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随感! [复制链接]

查看: 28866|回复: 93
11#

原帖由 plczj 于 2013-11-27 10:14:00 发表
今人曲意离巴赫孰远孰近恐怕是一个道不清的问题,因为无资料印证(巴赫时代恐怕还没有乐评这个玩意儿)。说不准古尔德离巴赫曲意最近,也可以猜想。
谁敢说当今的古乐运动就接近当时的演奏?某些古乐演奏听多了我也不喜欢。

我可以谈谈我对古乐的认识。我认为古乐运动不一定是回到过去,它有可能是一种新的音乐现象和思潮。
因为象传统的演绎和指挥,到了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那里已经登峰造极了。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艺术也有内部规律的,任何一种艺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都会产生新的思想甚至变革。
当然,我并非说古乐将来会一统天下,不会的,而是多种格局并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接着16楼继续说的:
大家可能会说米开朗基罗和文艺复兴有关,
其实巴赫也与宗教改革有关的,他与马丁路德有密切联系的。
巴赫所处那个年代,德国也是四分五裂的,
巴赫那个时代的音乐也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的。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3-11-27 11:48:3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我们听音乐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巴赫的音乐非常难以进入,更谈不上理解,而莫扎特的音乐大家可能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巴赫的音乐之所以非常难以进入,主要是因为巴赫的音乐在技术上非常深奥,非常难,非常复杂。我也是听音乐听了10多年才开窍,才开始喜欢巴赫的音乐。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复调音乐,是多条旋律线同时进行的,我们很容易迷失在音乐当中。而莫扎特不同,莫扎特的是主调音乐,旋律线相对简单,莫扎特的音乐很美,所以大家会发现巴赫很枯燥而莫扎特很迷人。其实,巴赫的音乐并不枯燥,巴赫的作品在技术上太难了。象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都没有巴赫小无全集,是因为巴赫小无在技术上太难了,大卫也没有信心演奏好它。不过谈到莫扎特,他并非是很浅显易懂的,那是他的表面,而实际上,很多音乐家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也是非常难的,莫扎特的音乐在表面上很优美动听,而他的背后其实很复杂的。关于莫扎特的音乐和巴赫的音乐的对比,大概是这个意思。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巴赫生前其实并不显赫,他的音乐地位和名声远不如亨德尔和泰勒曼,他就是一个管风琴家,也当过宫廷乐长,晚年在圣托马斯教堂工作。
大家都知道,巴赫的复兴是因为门德尔松的功劳。其实,即使在今天,巴赫也是不太流行的,柏林爱乐等著名乐团很少演出巴赫的曲目。他们都是演奏贝多芬,莫扎特和勃拉姆斯。
这种现象也说明,巴赫即使在今天也不是很流行的,虽然门德尔松曾经大力推广过他。
造成这种局面,还是因为巴赫作品在技术上的复杂性造成的。这也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Malcolm Boyd写的Bach一书所说的具体原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科托兄:您懂得弹琴,这是很幸福的,而我是不会弹琴的,我可以说说我的观点。
认为巴赫很难,我可以举例说说,比如巴赫的大无和小无,这个大家天天谈。
卡萨尔斯“发现”大无手稿到他首演和灌录唱片时间间隔是很长的,具体是多少年我就记不得了。卡萨尔斯练习这部作品是经过不断努力的,这说明大无这部作品是比较难的,不然卡萨尔斯是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的,这是我的一个推测。
再说小无,小无原来也是默默无闻的,是约阿希姆推广这部作品而闻名的,约阿希姆是与勃拉姆斯同一个时代的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我记得好像有资料说,约阿希姆认为这部作品在技术上非常难。而实际上,有一个权威杂志评选过最优秀的20位小提琴家,大卫和海菲兹是排在前两名的,大卫录过一些小无的散曲,他没有全曲,据说是因为技术太难的原因。而克莱斯勒,柯岗也有一些散曲存世,但也没有全曲。按照常理,我们可以推测,他们为什么不录全曲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兄台的孩子正在练习平均律,兄台教子有方,祝贺!
谈到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原帖由 cwtt72 于 2013-11-28 10:58:00 发表
shinelb兄说的对!通过对孩子的音乐教育,我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并从每一个音符和每一段旋律更进一步理解大师的创作!

兄台您很积极和乐观,但对音乐的喜爱,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争论。
对音乐的感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好象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莫扎特就只有一个,是天生的。
其实,人类天生就是有差异的,人的大脑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开发和认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原帖由 cwtt72 于 2013-11-28 12:11:00 发表
个体差异是自然规律,不用争论了。我认为天生是根基,后天培养可以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所以天生更重要!有的人对音乐不敏感,但可能对其他事物更敏感。

您说得很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原帖由 cwtt72 于 2013-11-28 12:26:00 发表
兰多芙斯卡、里赫特、费舍尔、尼古拉耶娃、古尔德等等,带给我们不同风格的巴赫,感觉很奇妙!很享受!
感觉您对巴赫的键盘音乐非常有兴趣,尤其是WTC。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原帖由 cwtt72 于 2013-11-28 12:11:00 发表
个体差异是自然规律,不用争论了。我认为天生是根基,后天培养可以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所以天生更重要!有的人对音乐不敏感,但可能对其他事物更敏感。

我发现很多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都学过美术。
而很多音乐发烧友,同时也是摄影发烧友。
这个笼统地说就是艺术相通吧。艺术和艺术之间是有共同点的,但各种艺术在本质的区别上更重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