绍来看,产品设计构思非常的到位,期待好声音的到来。
但是看了经常性的试听环境,以及器材,对声音的真实表现就很难判断了。
做好音箱,太难了,仿制都不容易,原创就更难了,需要太多时间的磨炼,听和改的过程才是音箱成熟的重要过程,测量和堆料只是基础。 [/quote]

试听环境不是在我家里,是在宋庄的一个大工作室里。搭配的器材当然也不是5000元的CD机和8000元的欧博胆机,现在放在我家里试听主要是为了方便,宋庄很远,很不方便。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明白,做了十几年杂志,这个问题要是都不清楚简直不可思议了。
目前这样的搭配主要是为了给试听Opus 1的朋友一个参考,算是底线吧—我用这么便宜的器材搭配都能出这样的好声音!
做音箱很难,这个我很清楚,但是我就是要迎难而上。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