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63# 宠物店男孩 的帖子
写听感对我来是的确有点困难,在我看来用语音来形容声音是苍白的,用我有限的水平有限的词汇来形容更苍白,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没买错,转篇网上的抢文吧: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Revel Salon座地喇叭
康格爾
序言
龍虎榜也好,五星評分也好,獎座頒發也好,無非是音響刊物為讀者設立的指標,定斷器材的得失優劣。會否想過,器材如何令寫手出現「失常」行為,也是一種指標?
是German Physiks的Legato,令在下打破慣例,(或是立下先例?)「奉獻」了星期日休息天,心甘情願的返試音室,邊享受邊試聽。
是Revel的Studio,令在下再次「犧性」某個星期天,身水身汗的抬著VAC Avatar回試音室作試聽,然後垂頭喪氣抬回家。
這些「失常」行為,公開了固然遭到其他寫手、損友揶揄,但也顯明一件事實,就是當事人確實「愛」上了這些器材,十二分欣賞「它們」。
不過,告訴大家多一件事,是Revel的Salon,(亦唯有Salon)令在下失眠,思前想後,失眠了好幾天……為什麼失眠?
上次撰寫Studio文稿(2000年12月號) ,結尾時引述友人的一番說話,謂:「若然Studio的評分是A的話,Salon則是A++!」當時,筆者對以上的一番言論,只抱半信半疑的立場,原因是:從廣告中,見Salon與Studio的分別,只在於體積大小及低音單元數目罷了。 (日後方知這想法錯了!)如是者,Salon可被視為低音伸延得更盡的Studio而已,於是乎,筆者沒有刻意找機會走上代理聽聽Salon,尤幸緣份造就,事隔幾個月,大草兄告之在下,Salon將成為試音室的「座上客」,我淡然地答了一句:「哦。」
日出
有關Revel廠的背景,筆者已在Studio文稿中略有介紹,現不再桔篇幅去多講,只簡單數語引介:國際性的Harman集團旗下的Revel廠,擁有雄厚的經濟支援後盾;從設計到配件製造都是一手包辦的,從雛型試辦到實際的生產成品都經過嚴密的測試檢定。而最重要的是每款喇叭皆是認可金耳朵與工程師的衷誠合作之下的結晶品。
不論是M-20書架喇叭,F30,Ultima Studio到Ultima Salon都屢獲殊榮,何解?據廠方講解,大多數的喇叭設計者,純粹地只考慮到喇叭與皇帝位上的聆聽者之間的直接聲音與初次反射聲音的綜合表現,而忽略了房間中的多次反射聲音所造成的干擾,Revel有的是大大小小各種無殘響室,兼備不厭其煩的嚴格114項數據分析。一代皇者Ultima系列,就「順產」誕生了。
Ultima Salon是Revel目前最頂級的旗艦喇叭,是皇者中的皇者。素來鍾情古典音樂世界的樂迷發燒友,若是苦等待一對完美的古典型喇叭, Salon將給你一個完美的答覆。
奧妙所在
外型一望而知,Salon與Studio同屬一個家族。以一般旗艦喇叭的標準來看,Salon的體型並不算十分巨大(1294 x 342.g x 674.7mm),但體重卻意外地驚人達到二百四十磅一隻,究其原因,是設計師Kevin考慮到喇叭的靈敏度、低音伸延及體積三者的平衡兼顧,經由先進電腦程式CAD及雷射幾何聲學探測計算決定出來。獨特的音箱物料、鉅大Voice Coil及抗諧震原料等造成Ultima系列喇叭具有不平凡的體重。
Salon為四路七單元設計,正面板裝置有1.1吋高音、4吋中音,面罩背後是6吋半中低音及三個八吋低音單元。背面板有0.75吋高音,另有正面高音、背面高音及低音能量電平加減控掣圓鈕。鍍金可供Bi-wire唰叭接柱之上,是低音反射孔。
上下為獨立音箱,以厚實側木板作固定,用手指叩叩音箱,回響的諧震聲極微。
Revel所用的單元,是很多發燒友深惡的「金屬盤」,認為有很重的「金屬味」。什麼叫「金屬味」呢?右圖為音樂訊號,從出現到消失,從動到靜的過程,A區域稱之為「Attack」, B稱為「lnternal Dynamics」,C稱為「Decay」,完美的喇叭單元,應該有瞬間的快速Attack, 合理地保持著Internal Dynamics能量及順暢而自然的Decay,金屬盤的優點在於輕易而迅速地反映不同樂器的Attack,但缺點卻在淤聲音的尾音衰減過快,聽來不及紙盤膠盤自然,導致「快反應、無甚尾音」的惡聲個性,亦即金屬味之由來。
我不知Revel廠施了什麼魔法 ,所有貴平的喇叭都絕對不出惡聲,尾音的收放極為自然。
金戈鐵馬三角陴形
試聽期間,參予的器材:Meridian 800 CD機,SonySCD-1 SACD/CD機 , dCSPurcell+ Delius升頻加碼器,Mark Levinson No.32前級+No.436單聲道後緞。線材:以Kimber Select 1030銀線連接訊源與前緞,(此線的角色份量非輕,能把SCD-1提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通透而幼細的層次。)Straight WireCrescendo連前級與後級,Kimber Bi-focal XLSingle → Biwire 10呎喇叭綠連後級與Salon。
無心插柳,卻偶然組成一套自筆者作為寫手以來,試音室中最理想價錢最合理的Hi-Fi鐵三角組合,我指的是Sony SCD-1, Mark西裝及Salon。若想將這套組合升級,得!身價昂貴的Meridian 800或dCS數碼器材即可,但代價卻不少。
要將重甸甸的Salon搬動到試音室的黃金位置還不算太難,兩個人合力己足夠。在這個黃金位置上,Salon撐出一個追近現場的音場效果!比Studio確勝一籌。
主客異化,通體透明
到底Salon的三隻八吋低音,是否果真如Kevin所言,聲音精確無擠壓?嘗試以Stereophile Test CD作測試。破紀錄!訊號竟可平直延伸至25週才開始稍微出現滾降!創下最清澈的頻寬響應!正如預料:三隻八吋低音VoiceCoil共同分擔了熱能量,阻抗沒有大幅度地變動,失真相對地減少了許多。這個強項在播放聽慣聽熟的《埃及王子》中的《When You Believe》便充份發揮出來。埃及法老皇對摩西的要求猶疑不決,猶太人前景未卜,一片疑雲陣陣下,低音絃樂奏出樂曲前奏,經Salon重播,蕭索的氣氛伸延至超低的那一浸,令人更能體會想像到猶太人的心頭重壓,份量拿捏得極好,再多一點是厚,少一點是寡。很多喇叭具有良好的中音分析力:(聽口唇聲,口水聲)。較少喇叭擁有良好的高音分析力;(聽空氣感、小提琴、鋼琴)。絕少喇叭自備良好的低音分析力:(聽倍低音大提琴、管風琴) 。同時集齊高中低分析力量的,我聽過,只有Salon 一對勝任。
筆者對不少(是不少,不是全部)喇叭名牌的做法頗有意見:Horn嘴、靜電、鋁帶屏風、陶瓷等高音、纖維盤、防彈布盤、硬紙盤等單元的特性各異,隨便向OEM廠買了,裝了,賣了便算。對於如何統一這些特性不甚在意,任由其產品高音、中音、低音各有各的特性聲音一截截的重播。
所以,不得不佩服Revel的校聲功力,縱有每邊七隻單元、三個分頻點,但高中低音特性之統一,樂段銜接之連貫,幾近全音域單元之效!Apogee版梁醒波的《審死官》,對自言辭當然夠晒針鋒相對,其中一段,大人顧讀質詢宋世傑:「你結拜兄妹,點會結得咁遠架?!」世傑當時暗裡自言:「啊I衰鬼又幾聰明喔!」用的是喉底聲(較低音),繼而又改回唱腔聲。唯有極品級數,通透十足的器材組合,方能捕捉到這些細微變化及銜接自然。類似的情況,更經常出現在喜用鼻音的蔡琴,《遇見》中的《缺口》、《機遇》中的《六月茉莉》 等 ,輕重有別的「唔……」聲淺唱,在不少組合中都被誇張地突出,卻只有Salon將富有詩意音韻,交待清楚,尾音淡化恰宜,全無金屬氣味可尋。
認識在下的朋友,深知本人的音響觀從來不認同或接受音染重的器材,那種個性強烈至扭曲音樂原貌,喧賓奪主的霸道Hi-Fi。所謂覬聲好聲,理應建基在「真確」之上。不知從哪時開始一種奇怪的論調,聲言僅有「好味道」的器材,聽音樂才有味道才有感情……這群喜好味精人仕似乎不明白,僅有通透中性的器材,才可將存放在CD裡的多樣式真感情發掘出來,無需「添加劑」。「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Living Stereo金碟,Stokowski的《Rhapsodies》中、 Liszt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管弦樂版)。結構有幾緊密,氣勢有幾高揚飽滿,不少人已經欣賞過。由飽受戰亂摧殘,捱盡牢獄之苦的匈牙利鋼琴家Cziffra,演奏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EMITOCE-3546-47),借題發揮他的才情鬱結,爆發的能量絕不在Stokowski之下。琴音清楚無瞹昧,動態對比明朗而無壓制,狂情壯志,涓滴無遺漏。
無忘亡靈人
「現場派」長期跟「音響派」抬槓的話題,少不了是「現場效果」與「音響效果」間的差距問題。若有人斷言某某組合的效果是一比一的等同現場音效,這人一定是鱔稿佬,信他的則是傻瓜。但是,那些「只聽現場」的孤高人仕可有想到:逝者如斯,大師如Toscanini, Karajan,Bruno Walter,Horowitz,Heiftz等早己撒手塵寰,樂迷可以到哪個「現場」去一睹他們的風栗?天堂?地府?大吉利是!
一套賦有相當現場感的精確音響組合,從屬靈角度,是等同靈媒作用,把潛藏在錄音媒體中的亡靈呼叫噢醒,於此時此地重現。
怪傑Orff的著名三部曲(Triptych)中的第二部 「CatulliCarmina」,由Jochum指揮柏林歌劇院合唱團與Arleen Auger及Wieslaw Ochman演出的經典版本。在缺乏廣告宣傳下,靜悄悄的在早排再版CD推出(DGG 449 097-2)。引述筆者十多年來深深敬重的古典音樂樂評人簡兆明先生的評見: 「無疑, Carmina Burana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大氣魄,但Catulli用樂音做出來的鋒芒與銳利感,節奏帶出的原始獸性和人性衝突,音樂史上絕無僅有……」(見音響技術97年3月號, 「我的十張至愛CD」)
經這次鐵三角組合靈媒召喚下,1970年柏林Ufa-Tonstudio「虛擬地」浮現。Salon締造歷來最像真的音場!論深度、闊度、層次感、質感,已臻達無可挑剔的水準。堂音、空氣感更是圓滿得很。音像聚焦處為Laid-back,不Pin-point,正合音樂廳的真實情況。好!Salon能抵受強大音壓,動態對比而氣定神閒,能隨手拈着微弱細節,明察秋毫而無誇張不自然。既展示森林的廣潤,也沒有忽略每顆樹木的翠綠枝葉。
慢著!
之前,筆者斷言這次試聽的鐵三角組合是最理想的一套。必需付出龐大金額,方可企圖升級,打開鐵三角缺口。
目前世界上失真率最低的Halcro dm68單聲道後級,終於打開這個缺口,取代Mark No436位置,成為最理想的重播組合。
改變了的,是把「真確」賦予全新的定義,說好,說真也表達不了筆者心頭驚喜。(只感dm68將音樂訊號煉淨到毫無塵俗滲染,至淨至純的層次,由此推斷,Salon的潛質實在無限!) 詳細情形,大草及Raymond兩位大哥已說得很仔細。假若筆者奪得百萬富翁獎金的話,必眉頭不皺,拿大約七十萬買下這套組合。面不改容 (發夢?) 。
結語
不是巧合,是刻意安排。試Revel M-20時,標題是「歡愉的智慧」,亦是德國哲學家尼采(Nietzsche)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稱。試UltimaStudio,原本用尼采的「偶像的黃昏」一書作標題,後來覺得Wagner的「諸神的黃昏」更有諷喻意味……
李察•史特勞仕有部交響詩,叫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取的是尼采最出色的作品名稱,是對尼采超人哲學的禮讚。
筆者今次用上這個標題,是對Revel UltimaSalon致最高的禮讚。
尼采的超人哲學主旨之一,是忠於現實的生命,Salon的科學藝術造詣,是忠於真實的音樂。訊源及擴音機夠班的話,Salon永遠不會令你失望。不是與Studio比較, Salon才獲得A++評分,正確點說,是與任何貴平喇叭比試,Salon照樣拿A++。
筆者是窮書生一名,懷有微薄積蓄,卻妄想購置Salon回家。算來算去,難得安眠。期間,女友突然興起共同買樓置業念頭,完了!夢醒過來。阿Q一點,想起詩句:「多欲何窮,知足眼前皆樂土,人生有定,識時身外總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