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琴声里爆出的光芒——听安德拉斯-席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 8697|回复: 34
21#

回复 19# shenming 的帖子

昨天没有平均率,最后一个是意大利协奏曲,先弹的第一乐章,再次加演弹的是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
TOP
22#

回复 18# shenming 的帖子

昨天我去的很晚,我估计有签名,为了让孩子体验我就把唱片带到了北京,昨天太过瘾了。
TOP
23#

回复 11# michael_djj 的帖子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已转给广西师大出版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4#

回复 13# plczj 的帖子

谢谢P兄指点。我对不喜欢的东西从来浅尝辄止,我平时听钢琴不多,想听的时候总有比肖邦更好的选择,最爱听的是舒曼和舒伯特,德彪西和萨蒂也经常听,还有福雷及与肖邦同时的阿尔坎,还有李斯特也比较爱听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5#

回复 2# scfan 的帖子

谢谢指正,我对乐圣的音乐不熟,一写就写错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6#

回复 4# 天堂之阶 的帖子

我坐第四排,大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7#

回复 8# 昔日重来 的帖子

这有点言过其实了,大师在演奏过程中都是比较安静的,没什么多余的动作;火爆都是体现在音乐中,那令人难忘的动作是在每首曲子结束时大师有个从椅子上侧跳的动作,也就是90度地从面向钢琴突然地跳向面对观众——这个动作说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一两次我就觉得跳得没那么完美——这招确实对现场观众有足够的杀伤力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3-06-09 22:29:2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8#

大师前年来京,演的是半场平均律,半场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三首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29#

原帖由 昔日重来 于 2013-6-9 15:59:00 发表
听我家小女儿说了,“热情”过后,全场都爆了。大师的肢体语言比郎朗更加厉害。
问题是郎朗演奏时整个过程都是便秘表情,且肢体语言同音乐作品亳不相干。
TOP
30#

感觉媳妇年轻时候非常工整、平淡、触键中规中矩,晚年反而激情、从心所欲?“生长”开了?往往一些大师到了晚年更加挥洒自如,例如指挥家伯姆、汪德、腾斯泰特、伯恩斯坦。
最后编辑jshakszx 最后编辑于 2013-06-11 19:56:15
我的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3816db9bfba735d36fd466ff8e8ff6a0.htm?nekot=a3N6eGx5cDIwMDc%3D1270610206826出不听或重复的古典LP\C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