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nce Technology Lab,简称作BTL,是由一群来自声学研究专家及材料学专家组成的线材研发机构,通过精密、严谨的手段,推出一系列在材料、结构以及设计理论完全创新的喇叭线、讯号线和电源线。BTL认为,在电讯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人们容易忽略的导体发热、振动、氧化以及导体晶体组织破裂等问题,将对声音重播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BTL在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都力求完美。例如,BTL线材作了大量屏蔽保护,并用独特配方的化学液体做表面处理,从而全面杜绝电磁波(EMI)以及射频噪音(RF)的入侵,即使对于手机讯号也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BTL线材追求电阻、电容和电感数值的合理搭配,从而获得直接、中性、通透,能量充沛的重播效果。因此,在BTL刚进入国内,并且没有做什么宣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迅速被一批资深的音响玩家所接受。例如,在深圳“雅乐音响花园”就卖出过数十万的BTL线材,这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殊为不易。
这不,近日又闻广州番禺也出了一批“BTL党”,这些发烧友除必备的BTL线材外,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均以征服Dynaudio Compound 3音箱为已任”。要说这Compound 3难推到什么程度?打个比方来说吧,现在大家都说难推的“丹拿”1.3SE、52SE等,在Compound 3面前,就好象是小孩与大人的区别!但另一方面,Compound 3又是Dynaudio的一座里程碑,要是推好了,其风采引人入胜。于是,当年不知有多少“英雄”在她面前“竞折腰”,前面一批“倒下”了,后来者再去挑战,“前仆后继”之间又谱写出段段故事……。我也曾多次领略过Compound 3的难缠,她活脱脱就是一个“功率吞噬者”!但这几位番禺的发烧友在使用了BTL线材后,再辅以一些调音技巧后,却可以让Compound 3发出流畅、饱满的声音,Compound 3由一位桀骜不逊的刁蛮公主转眼就成了千娇百媚的可人儿。那种戏剧性的对比效果,若不是我在现场实地听过,简直不会相信自己的耳朵。下面就是两位BTL用家的现场采访。
“四两拨千斤”的阿强
“四两拨千斤”,按照我的理解,一是用的力要使在“关键部位”;二是所用的力要尽量小,而换回的效果要尽量大才行,而阿强“巧”就巧在线材和功放的使用上。
话说当日我们一行人刚步入阿强的发烧房,一阵挟着黄铜气息的萨克斯管声扑面而来,随后大提琴开始发出牛筋味的鸣响……。房间中那对Compound 3格外显眼,此刻的声音是甜美、饱满的,更重要的是低频也出来了。一只很难推的、只使用6.5英寸低音单元的书架箱,在一间30平方米的屋子里,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容易啦!因为,我已经习惯于Compound 3发出单薄、硬质、干瘪的声音,以及用家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那么,阿强究竟用了什么招数呢?细看器材的阵容,计有Proceed Cdd转盘、Wadia X64.4解码器、仿CAT(猫王)SL1土炮前级。Proceed和Wadia都是偏重细致、清淡的机种,Compound 3所焕发的黄金色彩应该是出自那台土炮前级的味道。而将Compound 3的低频“榨”出来,甚至还有一定的量感和冲击力,则应该是后级的功劳最大了。但大伙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那台后级的踪影,后来还是在阿强的指引下,我们才发现藏在一角的功率放大器。这是一台外观很简陋、陈旧、“老爷级”的放大器了,品牌是Vincent,应属于“声雅”公司在1993年左右的产品,型号为D-150,输出功率为150W/声道。这么一台名不见经传,外表和用料又无任何过人之处的国产后级,就能驯服Compound 3,确实是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某进口Hi-End品牌纯A类200W/声道的大后级也搞不定Compound 3呀,难道这台D-150内部真的是大有玄妙?非也!话说当时阿强将这对无人问津的Compound 3迎娶回家后,原先所用的300W/声道日本后级就立马败下阵来,被迫低价沽出;接着翻出D-150碰碰运气,表现也是“惨不忍睹”——低频疲软无力、中频呆板机械,就象是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在出声!为此,阿强不得不制订了把Compound 3搞定的“五年计划”,这D-150也打算送人了。刚好,这时有朋友拿BTL线材来“放毒”,阿强心想反正听听也无妨,这台D-150于是又临时派上了用场。谁知D-150在注入了BTL的功力之后,表现竟会“焕然一新”,出人意料地推出了Compound 3的低频!而且,随着每增添一条BTL线,系统的表现就跳升一级。于是,这D-150便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继续服役,阿强从此也没再动过换功放的念头了,当然,这驯服Compound 3的计划也提前了四年完成!
目前,阿强在解码器至前级使用了BTL“基础”讯号线,在转盘部分使用了BTL的“基础”电源线,在D-150后级使用BTL“航天”电源线。阿强对BTL的感受是:换了BTL线后,对系统的力度、速度和解析力的提升都很明显!以前,他是不敢在客人面前放极考机的“马勒第三交响乐”的,但他现在敢了。不错,这时定音鼓所迸发出来的能量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再播放《炎黄第一鼓》,鼓声既有下潜又有量感,这可是Compound 3轻易不肯赐与的礼物哟,要知道Compound 3的灵敏度是极具杀伤力的82dB呀!为验证BTL线材的作用,我又要求换回原先所用的线材作个比较。咦,这“半导体收音机”似的声音又出现了:没高没低,又没有音压—怎么会如此神奇?!我以前也做过很多次的线材AB对比,改变的通常是音色,能量感也会有轻微的改变,但不会象BTL这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说直接一点,换上BTL之后,系统的音量好象一下子拧大了五、六个dB似的!为什么会是这样?也许只有BTL自己才能解释。
屡出奇招的旭哥
我们第二站是来到了旭哥的“发烧房”。这发烧房真的名符其实,诺大的别墅里,只有这间房是装修好的,其它部分均是毛坯结构。众人沿着临时的楼梯拾级而上,当进入发烧房时,就仿佛是进了另一户人家!旭哥的系统仍是以极具挑战性的Dynaudio Compound 3为主角。当然,旭哥的软硬件环境比阿强处更胜一筹。先看器材的阵容:Mark Levinson NO.31转盘/NO.31解码器、Cello Encore 1MΩ前置放大器、Cello Duet 350功率放大器。而承放Compound 3的架子作了三重避震,与前面阿强的做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旭哥介绍,此举有利于使Compound 3变得“好推”一些,这种玩法也许值得玩“丹拿”的朋友一试。在聆听环境方面,旭哥按照音乐厅结构“高、宽、短”的特点,对听音室也是如法泡制,别看里面面积只有30来平方,但房间的高度却达到了5.3米,让Compound 3有良好的呼吸空间。此外,房间内部作了全面扩散处理,令声音的能量分布更加自然、均匀。
照理,如此豪华的器材阵容加上令人羡慕的听音环境,Compound 3理所当然能出好声才是。但旭哥苦笑了一下,当时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Cello Duet 350的额定输出功率达350W/声道,几乎称得上是“无坚不摧”了。谁知接上Compound 3一出声,那种中频呆滞、低频干瘪的“半导体收音机”的声音又出现了。旭哥偏不信邪,又借了某进口品牌600W/声到的巨无霸后级回来,Compound 3的表现虽略有改善,但仍远远没有达到他预期目标。试问连600W的后级都搞不定Compound 3,世界上还有多少台功放可以驯服她?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