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久违了,小米----从零开始,玩转MAC MINI CAS(更新-空间再... [复制链接]

查看: 703788|回复: 585
111#

这几天,收包裹,收得很爽,虽然现在进藏进京需要实名制了.但顺丰的通行证看来还是木有问题的.
但今天,遇着新鲜事儿了.
韵达送包裹过来,居然,问我要身份证查户口,然后,还要当面打开...说上面要求的.,怕有违禁品..我照办了,然后给了他一个微笑和一个大大的中指

新玩具到了,自然要好好玩弄两哈,这几天都在紧张测试中,也在等一些配件陆续抵达.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2-10-28 22:47:43
TOP
112#

原帖由 HL6589005 于 2012-10-28 19:47:00 发表
老兄添制这些新玩具又费了不少米吧!等待精彩下文!

呵呵,估计这圈下来,米缸里会少一些,但对于那些大烧来说,洒洒水而已D:
TOP
113#

MAC MINI 使用容易忽视的两个问题

电磁干扰
前面说过,无意中发现,将MAC MINI 和解码器并排放置,尤其是紧贴一起放置(当时是为了照照片好看一些,呵呵),声音会发生改变。

在我这里的声音变化是:声音变得混浊,线条和透明度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将他们分开(如前面的照片,上下层放置),声音就恢复正常了。

在线材、避震和器材无变化的前提下,唯一让我想到的理由就是:MAC MINI的电磁干扰了。

PC或计算机,由于内部电子元件密布、板卡林立,环境复杂,对声音的影响在桌面多媒体时代就充斥各个BBS。给PCI声卡增加屏蔽、给硬盘增强避震、使用独立电源等等。。。
相信从PCHIFI玩起的朋友,都没少干过。玩过联力、工作站等大型PC机箱的,多少会有一些印象。这些价格不菲的机箱,除了免工具人性化,体积庞大,重量惊人,钢板超厚之外,
无一例外的都会配置有EMI弹片防辐射的设计。而MAC MINI 全金属外壳,塑料底盖,是否采用一定防辐射设计不得而知,但密闭性和抗干扰,估计不如武装到牙齿的大型PC机箱。

既然使用MAC MINI 玩HIFI,对于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电磁干扰就不能忽视。

音源和解码器,在国外HEADFI论坛,曾经进行过测试和讨论,他们的结论是:尽量使用小于0.4米的数字线连接音源和解码器,能减少SPDIF的传输jitter。艺雅、Weiss 等厂家对于数字线距离也有说明。M2T hiface和Audiophilleo等数字界面产品,都采取了取消数字线连接环节的方式,减少传输中的jitter,效果都不错。前者是针对USB,后者是针对SPDIF和BNC。

这样就麻烦了,一个要远离,一个要尽可能的短距离。

为解决这个问题,想到了声美力层板,它的磁动屏蔽技术(Magnetic Grounding)和地线连接第一次将“电”引入避震环节,算是个新的尝试,从说明来看,主要用于复杂环境下,电磁波的吸收和转换。而对MAC MINI的电磁干扰,能否起到作用呢?我也很想知道。




TOP
114#

此外,鉴于PC复杂的干扰,对HIFI系统的“污染”,CAS有经验的朋友,经常都会建议PC的电源最好和HIFI器材分开。而玩MAC MINI 的朋友也发现,在其电源后面增加有“清洁”功能的滤波器,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初级的,PC

和HIFI器材分别使用2个插排;终极的,应该给PC专门拉一条专线,或者使用独立线性电源供给了。但究尽能起多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比较和衡量。

于是,多找几个插排,国标的、美标的,入门的,高级的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或许能找到这个答案,同时,也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现在,有些庆幸。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的电源专线规划,现在或许需要增加一条PC专用线路的预算了。
TOP
115#

MAC MINI的避震

一些已经购买MINI MAC的朋友,发现给MAC MINI增加避震不容易,它的超薄,迷你外观的设计,让它的重量对于避震钉来说,太轻了。

避震和重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要不,就不会有人用大理石、书籍等重物给音箱或CD机加重了),没有一定的压力,或许会造成避震钉抓地不够稳,滑动,严重的甚至避震失效,同时,也会造成MAC MINI自身的不稳定。不稳定的避震,又会导致声音变化的不稳定,这些,都会增加给MAC MINI避震的复杂性。

这些复杂性和不稳定,或许,这是一些朋友说,给MAC MINI用避震钉,貌似效果不明显,FE和地摊货,没多大区别,甚至不加效果更好的原因。

使用手头的一些避震钉,发现,避震对MAC MINI和声音是有作用的。而且,接触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手头,已经有数款黑檀木锥形、柱状避震钉、挪威钉、声美力MC88、加上不久后要加入的德恒铸矿三套钉子,如果最后能加上那款“烟灰缸”镁钉,就可以开一个钉子小型峰会了,哈哈。

对于器材,我不喜欢玩什么PK。其实,环境不同、系统不同、听音习惯不同,加上主观听感的不确定性,谁好,谁不好,本来,就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出来的。。。俗话说得好,女人别说美丑,恐龙在侏罗纪也有数一数二的,老婆别说好不好,自己被窝里的才是最有效滴。。。所以阿,我只希望,能给MAC MINI找个好搭档,般配就OK了,咱要求不高。
TOP
116#

原帖由 kpmlljq 于 2012-10-30 18:27:00 发表
K兄您的图文教程不学习不行啊!谢谢教程!

客气了,我也在学习OL
TOP
117#

原帖由 kpmlljq 于 2012-10-30 18:51:00 发表
请k兄讲解一下为什么小米系统要比小文的系统的声音好听呢?谢谢!

这不好说.MAC 和windows系统的数字音源PK,各大BBS很多。有人说小米好,有人说小雯好。
在我这里,windows系统用的是戴尔的工作站,双CPU 8核,16G内存,win7 64bit,电源、硬件和系统都花了不少精力优化过。使用HQPLAYER和JPLAY,声音已经很不错。但和未做任何优化的MAC MINI相比,输在三个方面:
1、音场不够开阔。我听爵士比较多,需要小米这种,声音融在空气中的感觉。人声和乐器能相互交融,自然而不做作。
2、声音不够柔和。小米,使用阿姨组合(iTunes+Amarra),明显的变化就是声音温柔了,HIFI性或许不如小雯犀利,但增加的耐听性,会让人更专注于音乐。
这两点,对于我这套PMC入门监听系统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改善了。
3、播放高格式音频。使用单独的Amarra播放,结果令人惊讶。几乎完胜小雯系统的任何播放软件。这点还没搞懂怎么回事?
目前来看,MINI MAC有如下优势:
1、原生支持AIFF。要知道CD格式就是AIFF。苹果系统得天独厚。声音驱动的更有效,即使win 7已经开始使用wasapi,但声音驱动上,MAC更容易实现。想想windows USB暴音问题,就让人头疼。
2、更干净和有效的系统管理。windows 是个大杂货铺,兼容性,能给使用者很多方便,但作为音乐播放,却要放弃这些兼容性,进行大量的瘦身和优化。而一个干净的MAC 系统,已经很不错了。
3、更便捷的音乐管理。音质和界面管理兼得,这点MAC系统很轻易就能做到,而windows还在不断整合。
可以说,买回一台MINI MAC,装上amarra就能听音乐了,而且初始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不需要在软件和系统优化上花太多功夫。
因此,是花大精力去包装小雯,让土鸡变凤凰,还是抱着小米这个花瓶妹子,泡三温暖,就各取所需了。
TOP
118#

几天,没更新了。因为发大水了。

周一接到学校紧急短信,去接女儿,差点游着回家,还好咱不是汉鸭子,还能扑腾两下。百年一遇啊,这次广播里的天气预报终于名副其实了。
TOP
119#

孩子一点都不怕,高兴的要人命,放假半天,连带第二天不用上学,跟过节一样。

但有人就不高兴了,地下停车场的悲剧一场接着一场,看着BBS的照片,都麻木了。呜呼哀哉,天降大任于私人乎?关咱私家车神马事情哦。

更悲剧的是,咱家的姐夫刚从贡嘎山回来,看到了传说中的日照金山,豪情万丈,第二天上班还在神游之中,懵懵懂懂上了车,就插上了钥匙,拧了3圈之后。。。才记起来,这车上午还在一片汪洋中洗过温泉。。。于是,到现在他的宝贝小马还在朋友的修理厂晒尸体呢

唉,这都是多手惹的祸,人贱莫过于多手,多手必遭雷劈,切忌,切忌。

发大水,让是全市供电不正常,无聊之中,咱也多手了一会,于是,果不其然。。。。
TOP
120#

给小米换个胃--SSD的痛苦旅程

SSD到家几天了,琢磨着再听一段时间,熟悉了声音后再换SSD,能有个更直观的听感。但全市又停电了,想听没得听,窗外的大雨淅淅沥沥,看着咱家的小米我心思思。。。换吧,横竖一刀切了,省得老疑神疑鬼。换完,咱家小米胃口就好了,吃嘛嘛香啊,500M读写啊,什么概念啊,火车都能开到火星上了啊。

第二次,给小米做开膛手术。吹着口哨,哼着小曲,看着IPAD里存着若干参考视频和图文资料,咱心淡定啊。

工具全套,38一套的廉价货咱没要,要了这套100多的,材料好啊,结实,够分量,还带着出厂的保护油呢。

T5\T6\T8,梅花型的3颗,没错,资料上写着,就这尺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