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6501|回复: 1950
11#

回复 442# redsox 的帖子

忽然很好奇哪支唱臂有5CM超距?没有5CM超距有为什么斗胆只有抗内侧滑力装置,没有抗外侧滑力装置?
越想越生气,看来全世界转轴唱臂设计师都应该回初中找体育老师补补物理课。既然有这么精确的静态曲线,转轴唱臂的针尖走这条线不就完事了?抗侧滑力装置莫非是个为了卖高价的装饰品?
TOP
12#

回复 505# redsox 的帖子

5cm负距?把9寸臂装到12寸臂座?我忽然又想起体育老师了。
静态曲线很大难度?您不是半天不到就画出来了?哦,还加了好多切线呢。赶紧申请专利吧?不赶快的话,搞不好哪个唱臂设计师找体育老师补课后就抢先申请专利,这可亏大了。
TOP
13#

看来论坛应该增加个“只看楼主”的选项,这样可以少浪费很多时间。
用过好几款唱头尺调整不同的唱臂唱头,发现对于分析力高的唱头,杰哥设计的唱头尺效果是肯定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只有一张简易尺,没有配备高精度规尺的唱臂,作用更加明显,杰哥设计的这个规尺会比原厂简易尺更加精确。
对于转轴臂的循迹误差,大家不要执着于“最佳循迹点”,实际使用中,“最差循迹”的范围和程度对重播效果影响才是最大的,而这才是长臂比短臂优胜的地方。
对于一些唱头分析力本来就不高,又使用低灵敏度唱臂,音染大的唱盘的系统,精密调整的效果可能相当有限。
TOP
14#

楼上还是抓紧研发“静态曲线唱臂”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