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消息:与于建兵老师交流后得到的关于艺术家几款产品的最新动... [复制链接]

查看: 25767|回复: 65
11#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7 14:57:00 发表
解码器应该在2012音展就有工程机出来了,当初问大胡子几时上市,回答是2013上半年,结果看来要2014上半年才出来。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
价格我没有询问.
TOP
12#

原帖由 ch4chen 于 2014-1-28 10:39:00 发表
相当期待国产大甲功放啊。特别是1万~16000级别的。一直在观望,一直没有心动的下手。

个人认为国产大甲功放是非常难于做好的。,其他不说,就变压器的的选择和元器件的配对精度就已经把档次放到那里了。就我听过的国产大甲而言,饱满的,厚声的有,蛮力超群的有,但既能保持适当厚度与优秀密度又不失通透细致的机器基本没有。国产机相对而言我更看好小甲和甲乙类。
TOP
13#

原帖由 Gynt 于 2014-1-28 11:11:00 发表
同意残剑兄的看法。
对于国产器材我一向采取百分审慎的态度,因为买过几件终成鸡肋。面对大部分的国产器材就如面对那些外表光鲜且侃侃而谈的人,仔细听去发现无非学舌而已,无逻辑、缺内涵。那些所谓超越多少价格的话更加不靠谱。当然,国外产品也有忽悠人的。

  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机器近两年的进步是明显的,但也有一部分国机仍然原地踏步。就于老师的产品而言,260虽然我上次只是草草听了一下未煲开的新机,但已经能感觉到其素质不俗,艺术家多年的技术积淀没有白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试听搭配。
TOP
14#

原帖由 密集波 于 2014-1-28 11:27:00 发表
残剑兄台,您所组织的世纪格雷团购很成功,价格也非常厚道。
非常希望您再次组团,向老于提出定制280后级6-10台。如成,我报名订购一台。
哈哈,谢兄的抬举,没有实际听过的器材我是不会组织团购的,我组织团的东西必须要对的起自己的耳朵和良知.
TOP
15#

原帖由 ssk1981 于 2014-1-28 13:20:00 发表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合情合理。
实则真相就是很多烧友,囊中羞涩,然后,考虑二手洋牌子,入手之后,再出手也不亏多少的内因罢了。
真正只按声音来论价的烧友现实里面不多,很多东西叫好,但是,是不是真的会掏腰包买呢,不一定的。
现实情况很多时候也约束了单以声音来论价的范畴,除非是在广州,有大量的朋友跟渠道都可以百分之百的试听准确,而如今广州市场的萧条冷淡,广州烧友很多时候都无法都能听到想要听的机机

    老兄说的很有道理。现在hifi的整体大环境较之以往是越来越萧条。于老师也说,现在不同与十年前,那时候东西确实很好卖。而且由于市场的不景气,除广州,上海等地外的很多地区音响经销商都不随便敢进货,高端的怕压货不好卖,国产的又怕烧友的有色眼光排斥,真正可听到的器材其实是越老越有限了。烧友们只能通过网上评论来隔山买牛,而网络评论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内容客观度和准确度是有所偏颇的。所以隔山买牛的结果往往会让产品很快的又进入二手市场去循环,劳民伤财!

     我对听感的个人理解是:无论其产品档次规格如何,作为试听评价必须是要将其真实的声音风格清晰的还原给大众。这样才能给大众以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机会。是否是自己所好的声音取向只有自己清楚。同时,还是要有相应的机器做参照对比。这种对比不是像以往杂志某些文章当中那种以己之长比己之短,而是在对比中清楚不同机器的风格,也分清楚不同档次机器在声音硬素质上的差别,这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在此我也相对一直以来对我的试听帖支持和关注的朋友们道声谢谢。希望残剑831的听感没有让你们多走弯路,因为我自认为那些内容是有良知的。
TOP
16#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7 14:57:00 发表
解码器应该在2012音展就有工程机出来了,当初问大胡子几时上市,回答是2013上半年,结果看来要2014上半年才出来。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

     关于这款解码,于老师说12年广州展确已完成也可以量产,但他看到当时DSD已初露端倪便暂时放下,等待芯片,研发程序直到最近才完成,而最近据说于老师又研发了一些新东西用于该dac,期望素质再度提高。老于说:“搞技术的只要自己看到了想到了,不做的话总会觉得遗憾,这是技术人的短板,总想着完美而不想着市场,但是快乐亦因此而生。”
    其实老于作为技术人的这种研发精神和态度确实值得每一个hifi业内人员学习。但我个人觉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hifi市场目前的大环境下,如何尽快占得市场先机和导向,能让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能让自己的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存活下来,这才是hifi音响企业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不然一旦失掉了市场先机和关注度,那么再好的产品也肯能被埋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不在了。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1-28 22:53:46
TOP
17#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9 14:31:00 发表
[对于于大胡子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我表示赞赏,但是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永远等不到完美的一天,关键是厂家是否能把握客户的需求,推出适合客户的产品。比如DSD是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呢?格式支持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普通的44/16模拟输出能比很多同级厂家解码都好,会没人支持这样的产品吗?不然那些CD机是怎么卖出去的?好产品在于差异化竞争,有人做格式,也有人做素质。你选择哪个?一个企业不能只有产品技术。在宣传和销售方面的技术是否也提高一下呢?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其实互联网已经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几乎可以看成是免费的销售和宣传平台,但艺术家没有充分利用(声明一下偶说的宣传销售,不是请托,请枪手这些非常规手法,而是真正基于互联网提供开放性,比如论坛讨论,直销模式等等,扁平化渠道。都是非常适合资金不充分的艺术家。传统的道路不好走,艺术家是否敢于创出一条新模式呢?淘宝敢不敢做?网络直销敢不敢做?试听巡回敢不敢做?先做一款口碑好的基础版本,然后回收资金,积攒口碑,吸取意见,然后推出新一代,这样完全可以做出一个良性循环,只是单纯想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比的就是对市场的预测,市场的把握,市场的反应。客户需求啥,你生产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不错的技术保证。  

  老兄的很多见解确实值得于老师好好品味和参考。
TOP
18#

原帖由 jmmiko 于 2014-3-5 17:34:00 发表
残剑兄你的艺术家260听感评测赶快出来哦,热切期待!


  260在两套系统里已经听过,声音心中基本有数,但目前暂时缺乏同价位带的参考对比机型。所以一直没有专门去谈。
TOP
19#

原帖由 kkhuang 于 2014-3-5 18:55:00 发表
非常同意woow兄的见解,w兄可以做音响公司的策划了。其实所谓pchifi解码器不一定都要做的话,关键是做自己拿手的,而非跟风,音响不是时装,要做能记得起考验的产品。

  确实如此,现在我觉得艺术家在功放领域需要推出一款真正代表于老师最高研发水准的功放。借目前杰作唯美8号上市的东风,推出280后级形成自家前后级西装是非常符合市场需求的。对于大食难推的音箱而言他是绝对有市场的。我觉得于老师对市场的定位还是过于保守,以致屡失商机。就目前而言,pchifi dac的选择之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这时进入其实已经是晚人一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