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头疼医头 还是 头疼医脚?最近对高频有个新的理解 [复制链接]

查看: 7671|回复: 32
11#

小弟是从事专业演出音响和业余录音,也是DIY玩家,八十年代就开始装机,这些电路也非常清楚,你最好拿台示波器看一下,如果在6000Hz以上就开始掐掉的功放是不能用于HIFI使用的,只有六、七十年代的国产功放是这个指标(8000HZ),主要用于电影还音、剧场开会等,八十年代我就开始使用美国专业功放QSC和英国声艺调音台,指标都是专业标准20HZ--20KHZ +-3dB,这些东西一直到今天还在正常使用,没有你说的仼何问题。至于你说的那些电路和理论。如果你未DIY过,最好自己做过并进行测试再讲。
玩hifi,一些过时的理论和落后的东西还是及早放弃吧,吸收和实践新的元素才是正路,我的路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最后编辑南海十三郎 最后编辑于 2013-05-26 11:35:52
TOP
12#

回一下楼主的题目,玩音响都不应该是“头疼医头 还是 头疼医脚”,它是一个整体的平衡,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系统技术指标的平直和听音环境的相对平坦,听音者对可听音范围的频率认识,做到心中平衡而不某求对某一段频率过于迷恋。在这个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的调整,关链在于如何提高系统声音素质,当这些质的东西都上去了,只有一个字:真!所听到的声音与自然声音一样,很真实。
TOP
13#

才知道啊,呵呵
TOP
14#

回复 12#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正解
TOP
15#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3-5-21 14:06:00 发表
很多朋友觉得高频延伸是频率很高的声音
单拿高音皇的曲线不到20khz已经下降了,但听感上为什么还是那么出色
个人认为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低频响应好!
我们通常听到的小提琴的声音,所谓高频的松香味,其实来自中低频质感,因为那种松香味是一种颗粒感,系统中低频质感不好,小提琴不会有松香味,是过于顺滑的声音,也是没有密度的声音。
所以,高频质量,其实和中低频质感有很大关系
调声音如果高频不好,不能

是这样的,校声的确如此
TOP
16#

高频不够细腻,高频突出这些问题都可在中低频上处理好后得到解决。
个人经验,高频不够细腻,是低频下潜不够
高频突出,是中频不够饱满
电子邮件:kevin_jfy@163.com  电话:13381702856
淘宝:http://shop62641602.taobao.com/
TOP
17#

回复 12#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同感! 能够出 "平衡" , "自然真实" 声音的器材才算调试合格。
最后编辑M100 最后编辑于 2013-05-27 23:09:28
TOP
18#

“因为那种松香味是一种颗粒感”有点难以理解。
小提琴没上松香声音是干瘪沙哑有颗粒感的,上了松香就明亮顺滑饱满。松香味应该是“饱满和顺滑”的听感吧。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

但低频有质有量,高频才会更出彩,这个很赞同。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0#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3-5-28 8:54:00 发表
“因为那种松香味是一种颗粒感”有点难以理解。
小提琴没上松香声音是干瘪沙哑有颗粒感的,上了松香就明亮顺滑饱满。松香味应该是“饱满和顺滑”的听感吧。

小提琴太顺滑就是失真,失去了真实的质感
电子邮件:kevin_jfy@163.com  电话:13381702856
淘宝:http://shop62641602.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