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相位传真
原帖由 风中独酌 于 2014-5-20 20:56:00 发表好漂亮的箱子!是相位兄的作品吧?
黑海一舟
延陵世泽 渤海家声
原帖由 黑海一舟 于 2014-5-20 21:18:00 发表高保真音箱应是还原软件录音时乐器本身的振动,而不是在软件录音之外再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再加上硬件的振动。就算盐是百味之王,也不能在烧稀饭时也加入它,烧甜汤是也加入它。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4-5-20 21:35:00 发表现代的hifi大部分正是按你这个理论,但是能保真到几成就不知道了为什么喇叭纸盆失真比一些高科技盆大,但是音色最自然,看似不相关的事实可以证明,振动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5-20 21:23:00 发表个人认为乐器的振动和音箱的震动是完全两回事,“振”和“震”还是不同原理的。当拉琴的人本身的琴体的震动比较大,然后你再加上弓弦的振动,我估计出来的就不是干净的琴音了,我认为做音箱不能这门简单的去理解这种看似简单的原理。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4-5-20 21:40:00 发表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5-20 21:23:00 发表个人认为乐器的振动和音箱的震动是完全两回事,“振”和“震”还是不同原理的。当拉琴的人本身的琴体的震动比较大,然后你再加上弓弦的振动,我估计出来的就不是干净的琴音了,我认为做音箱不能这门简单的去理解这种看似简单的原理。 如果要完全还原录音,那么放音时候房间混响都要避免,要用消
原帖由 黑海一舟 于 2014-5-20 21:40: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4-5-20 21:35:00 发表现代的hifi大部分正是按你这个理论,但是能保真到几成就不知道了为什么喇叭纸盆失真比一些高科技盆大,但是音色最自然,看似不相关的事实可以证明,振...... 正是不那么简单,所以不能再箱体上一律加上乐器以外的振动啊是不是这么理解你的意思:箱体振动其实正是还原乐器振动;由于乐器存在振动,决定了箱体不可以无动无衷?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4-5-20 22:01:00 发表琴的原理是利用丝弦的振动引发木头腔体的共振,桐木音箱是利用喇叭振动引发桐木板共振,类似的原理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4-5-20 22:53:00 发表理论上一讨论就没完了,理论不讨论了,基本原理就是我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