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感于现在hifi市场凋零 [复制链接]

61#

[quote] 原帖由 morlock 于 2014-7-24 16:26:00 发表
非也,年轻人现在都爱玩耳机,完全不受空间的限制。

一般说HiFi特指空间--功放--音箱系统。耳机只能作为随身听便携系统,还有汽车音响等都不算发烧音响吧。因为它们都达不到发烧的标准。
TOP
62#

听耳机不是正确的听音乐方式,整个音场都是怪怪的,自己象站在乐队中间变成指挥了,而且听觉会不知不觉间受损,危险性在于听觉受损是不觉的,自己完全是不知自己已经受损。
TOP
63#

耳机少听
TOP
64#

天朝不缺有钱人 缺的是HIFI文化 很多人都不知道 现在玩的烧友基本上四十以上的
TOP
65#

音视频器材中,看看电视机的发展,当年日本花巨资搞新一代的模拟电视机,结果在数字电视机面前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数年前几万元一台的电视机,已经完全比不上现在几千元一台的电视机。如果还有人到处去花重金找十年前的电视机来看电视,估计没人会认为他脑子是正常的。或许,当HIFI实现了全数字化、大规模集成化、易用化、节能化的完全转变,当比帝瓦雷等更数字化、更优异、更小巧的HIFI器材只需3千左右就能买到,当古董音响器材只在收藏家、展览馆等地方才能见到,当只需7、8千就能搭出一套非常震撼的9.4等全数字化多声道音响系统时,HIFI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
TOP
66#

[quote] 原帖由 fashaozx 于 2014-7-25 15:55:00 发表
音视频器材中,看看电视机的发展,当年日本花巨资搞新一代的模拟电视机,结果在数字电视机面前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数年前几万元一台的电视机,已经完全比不上现在几千元一台的电视机。如果还有人到处去花重金找十年前的电视机来看电视……


说到电视机了。现在数字电视确有长足进步,但就显示器而言,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LED就更不用提了,这些显示器都不如十几年前的显像管(CRT)的画质,这就是无奈。只是人们对电视机不是太挑剔而已。大屏幕中公认的是等离子好,但等离子也在竞争中节节败退。现在的市场似乎有这样一种趋势,高品质的东西逐渐要让位给品质稍差的,胜出者凭的不是品质,而是价格低廉。
发烧市场则遵循另一种规则,是极端讲品质的市场,品质不行,再便宜也没人要。只要品质好,价格再高也有人埋单。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4-07-25 17:54:25
TOP
67#

原帖由 SPETR 于 2014-7-25 17: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fashaozx 于 2014-7-25 15:55:00 发表
音视频器材中,看看电视机的发展,当年日本花巨资搞新一代的模拟电视机,结果在数字电视机面前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数年前几万元一台的电视机,已经完全比不上现在几千元一台的电视机。如果还有人到处去花重金找十年前的电视机来看电视……

[siz


由模拟走向数字,技术如此,生活如此,世界也如此。。。
最后编辑sxxuejun 最后编辑于 2014-07-25 18:07:25
TOP
68#

[quote]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14-7-25 18:05:00 发表
由模拟走向数字,技术如此,生活如此,世界也如此。。。

在说电视显示屏。液晶屏是最差的。
数字技术看来是大趋势了,但数字技术并不意味着必然都是低成本,也不是说数字技术可以取代其他技术门类。发烧其实不预测未来什么会成为主流,什么会落后。发烧只关注当下什么是最成熟的技术,特别是什么是好的产品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4-07-25 18:25:49
TOP
69#

数字化对于音响行业最大的贡献在于:存储、传播、使用方面的便捷、简易化,以及促进产品制造的流水线规模化。
但关系音响最本质的核心:声音还原重播品质的实现!数字化并未有根本的提升,要达到同样声音品质,数字化系统的花费成本并不比传统产品节约多少。
这也正当下状况:数字化狂风劲吹,但现实是数字化并未攻陷模拟!而是数、模并存格局的原因。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4-07-25 19:18:07
TOP
70#

市场凋零的原因就是人,人的思维。。。!
TOP
71#

现状并非凋零,相对于前段时间像暴发户式的增长,只是发展速度放慢了些,但仍然属于稳增长的正常状态。

试问全世界能有几个像易发商场、海印电器城之类的HIFI大卖场?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爱乐人,用半导体收音机多年之后终于有了真正的音响而出现的一拥而上的情形后,就要等现在的年轻人到了四五十岁生活工作基本稳定之后就会陆续有人接班,接着将周而复此循环下去。
TOP
72#

年轻人都听耳机耳塞去了,玩音响的只剩下老人罗。
TOP
73#

        还有就是贵价系统听一段时间也会审美疲劳,没有感觉,贵价的部件比如线材(没天理的商家和厂家)白折腾了;其实价格适中,搭配合理,简洁,可玩性强的系统就可。玩三玩四,多了也没意思,今天一根上万的线听听好像自己耳朵很牛什么的,多听听也就那样,有这钱玩的东西多的是。
   HIFI注定是瞎子摸像,人有时候容易自以为是的,反正也没有多少人玩,千万不要当自己是教主,自己玩爽就可。
TOP
74#

数字化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暂时只限于录音方面和音源。功放和喇叭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行。
TOP
75#

原帖由 缘份 于 2014-7-25 20:47:00 发表
现状并非凋零,相对于前段时间像暴发户式的增长,只是发展速度放慢了些,但仍然属于稳增长的正常状态。

试问全世界能有几个像易发商场、海印电器城之类的HIFI大卖场?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爱乐人,用半导体收音机多年之后终于有了真正的音响而出现的一拥而上的情形后,就要等现在的年轻人到了四五十岁生活工作基本稳定之后就会陆续有人接班,接着将周而复此循环下去。

国外无如此大规模的HIFI大卖场,但国外的商家代理的品牌多,伦敦的Musical Images代理100多个品牌,旧金山的Audio Vision代理80多个品牌。
TOP
76#

其实现在有时间听音乐玩hi-fi,又有一定收入消费得起,自己在大城市里有房子的人群其实不多。有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很多人有钱也未必有时间。
最后编辑ningjy12 最后编辑于 2014-07-26 08:10:04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77#

.............
000000
TOP
78#

77楼说得对,很多都是欣赏能力太差了,我朋友还笑我玩高大上,暴发户思想,土气
HIFI市场凋零最致命的原因是现在娱乐方式实在太多样了,能坐在家里听音乐看看书就是国宝了,所以快绝种了都,一些商家也加紧捞钱随时转行
最后编辑ooxx 最后编辑于 2014-07-27 10:36:46
TOP
79#

HIFI还属于“扰民”范畴。如果没有处理妥当的专用听音室,欣赏音乐(耳机系统除外)对学业负担繁重的孩子、对不爱音乐的其他人、对想清静休息的家人等都是莫大的侵扰。看电视还可以关闭声音只看画面和字幕,可以一天到晚观看。所以HIFI在目前的环境下,注定是小众的。
TOP
80#

小众中的小众,外人视发烧友为神经病
梦想渐渐照进现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