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66403|回复: 1950
21#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1 8:44:00 发表
你问的问题我猜想你也不懂!!??
难怪帖主说看懂的人不多呀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1 18:33:00 发表
负距•••••••••从帖上估计(用估计是怕他两藏包服)牛仔、中山张理解不一定相同啊

戏君在未懂或未清楚事儿前,最好就别乱跟别人贴啥标签了。讨论技术上的东西鞋油不管用,识识为识识,不识为不识,不懂的想装懂亦难。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2#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21 13:12:00 发表
我建议大家不要继续争吵了...希望阿杰继续技术的介绍, 不过,希望介绍得通俗易懂些...

当大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事时,你又非要弄个精确平面几何什么的;当大家以平面几何说事时,你又说希望介绍得通俗易懂些什么的。你的要求既这么多,又飘飘拂拂,这样大家很难迁就你俩的啵。是时候应换一下化妆品啦.....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3#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21 13:15:00 发表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4-21 12:58:00 发表
看看有何不同


这么多条线,看到眼都花, 不如牛仔 讲清楚点啦...

我前些天图中的 R1、R2 两条线你也不知是啥,现在牛仔画出这么多条线,你不眼晕才怪呢。呵呵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4#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21 20:10: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4-4-21 20:06:00 发表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21 13:12:00 发表
我建议大家不要继续争吵了...希望阿杰继续技术的介绍, 不过,希望介绍得通俗易懂些...

当大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事时,你又非要弄个精确平面几何什么的;当大家以平面几何说事

你那张几何图 的"切线"搞到大家误解...点知你讲的是刻刀轨迹啊..


哎~,所以呀,早就戏你俩不懂就别装啥的,更不要自个还未懂就胡乱跟别人贴啥标签。

我那个图的 R1、R2 两条红线怎样搞到大家误解啊?貌似只有你不明白,jwang 当时貌似也能看明白的。你也懂得拿正切臂来说事,怎么就不能理解当无数个相同半径的切点与盘心连一直线时就是切线这个呢?为使你容易理解这一事儿,我就得拿刻刀的移动轨迹来跟你俩说事了,目的就是使你俩的思维可清晰。日常,只要有使用卡尺调整黑胶系统的人,一看便明白 R1、R2 两条线是代表什么了,这还需多解释什么么?若基础知识这么差劲真是好难讨论沟通噢。

其次,我图中只标出 R1、R2 两个切点与盘心的连线示意图,你也看不明,牛仔多画几条(下图绿线)你就眼晕了,为毛 Jwang (下图红线)画了这么多条,你又不作出质疑呢?难道,连 R1、R2 两条线都未明白是啥,就可以看明白 Jwang 画的这么多条?还是使用了啥 " 标准" 的阅读方式,或是有别的目的呢,请问?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4-21 21:03:4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5#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1 20:01:00 发表
别来这个,你不如直接说出来,你清楚什么不清楚什么???
我看出的问题早就说出来了,你或直接讲出自己的观点吧???

你所说的所谓之看出的问题,三年前在本站大家早已讨论完啦,还新鲜?还需要为你一人从说一偏?自己翻帖去找吧。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6#

直接说,你可明白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4-24 22:16:2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7#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1 22:04:00 发表
看不出这图和天藏的图有共通的地方

第三次跟你讲,你都未知我们之前在讨论什么就别胡乱借用东西来说事,哎,真心建议你别胡乱臆想啥了。早点洗洗睡吧。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4-21 22:17:5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8#

回复 487# Real 的帖子

好,请问 482# 这个图,你知道我们之前是在讨论什么时而画出来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9#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1 22:31: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4-4-21 22:22:00 发表
好,请问 482# 这个图,你知道我们之前是在讨论什么时而画出来的?


我认为论坛议论,所有论据只能限制本论坛(最好只局限于本贴)
个人比武最好约好外边只抽!!!
调个侧滑力何必这神秘,浪费这么多的论坛资源!!!浪费这么多的网友的时间!!!浪费这么多的网友期待!!!

是谁在本帖内,不断刷屏浪费这么多资源,总发一些不知所云的话语,而又没半点见地的呢?要否帮你盘点一下?要不,由你来跟大家开讲侧滑力的一切成因,只限三帖内说得清清楚楚,怎么样?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0#

回复 507# Dr kuang 的帖子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4-4-22 1:28:00 发表
忽然很好奇哪支唱臂有5CM超距?没有5CM超距有为什么斗胆只有抗内侧滑力装置,没有抗外侧滑力装置?
越想越生气,看来全世界转轴唱臂设计师都应该回初中找体育老师补补物理课。既然有这么精确的静态曲线,转轴唱臂的针尖走这条线不就完事了?抗侧滑力装置莫非是个为了卖高价的装饰品?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4-4-22 2:47:00 发表
5cm负距?把9寸臂装到12寸臂座?我忽然又想起体育老师了。
静态曲线很大难度?您不是半天不到就画出来了?哦,还加了好多切线呢。赶紧申请专利吧?不赶快的话,搞不好哪个唱臂设计师找体育老师补课后就抢先申请专利,这可亏大了。

报告军长:这支可能就是坊间一直传说(只是传说)的伟歌牌支点臂(坊间简称:“伟哥臂”)。听坊间传云大湿说(只是听说),其有效长度及补偿角和抗侧滑功能可按不同的自然环境及氛围条件自动作出不合理的变化,很可惜不知啥缘故一直无法面世,故此至今只成传说。:)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4-22 16:34:2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