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举足轻重的器材接地 [复制链接]

查看: 27716|回复: 116
11#

回复 18# 镁声绕梁 的帖子

音响这家东西有时是会越搞越糊涂,所以才发个帖讨论。我是蛋鸡,以前是跟镁兄一样,插一块板共地,底噪大好多。
TOP
12#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12-25 20:20:00 发表
兄的意思其实我是理解的,但是一些问题我用文字表达不了或者表达不完善。我是自言自语自己的困惑,不是回应你的问题,两码事。


噢!哈哈
TOP
13#

原帖由 tda1547 于 2012-12-25 20:23:00 发表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地线形成闭合回路,如果不能避免,则该闭合回路的长度越小越好


理解完全一样。
TOP
14#

原帖由 lyliangyu 于 2012-12-25 20:45:00 发表
这个复杂性是来自“信号地”和“电源地”的冲突吧。


我觉得是这样。
TOP
15#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12-25 21:15:00 发表
咱理论上不行那么就进行实践吧。现在住的高层实践不了。十多年前曾经住的一楼,是个老小区。我自己在院子里的花圃曾经打过一根钢钎(紫铜棒用不起)做地线,用一根电线引入到室内。反复试验接cd机的机壳和工作地(不好意思,当时用的是日本机器,没有电源地线),又分别接功放的前级和后级的电源地和机壳、反复试验。改变是微乎其微。于是乎就怀疑自己的钢钎深度不够,选择了一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弄了一段长一点的


是啊,我现在在想,用隔离牛,不接地
TOP
16#

原帖由 HAYDN 于 2012-12-25 22:00:00 发表
简单些吧,cd机、后级不接地,前级单点接地效果最好,很多厂家也是如此设计的,要注意更换电源线时绝缘公插接地头。关于机壳接地本人感觉效果不明显,至于音箱接地是西湖新款喇叭的特色,此种接地目的应是对静电的处理。

嗯,我面前也是这样接的。
TOP
17#

原帖由 liu1103 于 2012-12-25 23:58:00 发表
问电力工程师也白搭!我曾经问过我的叔叔(是我们县的电力局电力工程师,曾设计过好几座变电站)在我那里听了我的两条电源线后,也没有办法解释原因。我后来(两三年后)在新音响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年飞利浦的音响电源设计师也是在听取了发烧友的意见,经对比后才在其后的音响器材中设计为可更换的电源尾插。之前的都是带线而不能更换式的。


有道理,就好像hifi器材不能拿给修电器的维修一样道理。
TOP
18#

回复 35# 镁声绕梁 的帖子

不过进口不同品牌的前后级胆机搭配也要注意,我所知道的,早期的麦景图和马兰士胆机就不能搭配在一起,嗡嗡声很大的。-------谢镁提供参考

我是一套ARC的老机,底噪相对大点应属正常,如果前后级插同一个座,嗡嗡声大很多。

另外有线电视网络线也对影响干扰很大,我觉得现在的地线脏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现在的电器大多都用开关电源。
TOP
19#

回复 30#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防雷器?家居很少听有人用这个。我孤陋寡闻
TOP
20#

回复 38#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十三郎分析的到位!有亩搞错,11:47就开饭…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