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收藏第一还是聆听第一? [复制链接]

查看: 11980|回复: 47
1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1-16 17:47:00 发表
真的在地摊上收过一张马尔齐,封面有污垢,碟片品相不错.真的是地摊价,20元港纸.

地摊上收到Martzy, 无论在哪都就近似于奇迹了。我只有一张martzy,DG单声道版,她和Fricsay的德活夏克小协,二版,花了几十欧元吧。这种二版具体多少钱我也没查,觉得能接受,就买下来。这就是藏的碟,我一次也没听过。
有一次在纽伦堡的一个地摊上看到一张巴克豪斯的贝四钢,DECCA德版早期黑金标立体声。封面就像是狗啃的似的,但是唱片是全新的,想了想还是拿下。这张唱片我前两天还听了一次,一点杂音也没有。地摊上碰到这种货色,就算不错。
TOP
12#

前一周7毛美金淘到马里纳指挥ASMF《四季》(ZRG 654,NM),看到淘宝上9成新开价1000人民币,真有意思

TOP
13#

我葛朗台,密纹是买来听的,而且只进不出,现在排不上号听就留着以后听。性价比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什么地球版、红头,几美元、十几美元一张就买,贵了就一边凉快去。就我这不到两万美元的烂音响,地球版、红头和二班长之间能整出多大区别来,即使真有区别,盲听之下才算,而不是心里作怪。还得跟伺候老太爷似的伺候那些头版,给他们洗澡、更衣、桑拿,算了吧。吃来吃去,还不是家常菜最可口、最健康、最好吃!

因为忙,好长时间听CD为主,大概四月老范走后就没怎么听。最近在家上班,换上新的MC唱头(老范来之前买的,一忙就没换,老范来时只能听老唱头)。正在听Philips出的Gitlis演奏的Wieniawski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密纹,凄美绝艳的很!

昨晚和今晨听的几张密纹,八张总价二十美元上下:


一美元的阿劳。没有老范的英、德两系一班长,阿劳后来和海丁克的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是排山倒海,音效惊人。




这张梅纽因头版演录俱佳,音色辉煌,令水寒居满堂生辉!




难得一见的马克维奇勃拉姆斯第四。美国压片,声音尚可。




两美元的斯托大爷灰姑娘,辣妹呀!




尽人皆知的室内乐大名碟。CD的声音确实不如密纹柔顺。




上面说的Gitlis演奏的Wieniawski两首小提琴协奏曲:




两美元的舒伯特,金童玉女珠联璧合。




这个不必多说,对我来说算很贵的密纹了,咬着牙买。




原帖由 THRONES 于 2012-11-16 23:38:00 发表
前一周7毛美金淘到马里纳指挥ASMF《四季》(ZRG 654,NM),看到淘宝上9成新开价1000人民币,真有意思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11-17 21:43:38
TOP
14#

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最终目的是供人欣赏。意大利名琴(小提琴)就算价格再昂贵,让它安静的躺在博物馆里,不让音乐家用它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这又有何意义?
如果我老了,老得快要死了,请在我人生的最后时刻,再给我听一听巴赫的音乐,好让我在上帝的怀中安然睡去。。。。。。
TOP
15#

回复 13# qsyd 的帖子

有鉴于LP易损的特点,性价比是相当重要的。过于昂贵的片子没多大意思,很多人还不舍的多放。昨晚听Baumgartner指挥洛桑室内乐团的《四季》,DG廉价Resonance,还不是一样弦乐滋润,音色瓷实?
TOP
16#

密纹唱片就是用来听烂的。

原帖由 THRONES 于 2012-11-17 0:18:00 发表
有鉴于LP易损的特点,性价比是相当重要的。过于昂贵的片子没多大意思,很多人还不舍的多放。昨晚听Baumgartner指挥洛桑室内乐团的《四季》,DG廉价Resonance,还不是一样弦乐滋润,音色瓷实?
TOP
17#

我买或者说收集LP只是为了听,没想过“收藏”。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8#

房奴、车奴、还有LP奴——中国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延续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没改。
TOP
19#

赞同亚当君的观点。我从没买过超过5美元以上的黑胶,我90%以上的黑胶都在3美元以下。音乐内容和碟片没关系。到不了脑子里啥都是白费。
乐迷乐茫
TOP
20#

回复 16# qsyd 的帖子

同意,无论生活在欧洲 美国 上海,LP只是一个聆听欣赏音乐的载体,LP真正能听烂还真要好多好多遍。怕啥呢 听呗。听过很多人貌似很严重的说,哎呀,LP听一次磨损一次啊,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装个P啊,喜好的音乐管他是神马载体。什么头版还是廉价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