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車佬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12-25 20:20:00 发表兄的意思其实我是理解的,但是一些问题我用文字表达不了或者表达不完善。我是自言自语自己的困惑,不是回应你的问题,两码事。
原帖由 tda1547 于 2012-12-25 20:23:00 发表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地线形成闭合回路,如果不能避免,则该闭合回路的长度越小越好
原帖由 lyliangyu 于 2012-12-25 20:45:00 发表这个复杂性是来自“信号地”和“电源地”的冲突吧。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12-25 21:15:00 发表咱理论上不行那么就进行实践吧。现在住的高层实践不了。十多年前曾经住的一楼,是个老小区。我自己在院子里的花圃曾经打过一根钢钎(紫铜棒用不起)做地线,用一根电线引入到室内。反复试验接cd机的机壳和工作地(不好意思,当时用的是日本机器,没有电源地线),又分别接功放的前级和后级的电源地和机壳、反复试验。改变是微乎其微。于是乎就怀疑自己的钢钎深度不够,选择了一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弄了一段长一点的
原帖由 HAYDN 于 2012-12-25 22:00:00 发表简单些吧,cd机、后级不接地,前级单点接地效果最好,很多厂家也是如此设计的,要注意更换电源线时绝缘公插接地头。关于机壳接地本人感觉效果不明显,至于音箱接地是西湖新款喇叭的特色,此种接地目的应是对静电的处理。
原帖由 liu1103 于 2012-12-25 23:58:00 发表问电力工程师也白搭!我曾经问过我的叔叔(是我们县的电力局电力工程师,曾设计过好几座变电站)在我那里听了我的两条电源线后,也没有办法解释原因。我后来(两三年后)在新音响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年飞利浦的音响电源设计师也是在听取了发烧友的意见,经对比后才在其后的音响器材中设计为可更换的电源尾插。之前的都是带线而不能更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