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新玩具---HRS吸震板(配合CM钉垫p11) [复制链接]

查看: 39480|回复: 113
31#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75162-5.aspx
这个是我刚刚看到的W版写的HRS吸震板的心得,个人觉得非常客观准确!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2#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3#






















先上几张渣图,都是平价器材,HRS用在上面有点委屈了,好在已经都纳入了升级计划了。
稍后谈谈下午的听感。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4#

今天下午吃过饭,一屁股坐下来一直到近6点一直就在听音室里面,听的就是以上四张唱片,其实个人非常讨厌这种枯燥的测试,相同的一段音乐反复不断的播放,还得搬动这个,挪动那个,到最后就是一种折磨,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想听什么就听什么,也不需要记忆力。
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进行下去,针对我的系统,我摒弃了一些爆棚发烧碟、大部头的古典。直入女声、器乐、入门古典。我喜欢用杂锦碟试音,曲目类型比较丰富,这样省去了很多换碟的时间。所以就随手用了两张我比较喜欢和熟悉的高保真赠送的唱片。由于是和德恒钉、镁声钉结合起来试听的,更换位置交叉轮次比较多,所以一个下午也没有能够听很多音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首。
邓丽君的这一盘CD我没有听细节,而是听的整个的一个感觉。测试细节主要集中在第一盘的第五首《梦幻欧罗巴》和第十首《秋天的玫瑰》,演奏者和歌手是谁我真不知道,反正觉得好听就行了。选《梦幻欧罗巴》是因为这是一首箫与钢琴的合奏,或者说是钢琴伴奏的箫的独奏,开始有一段钢琴的前奏,非常好听,而后来的哀怨委婉的箫与晶莹剔透的钢琴之间的搭配堪称天作之合。而两样不同乐器所表现出的空气感和泛音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对于器材的微动态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对于钉的比较我今天暂且不说,只说一说在电处上面和音箱上面加吸震板和不加吸震板的区别(CD上面还没有来得及试听)。
先说说在电处上面的作用。之前已经说过,在电处上面是最明显的。比较了钢琴的一段前奏(在音箱上面已经加吸震板的前提下)背景要黑一些,底燥明显降低。但是对于高频泛音不是十分明显,都很好。但是钢琴的颗粒感明显增强,力度也更强劲一些。对于后面的箫声,不用吸震板的声音相对比较破,有开叉。而钢琴与箫的交叉声部就反映出,不加吸震板的两个乐器相对比较乱一些。重叠在一起的部分比较模糊,就有点像跳国标的时候配合不默契而尔会踩舞伴的脚。
在说说放在音箱上面的变化,这个高频比较明显,放了吸震板,钢琴的泛音要提高很多,圆润晶莹,而不放吸震板,相对就显得干瘪一些。低频倒没有那么明显,只是感觉更集中一些。
第十首是一个女声,在电处上面和音箱上面测试的效果比较接近,但是还是电处明显一些。仅就人声来说,加吸震板,特别是在电处上面加与不加,口型有一些变化,变小且往上收一些,能够明显感觉到大下巴变成了小下巴了。伴奏的声音的感觉与上一首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再说说试听的第二盘的第一首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这个与第一盘当中的第五首有点类似,也是两种乐器,但是有不一样,声场明显要大很多,但是乐器的线条却并不大,器材没有一定的密度是很难播放好的,这个恰恰是我的贵族书架箱的短处,多少还是显得一些空,加不加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要对症下药,没有一样东西是包治百病的,哪怕它很贵。
再听听第三首《白毛女》,这个录音就比较适合我的箱子了。人声、器乐伴奏,舞台感非常好,而定位正是贵族箱子的拿手好戏。经过比较,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单个乐器或者歌手的声音饱满起来,是会对这个定位和声场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的,哪怕单个的改善只是一点点。
写的很累啊!下午听的也累。
一些东西已经记不得了,也不说了。等有空再谈谈。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5#

回复 78# huuhuu 的帖子

兄客气了!请教不敢当,可以聚在一起瞎玩玩。嘻嘻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6#

回复 83# wm711130 的帖子

吴兄好!
在吴兄面前献丑了,跟吴兄的系统相比,我这个就是小儿科,听听味道而已。现在用的是柏韵的2a3,驱动力还不错,中高频声音很好,但是对低频的控制力相对还是有所欠缺。我的电处应该和兄的一样,只是自己回来进行了一些磨改,更换了JPS的墙插、古河的尾插,ABL的冰火空开。还准备换机内的连接线,主要那个太麻烦了,还没有顾得上。因为系统比较小型,所以一般就用一条电源线接电处,试过两根的,在我的系统提升不是太明显。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7#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3-3-8 13:11:00 发表
吴兄好!
在吴兄面前献丑了,跟吴兄的系统相比,我这个就是小儿科,听听味道而已。现在用的是柏韵的2a3,驱动力还不错,中高频声音很好,但是对低频的控制力相对还是有所欠缺。我的电处应该和兄的一样,只是自己回来进行了一些磨改,更换了JPS的墙插、古河的尾插,ABL的冰火空开。还准备换机内的连接线,主要那个太麻烦了,还没有顾得上。因为系统比较小型,所以一般就用一条电源线接电处,试过两根的,在我的系统提升


再插播一个小广告,JPS的墙插、古河尾插、ABL冰火空开都是在论坛认证商家开心发烧鼠那里购买的,东西品质非常可靠,感谢鼠兄。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8#

回复 87# johnleeh 的帖子

但是这个电处的墙插和尾插实在是太垃圾了,更换后提升很大。内部的接线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磨改,准备下一步就换万隆的单晶铜连接线。一起弄下来再加一块HRS的吸震版,再找一副合适的钉垫,基本上价格也与15S差不多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9#

回复 90# johnleeh 的帖子

还要考虑到具体的用电环境,我以前用排插,在市电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电处水平可能还超过,所以才会感觉夜里的声音要好于白天。但是现在使用电处,基本就不存在这个差别了,每个时段的感觉都差不多。
我感觉,电不好,电处才有用武之地,如果电已经很好,电处可能就是画蛇添足。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40#

回复 94# s1.4 的帖子

谢谢兄的分享,这个爵士的机架优势在于扎实、稳定,其他没有太多的奢求了。也不准备在这个上面再搭什么违章建筑了,一直在考察合适的机架,考虑一个仅仅一个3层可能不够,如果要买两个,品质好一点的价格,哎!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