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支持原生DSD码流解码的DAC---柏韵 We-DAC30 DSD 解码器上市 [复制链接]

查看: 118342|回复: 241
141#

回复 132# yangzasui 的帖子

1. USB不直接支持DSD裸数据流。2. DoP=DSD over PCM。3. DoP是封装DSD数据,非转码PCM。

XMOS是多核芯片,USB接收、交互与CPLD两部份,都可以做在XMOS里。优点是开源,开发简便、易维护。
但是,多功能、集成度高对于音频也并非好事,音频应用更讲究精简、独立。这一点,你可以在高端CD机的架构上找到答案。
相比之下,独立的USB微处理器,加上独立的CPLD(FPGA),更适合音频应用的要求。如HiEnd级的AP2界面,就是独立架构。

此外,XMOS是相对复杂、臃肿的系统,音频处理用到的功能十分有限,也并非好事。试想,你把i7用到这里合适吗?同理,像高清机上8643那类集成度高的多功能芯片,一般很难各方面都得到满意的效果。如高端蓝光机,就把视频/音频分离出来了,用更专业的芯片来单独执行,而主控芯片只完成I/O、控制、解码...相关的任务。

总之,对于音频领域,考虑的重点是专而精,而非大而全。

但是,这也不能说XMOS不能做出优秀的界面。这涉及到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写入的软件及代码优化。那些采用公版的XMOS,技术与水平所限,很难说有满意的效果。因此,呈现战斗机与土鸡并存的局面。

单纯从Jitter方面讲,USB界面I2S直入DAC口,肯定比S/PDIF同轴更优。S/PDIF是单向传输,PCM编码还需要按协议调制、解调,这些都引入了更多不确定性。至于听感,仁者见仁了。

可能是上述原因,我发现XMOS方案所得到的赞赏很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TOP
142#

回复 138# shotchen 的帖子

OPPO好像没有开放SACD镜像功能,先锋这个功能也不是厂家成品机器支持的,要经过第三方软件破解才有。而且只能在HDMI端口传输,但市面上支持HDMI输入DSD解码的高级两声道解码器暂时只有柏韵一家。
TOP
143#

USB的XMOS方案很成熟,现在国外业界高阶USB數位界面大多找XMOS。Andreas Koch之所以没有用到XMOS芯片不是因为他要用更专业的芯片来单独执行,或者他没有注意到这个芯片,恰恰相反!当年XMOS在开发非同步USB數位传输界面时,他是最早和他们连絡的人之一,當他拿到早期的XMOS芯片时,发现許多Bug,而且不支持DSD,Andreas找XMOS讨论,但一点回应也沒有,因为XMOS是大公司,不在乎Playback Designs这点小生意,迫不得已Andreas只好自己設計USB界面了。结果是Playback Designs MPD-5售价近8万元,在国外知识就是金钱!
TOP
144#

SACD多是多声道的,柏韵 We-DAC30 DSD 解码器只有立体声,有出多声道的计划吗?毕竟目前用AV功放还是未能达到HI-EN水准,呵呵
TOP
145#

原帖由 davidvan 于 2013-7-9 1:16:00 发表
疑点:
1. Zhang所说PCM指什么?与我们理解的狭义PCM是一个东西吗?
2. Zhang是否掌握9018的全部内核技术信息(与不少专业人士的说法相矛盾)?
3. 这个视频是否通过ESS(USA)总部的审查?是否代表官方?
4. 按照ESS的惯例,销售办公室只负责区域产品销售,总部是否授权发布内部技术信息?
5. 销售办公室,未参与芯片设计、应用产品研发,是否有权威性(ESS总部或设计师另当别论)?
6. Zhang与Mytek主设计师、Ayre QB-9主设计师、HQPlayer开发者Miska...等人的说法冲突,是我们错误解读还是口误?

瞎猜:
1. DIY论坛的USB界面不支持DSD (CM6631a上做不出DSD),需要安排一个说法掩饰自身不足,并暗示焊友们放弃奢望?
2. 感觉视频更像是代表DIY论坛,而非ESS。论坛帮助ESS出片子,二位怎么也得给个面子配合一下?
3. 某天,USB界面终于支持DSD 了,是否会导演出另一个节目?

呵呵,兄弟你是明白人啊。
我的朋友曾经就HIFIDIY这些问题发帖在他们论坛,后被删贴了。他们现在明白不能把话说死,包括支持DSD。
张是负责销售的,所以不太清楚也可以理解。当然,他也可以以ESS设计部门这样说来做这个解释,具体是不是,不得而知。
最后编辑lao6 最后编辑于 2013-07-15 22:36:22
TOP
146#

原帖由 davidvan 于 2013-7-14 11:56:00 发表
11. USB不直接支持DSD裸数据流。2. DoP=DSD over PCM。3. DoP是封装DSD数据,非转码PCM。

XMOS是多核芯片,USB接收、交互与CPLD两部份,都可以做在XMOS里。优点是开源,开发简便、易维护。
但是,多功能、集成度高对于音频也并非好事,音频应用更讲究精简、独立。这一点,你可以在高端CD机的架构上找到答案。
相比之下,独立的USB微处理器,加上独立的CPLD(FPGA),更适合音频应用的要求。如HiEnd级的AP2界面,就是独立架构。

此外,XMOS是相对复杂、臃肿的系统,音频处理用到的功能十分有限,也并非好事。试想,你把i7用到这里合适吗?同理,像高清机上8643那类集成度高的多功能芯片,一般很难各方面都得到满意的效果。如高端蓝光机,就把视频/音频分离出来了,用更专业的芯片来单独执行,而主控芯片只完成I/O、控制、解码...相关的任务。

总之,对于音频领域,考虑的重点是专而精,而非大而全。

但是,这也不能说XMOS不能做出优秀的界面。这涉及到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写入的软件及代码优化。那些采用公版的XMOS,技术与水平所限,很难说有满意的效果。因此,呈现战斗机与土鸡并存的局面。

单纯从Jitter方面讲,USB界面I2S直入DAC口,肯定比S/PDIF同轴更优。S/PDIF是单向传输,PCM编码还需要按协议调制、解调,这些都引入了更多不确定性。至于听感,仁者见仁了。

可能是上述原因,我发现XMOS方案所得到的赞赏很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XMOS处理USB AUDIO包括DOP没问题,500MIPS足以应付,500MIPS不行,可以用1000,可以1600。毕竟都是数字处理,无所谓复杂、臃肿需要分离之说。
但XMOS 方案SPDIF输出优于I2S输出,为什么?SPDIF有reclock,而I2S无。I2S抖动远远超过SPDIF带来的最小50PS抖动
TOP
147#

回复 145# lao6 的帖子

商业媒体过度营销。
最后编辑davidvan 最后编辑于 2013-07-16 10:53:13
TOP
148#

回复 146# lao6 的帖子

I2S的抖动取决于界面的质量,已经可做到2~2.4ps。9018的话,I2S输入同样要做reclock。
最后编辑davidvan 最后编辑于 2013-07-16 10:54:06
TOP
149#

今天终于升级了第二代柏韵解码,初听用先锋某型号的蓝光机播SACD(输出DSD),明然比用CD PRO 转盘以同轴接解码播的CD层好声很多。第二代解码的声音明显比第一代大器。其他的以后细听后再说。
TOP
150#

原帖由 d9 于 2013-7-11 15:23:00 发表
希望产品定型要慎重些,另外这个DSD解码做好的同时,USB接口的功能要么彻底废掉,要么就做做高端,现在看样子,USB端还很一般。与其两项都兼,还不如彻底做好DSD解码。

如有可能,可以发一台帮你们做下测试。





哈,老黑鱼用啥测试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