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听感了
要肯定的一点是:作为一母双生,同一架构下电源处理器产品,15与15s在对声音改善的作用和方面上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使背景变得更黑更宁静,在此基础上凸显出相对准确的音场构架,刻画出更加鲜明的声音质感以及增强对弱音信号的还原。不同的是这两位同根生的孩子虽然功能相同,但能力上的差别却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差别不在风格上,二者在声音取向上非常类似,但是在声音素质上全方面的提高。首先15s比15要明显更加“黑”和“静”,这一点是比较好理解的。相比之下,15虽然也对声音背景的宁静度和分离度提升鲜明,但是和15s相比,15有股“粗糙之气”含在其中,人声与乐器的形体边缘处理的欠精致。
这样比喻吧,15如同将文物出土剥去厚土尘霾,而15s则在此基础上用极细致的毛刷将附在上面的最薄的一层轻尘拭去了,将文物的鲜明而细致的质地显露了出来。而“糙气”去除后,结果是连带着hifi性与音乐性的全面提升。声音质感刻画更透彻,音乐的强弱对比更鲜明。正因为如此,音乐之间的连贯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这种感受不仅是在声音质感上,在音场与结像上体现的更为鲜明,15s的音场纵深感明显好于15,结像也更加立体精致。
在试听15的链接中我提到过15与德颂x1200对比时在高频细致柔润度上要输几分,在15s上就印象而言其高频仍然要稍稍逊x1200,但比起15是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没有了15那种直白感,更加的纯净,延伸更加的充分,同时多了些柔韧和婉转。这一点上的提升在听弦乐作品时非常受用。在低频方面,我不知15s的内部电路上是否有新的调整,但就听感而言15s的低频在质感和下潜上的提高是明显的。15s有着比15更为清晰有弹性且下潜更深的低频,而15的低频虽然有力度但相比较下稍显鲁莽冲动,弹性和清晰度都弱于15s,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音响系统的信噪比在用了15s后有了提升,这一点在用15时是没有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