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箱DIY最终玩成了制箱理论探索和公式推导--奇乐无穷 [复制链接]

查看: 28806|回复: 122
31#

我只是说过外国人有可能搞出了先进的制箱理论,我在前面的帖子里谈到过,就是先进的制箱理论的应用是否普及,不然才有了业余爱好者的DIY空间。
        不要抱维洋货至上的心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拿音箱排名第一重要的功率分频器声相位一致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来说,到目前只有以色列的某个牌子的音箱和法国的FOCAL声称用到了,其它牌子的音箱可以认为其制造者不拥有此技术,就连基本的喇叭搭配,音箱边长比例等及其简单的技术,在许多进口音箱产品中做得非常不到位。
          有句谚语:一口吃不出个胖子,要干好一件事,要一步一个脚印来,急不得。我是在08年刚摸到顶尖制箱技术的门槛,到今年7月搞出了音箱的力学--电学方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消化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到今年国庆才搞出彻底准确的功率分频器声相位一致的设计计算公式,也是用了近两个月才消化和总结完其中的规律。

经验的积累确实需要时间,很多东西可能尝试了只为了证明一个失败的结果,慢慢来吧,希望强兄早日做出好箱!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32#

你说得很对,公开的书籍中是找不到直接做好音箱的方法的,其中的基础公式,理念都是作者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整理编辑成书的,作者本人不一定有很高的造诣,否则直接投身于制箱行业了,但他们是编辑高手,会抽取文献中的精华。
        DIY者要想着做好音箱,还需利用书籍里有用的公式去推导出做箱的实用公式,这是一个去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学家最适合做这个,如果那些音箱生产商有眼光请他们为自己服务,那现在市场上的音箱质量就是另一番境地
        这说到底还是知识的运用本领问题,那些基础的物理学知识,在学校课堂里老师讲个题型,作为学生的自己掌握了,考试得了高分,但真正有用的是在实际中如何用好他们

其实老外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尝试,创新,国人过多的是啃书本,搞学术,方向不同。DIY的问题就是经验积累,遇到问题,分析,想方法去解决。当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了。有时候都是实践中在学习理论的。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33#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12-12 21:51:00 发表
通常国人认为实践就是去实际制作某件东西,并把理论和书籍与实干割裂开来,其实实际制作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制作得更好,能给出这个答案的就是理论。
人们发展了系统庞大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其中的部分內容就可以让我们用来发展出做音箱的理论,其它的方面制造也同样如此,这叫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其作用非常高效,往往是一次成功,例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就是把所有的物理,数学过程搞明白了,才开始实际制造
你说得对,许多国人只会死啃书本,照搬照抄,只会考试,缺乏创造力,创新能力,表现为是不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有的人保守到对新出现的理论(制箱方法)抱有恐惧的心理,导致其表现出排斥的行为,我最佩服的是外国名牌大学里的教师,他们通常要求创造知识(或称理论),如果数年没出成果,就要被降职,甚至被解聘,对比我们国內大学里的教师,那可是天地之差

按喇叭实际复阻抗条件最新推导出的声相位一致型功率分频器做出的四分频音箱的声压,全音域阻抗的模拟计算目前已完成,再次感谢坛中热情指点的朋友,待明天分析完数据后再与大家分享

个人觉得实践更重要些,有问题了再去寻求理论,很多情况下两者密不可分。期待兄的进一步分享!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