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见证录制广州交响乐团一场音乐会的非常发烧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 28850|回复: 102
11#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3-1-28 8:04:00 发表
我所理解的声音的调性,就是声音的基调,底色调。这是直接由系统的频率分布特性和动态范围和瞬态特性所决定的。系统有几HI-END,我的衡量标准是就看其再现音源讯号时能具有多大的频宽,动态范围以及讯号跟随性的好坏。
如果连环境摆位等等“后期”工作到位的话,hiend的系统将会是一个尽量“无添加”自己个性的电声转换器,音源里的信息可以清晰地展现在各位的面前。

当然,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按各自的喜好稍


十分赞同峰哥的理解,不过要实现起来就一点都不容易啊。
TOP
12#

原帖由 砖家 于 2013-1-30 9:56:00 发表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3-1-29 14:03:00 发表
如果168能公开组织一下类似的活动(费用AA制),该好呀!

其实不需要别人组织,自己去星海的皇帝位听一次就清楚了。


皇帝位很简单,买票就是了。听完现场再对比现场录音难组织了。
TOP
13#

回复 93# shotchen 的帖子

要在家庭或专业音响系统听到现场的效果确实是极难进啊的。
前段时间在富盛的试音室听过一段我认为算是最接近现场的演绎,就是用小证据播放峰哥用黑胶翻录成高格式文件的一段马勒第三交响曲,霍伦斯坦指挥伦敦交响乐团1970年的录音。
这个录音最难播的不是什么爆棚乐段,而是播放乐团弱奏的乐段时,整个乐团还是完完整整的,一点也没有压缩和不清楚的地方,弦乐队很轻地拉奏的时候,几乎还能数人头,真是TM的恐怖!
可惜这般优秀的录音和制作恐怕是万中无一的,更可惜的是,当时播放的全套器材应该超过300W,还有近80平米的空间,哎,这些都是我辈凡人所难以企及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