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像一台1940年代的手搖留聲機播放艾爾強生演唱的「Swanee」一曲與費城管弦樂團演奏的貝多芬。這兩張唱片的重播會比在現代音響系統上聽這兩個錄音的LP版本更為相似,對吧?我們在追尋的是一個能將這些差異最大化的重播系統。比如說某些管弦樂的唱片會發出比喇叭之間的距離更寬廣的舞台,某些唱片舞台則會局限於兩個喇叭之間;某些唱片會把樂器定位在空間之中,某些唱片則會讓樂器混在一 起,好像在包廂聽到的音效;某些唱片會讓木管聽起來退到管弦樂團後方深處,某些唱片木管則會聽起來在前方;某些唱片會用強而有力的大鼓A我們,某些唱片則幾乎分辨不出定音鼓與大鼓間的音色差異。這些差異來自不同的演出方式或錄音方法,或許它們可能完全不算正確的演出,但這些因素都與我們使用的評估程序完全無關。舉例來說,當比較兩個喇叭系統時,認定不管播什麼唱片總是能表現出超過喇叭之間的舞台寬度者是較正確的,其實是大錯特錯。你可能較喜歡這樣的舞台表現方式,但是另一個喇叭,因為能夠表現出不同唱片間的差異,其實是比較正確的。較能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的差異的,反而是那個較能接近演出實況的喇叭。
某些流行歌唱片呈現出有共鳴的嗓音,有些唱片則聲音較乾;某些唱片歌聲可能與樂器結構混在一起,某些唱片則讓我們把伴奏的樂器與和聲遠遠拋在背景中;某些唱片聽起來有鼻音、某些聽起來沙啞、某些聽起來有金屬味道、某些則溫暖。「用參考軟體來比較」的老方法會讓我們對播放「參考」軟體時在人聲表現、與樂器的相對大小、形狀、音量、重量感等項目聽起來較接近我們腦海中印象的系統有著較正面的評價。久而久之,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較喜歡某種流行歌曲特定的呈現方式(或是管弦樂團的平衡、搖滾樂的重拍、爵士的親暱感、鋼琴的敲擊感),而當聽到此類唱片時會認為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於是錯誤的把這些唱片提昇為參考等級(追隨強生教授),之後在評估任何系統時都追求這種「正確呈現」;而如果我們沒聽到這樣的表現,我們就會把這系統列為是不正確的。這作法的問題在於,既然錄音或重播系統一開始就不可能是正確的,認為音響系統播放都要遵從這種表現是相當危險的。事實上,如果它持續重複類似的表現方式, 它一定是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兩張唱片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好的音響器材或系統還要符合其他重要的標準(最重要的是聽起來不能讓人感到疲倦),我們提議的新的比較方案則不大可能輕忽任何項目。
同質性的地獄
用參考軟體比較的方法一定會導致一套充滿相似性的音響系統,有著某種聲音上的特色,最終會導致厭倦,也就是音響地獄已經不遠。因為我們只能依靠重播系統的能力,來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這些巨大的差異性。(這也是LP比CD更優秀的鐵證之一,因為CD與CD之間有一種無法測量但很明顯可聽出來的相似性、聲音的同質性,而LP卻沒有。)
CD吸引人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有著聽感上完美、重複的同質性:性能上完美,錄音與重播的「噪訊」遠低於任何聆聽真實音樂演出場地的環境噪音(請不要認為這是相對於LP表面噪訊的酸葡萄心態言論)。我們都認識在評估音響時注意力全集中在噪音呈現或是在找尋重播之間絕對的相似性(而非音樂的播放)的聆聽者。他們一般的抱怨都是「這張唱片跟我上次聽的印象不一樣」。你有沒有想過, 追尋完美與對同質性的需求,其實是同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深深被烙印在人性最糟的一部份中?這種「美德」不知不覺的影響我們,我們被它所利用,到頭來讓我們自己變棄不人性化(影集「星艦迷航記」早在第一代就探討過這些議題)。也許文明最大的敵人最終不是戰爭、疾病或壓力,而是厭倦!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得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時間來放鬆,以聆聽音樂來重新激勵自己(起碼對我們這些天份不夠無法自己演奏的人來說)。要讓聆聽音樂以求放鬆的行為變得有效,重播系統一定得確保每張唱片之間能有足夠的差異性,不然就會產生厭倦(厭倦與同質性關係密切,與染色、消毒處理過的聲音一脈相傳)。同質性很微妙,同時也很陰險;它永遠存在,等著我們與之搏鬥;而我們必須戰勝它,不然我們會像我們所聽的音樂一般,快速的變成提供鎮靜藥效的聲音壁紙(或甚至更糟)。
鼓勵是必要的
如果我們的方法與目標是要用參考軟體得到一種同質性,質的差異就很容易被忽略;而我們渴望聽到與參考軟體的同質性的惡習,會讓我們追尋對比差異性的路途異常艱苦。後者需要更全面的注意力,需要我們的智慧以及情感的連接,不能只用一兩張唱片而是非常多的唱片,不能只用同個類型的音樂而是要用差異很大的各種類型、各種錄音方式的音樂。
當我們的注意力被領到同質性上時(與等著被評估的系統之間、與我們對現場音樂的記憶之間、或是與「當代最佳」音響系統之間的同質性),我們很自然的就會專注在垂直的(頻率方面)或是靜態的(音場舞台)因素上。但是聲音特性的同質性不是只有在頻率方面(我們通常在追尋的目標,並試著在其中找出聲音的正確性)而還有在時間方面(動態對比就在其中)。當我們的注意力 被帶到對比差異性上時,我們會自然的專注在音樂的流動上、動態解析度上、以及樂器及聲音的相互作用上。當我們拿「用參考軟體比較」方式來比較那些我們自以為是聲音正確性的東西時,最後會得到的結果不是在唱片中的聲音樣貌,而是前述的一種多種因素互補的效果。如果一個系統因為不能一再重複的播放出寬大的舞台或溫暖的聲音而被認為是不夠優秀,我們最終會得到一個妥協其他正確性的因素的系統,因為不是每張唱片都會重播出寬大的舞台或溫暖的聲音。當一個系統重播某些唱片時會有巨大的舞台與溫暖的聲音,而重播某些唱片時會有萎縮的舞台或冷酷的聲音時,就證明了這樣的系統不會在呈現這些聲音特性時造成阻礙。
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音響系統需要一些時間,也得重新習慣;但我輩音響迷們會花上幾個小時找出電源處理或墊材的好處或壞處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更重要的是,經過兩三個小時使用這種方法比較兩個器材後,我們可以斬釘截鐵的找出其中較優秀的那一個!如果我們認為兩者都不是絕對的優勝者,那我們可能可以說兩者都不夠正確,不必再花時間考慮。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得到一種確保能讓我們朝正確的方向升級、獲得更正確的系統的評估方式了。
細節與解析度
我們不妨來檢驗一個普遍存在音響評論中的有趣錯誤觀念。許多聆聽者在談到重播系統的解析實力時常用細節重現的能力來描述,例如說聽到之前沒聽到過的東西。這些聆聽者描述的比以前更多的「細節」,其實常是在頻率與時間領域中毫無關連的微型事件(這些事件被適當的連接起來後,可以產生正確的和聲結構、衝擊性以及連續演奏)。因為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是無比的短暫,在現實世界中絕對沒有這樣的東西,而現在卻因為他們音響系統純然的傑出特性而被表現了出來,這些聆聽者認為他們是第一次聽到這些東西,事實上也沒錯!也因為這樣,他們更容易被誤導而認為他們所聽到的東西是重要而正確的。這種觀念會被明顯的感知所影響而產生增強、煽動的作用。當然,這些「細節」絕對存在,只是它們的意義被誤用了。事實是我們只會從音響系統中感知到這種「細節」,但在現場音樂演出中卻從來不會。
另一方面,「解析度」則是這些微型事件連結後的結果,當事件如此微不足道時,應該是無法察覺細節的。當這些事件被正確的連結時,我們則會感受到更正確的音樂演出的感受。這跟我們感受視訊錄影(Video)與電影底片(Film)差異的方式是很接近的。視訊錄影似乎有更多細節、有著許多更明確的獨立影像事件;但是電影底片卻明顯的有更高的解析度。若了解視訊錄影中的「細節」其實是由粗的粒子所偽造的,就如音響中的微小事件一樣,我們可能就不會誤解了音響中的「細節」一詞,會用更適合它的名字稱之,那就是「顆粒」。顆粒造成了感覺上聽到更薯h的事件,特別是在較高的頻段,因為它們是刻意被獨立於音樂結構之外,製造出一種被強調過的不自然感。在真正高解析度的音響系統中,不存在顆粒感,而是為一種由許多音樂性的小細節連結而成的,天衣無縫的流動感 所取代。(請參考1993年秋季Postive Feedback雜誌Vol. 4, No. 4-5的「As Time Goes By」一文)
發展部
回到我們建議的方法﹣讓我們稱之為「用差異對比來比較」。我們強烈希望你能抗拒使用單一唱片來比較兩個系統的反射性動作。這可能需要做幾次練習,直到你能戒除這種A/B比較的惡習,這種惡習只會讓增長你對音樂垂直的而非線性的注意力。如果你只是分析式的聆聽短暫的音樂片段,前後跳躍,那是不可能得到流動的感覺與純然音樂性的感受的。音樂與它的演出(兩者應該視為無法分割的)主要是對於持續延長或突然停止的預期所發展的結果。對音樂的這種要素是不可能只用A/B比較做出結論的。也許你會訝異的發現,表達這種音樂戲劇性本質的能力,是辨別音響系統或器材特性最重要的單一元素。
使用「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來評估器材,讓我們得以排除重播系統中其他的器材,即使在一套還沒經過這種方法測試挑選出器材的系統中,也能夠執行此一可靠的方法。一旦你找出了較準確的器材,接著會發生的通常就是某些聲音元素無法讓人全然滿意,因為器材越正確,整個重播環節的表現能力提高,錯誤也就更容易被凸顯出來。下一步則是要挑選系統中一個功能不同的器材(通常從訊源開始找會較簡單,效果也較顯著),然後重複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作法,一一檢視系統中的每項器材。這包括線材、電源處理器、RF濾波設備、墊材等等,也適用在擴大機、喇叭與訊源上。
「用參考軟體來比較」的方式的不足之處,讓我們面對無可避免的厭倦及困惑時毫無頭緒。「用差 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與任何音響系統相同,也絕對會有其不完美之處,但因為它讓我們與唱片內容更為接近,總是提供了更多關於現場演出(畢竟這是最常被錄下來的東西) 的線索。而當使用「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更換越多器材後,結果總是比起使用「用參考軟體來比較」要來得更為正面許多。順帶一提,以「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來升級你系統的表現能力還會產生一個讓人欣喜的附帶結果,那就是你不但會為了這種方法而收集許多不熟悉的唱片來禮A音樂的收藏,你更會發現原來你的唱片庫中已經充斥著許多比你之前所評斷的還來得更棒的唱片。這樣下去,你不但會對你許多迄今仍擱置的唱片收藏更為熟悉,你還會發現有好多讓人興奮的音樂已經早已在你手邊立刻可供欣賞,這就是音響天堂的境界了。
錯誤的先知會帶領許多音響迷遠離通往音響天堂的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音響系統在呈現每種音樂類型時,無論使用的錄音方法為何,聽起來都要一樣。一套正確的重播系統會依照唱片被錄製的方式來重播音樂;它不會重新詮釋其中的訊息以符合某些「音樂透過音響系統聽起來應該是怎樣」的偏見。(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認為某些喇叭特別適合搖滾、某些適合古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兩者都是不正確的。)換句話說,你不可能只把蟾蜍變成王子, 而不把兔子變成老鼠。
只有當音響系統是盡可能正確的被架構時—也就是說,只有在它專注於呈現高度差異對比的重播時—,它才可能重現任何唱片中音樂表現的獨特性。只有這樣,它才可能讓聆聽者與每一張唱片進行情感上的連結,無論這音樂是器樂演奏或歌唱、無論這音樂帶有什麼訊息。走上歧途的結果則是厭倦與困惑。請各位深思。
作者
李昂納德諾維茲(Leonard Norwitz)
1993年一月至四月
彼得夸卓普(Peter Qvortrup)
1993年八月至十二月
翻譯
劉名振
2010年十月
Labels: Audio Note, 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