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3-9-14 7:45:00 发表 1.广东话在内地大多数人听不懂,就象少见有人唱外文歌曲一样 2.广东话的歌曲艺术水准不高 |
我虽然不是广东人,但是你要是说“广东话的歌曲艺术水准不高”我都不能答应,什么叫艺术水准高呢?非得主旋律红歌?说这个话,只能说明你在艺术方面的美商是极低极低的。
另外从专业角度来说,其实普通话,或者北方的一些发言是不适合演唱表达细腻、悠长的歌曲的,当然类似于“蒙古长调”一类的少数民族的歌曲不在其中,这个其实要从语言的发音来分析,普通话的平仄四声抑扬顿挫,读起来很好听,但是在用于诗歌上面就牵涉到一个韵律的问题,如果每一个句子的平仄、韵律不合,就会比较别扭,很难读通畅,特别是对于谱曲来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样的问题确实早在1000年前的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苏东坡的词大气磅礴,艺术水准极高,但是在北宋年间,传唱度远远不如像柳永、二晏的词,其中虽然有东坡的词意境比较高远,市井百姓难以理解的原因,但是其实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东坡填词恣意挥洒,不太去迁就词牌韵律,从而造成有些拗口,坊间传唱困难,而在这些词牌的曲谱失传的后世,我们只能比较的是这些词的文学水准的高低,其实这个是有一些片面的,就比如像古代的雕塑(兵马俑),现在只能看到泥胎,而那些精彩辉煌的彩绘却只能靠想象了。
又扯远了,言归正传,普通话(包括一些北方语系)的发言,好多都有喷口音、破口音,讲话那叫一个嘎嘣脆,说相声里面的大段“贯口”听起来就十分过瘾,但是对歌曲的旋律却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会让整个歌曲失去连贯性和流程感。其实在流行歌曲出现之前,戏曲占据文化娱乐的主阵地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元朝太短,且不稳定,咱们就说靠的比较近也相对稳定的明清两代来说,明代主流的戏曲是昆曲,发源于今天江苏的苏州昆山地区,参与其中的创作的文人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写过昆曲状元就达20多位,盛况不下于现在的娱乐行业,那么为什么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北京,而流行的主流文化娱乐却是吴侬软语的昆曲呢,北京周围也不乏一些地方戏曲,河北的评剧,河南的豫剧,山东的吕剧,还有这个梆子、那个梆子,皮影戏,等等等等,为什么反而是朱元璋最最痛恨的“张士诚”的根据地的文化,占领了明朝的思想文化的主阵地?要知道朱元璋对张士诚的痛恨一直迁怒到苏州整个的百姓身上,有明一代,苏州的赋税是最重的,重到什么程度啊?苏州一个府要负担大明朝十分之一的钱粮!但是就是这么重的税,苏州在当时仍然是明朝最最富庶的地方,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而之前所说的那些戏曲之所以没有取代昆曲成为主流,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风雅颂”,而他们离这个都有不小的距离。说一句得罪人的话,都有一点“侉腔侉调”,难登大雅之堂,而昆曲集结了那么多优秀的文人参与其中,产生了“牡丹亭”“等等一大批优秀的曲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美轮美奂。成为百戏之母实至名归。再说明清两代的皇帝的艺术鉴赏能力都极高,绝对不是什么偶然性造成的!
上面简单的说了昆曲的发展,其实200多年前的徽班进京,只不过是又是一次历史的轮回。就不赘述了。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会懂的。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觉得抛开一些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语言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南方的语言(还有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更适合用来演唱歌曲和其他一些戏曲,连贯性和流畅性都要高于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北方语系。其实从西洋歌剧大多是意大利语演唱也能够得到一定启示。
先谈到这里吧!有空再说说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