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31239|回复: 587
31#

“依旧被顺着走”但是会走得不顺,需要使用超过厂家建议针压才能消除“拆声”就已经说明唱针在正常针压下无法正常循迹了。

请思考一下,难道唱头生产厂家都闲得蛋疼,要搞出完全没意义的个适应针压范围,还要标上温度范围,有的还标注上精确到0.1的建议针压?唱臂厂家也都是闲得蛋疼,搞一个毫无意义又增加成本的偏压装置?测试唱片难道也是为了骗钱,这些测试内容都没有意义?

反复解释同一个问题我有点不耐烦了,各位如果觉得超载对汽车和路面都没有问题就继续加吧。
TOP
32#

回复 310# what? 的帖子

关于内侧滑力这个论坛己经讨论过很多次,也已经有很详细的分析,因为分散在不同帖子里,新来的黑胶玩家可能沒有查看过旧帖,这里再罗嗦解释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内侧滑力不是由坑纹由外向内的螺旋带来,而是由转轴唱臂的补偿角带来!因为补偿角存在,唱针在坑纹内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和唱臂就不是在同一力线上,力线夹角的存在就把牵引力变成一部份沿唱臂轴线的牵引力外,还产生一个由外向内的分力,这个分力就是内侧滑力。正切臂无补偿角存在,理论上是没有内侧滑力问题的。
内侧滑力大小取决于针尖运动的摩擦力和补偿角的角度,夹角是恒定的,摩擦力取决于摩擦系数和压力,摩擦系数由坑纹决定,压力由针压决定。所以在补偿角不变时,内侧滑力和針压成正比。所以不加偏压,针压越大,内侧滑力越大。
现在回答您的问题,唱针在圆圈运动时,只要唱臂有补偿角存在,唱针力线和唱臂力线有夹角,就会有侧滑力存在。
TOP
33#

回复 313# 牛仔 的帖子

诚恳建议牛仔大师不用整天胡思乱想了,把侧滑力的英文放狗搜一下再参与讨论好吗?
TOP
34#

既然内侧滑力与补偿角无关,有请大学物理高材生和牛仔大师解释一下为什么现代转轴唱臂都要有抗侧滑力裝置而正切臂没有?
在线等答复。
TOP
35#

看来物理高材生和牛仔大师解答不了,再次建议在狗哥中键入“Anti-skating”一词。
下面是一段节选自测试碟使用说明书上关于抗侧滑力的原文,请物理高材生和牛仔大师认真阅读一下。

Because of the offset angle of a pivoted tonearm,aconstantly varying vector force biases the arm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record causing the stylus to lose contact with the outer(i.e.right channel)groove wall.Both linear and modulated groove velocity,tracking force,stylus profile and vinyl composition are contributing factors.
The anti-skating force attempts to amoliorate this by applying an opposing similar force.
It is also accepted that the overall force vector increases as the tonearm approaches clser to the spindle or end of the record.

难怪高材生调唱臂会在厂家建议针压下拆声。另外建议大学物理高材生,作为产品开发者,最好还是严谨点好,初中物理就能清楚解析的问题都还没处理好就推出市场那是相当的冒险。
TOP
36#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2 16:29:00 发表
旷版后面的言论就是气话了,咱调唱臂也没有在厂家建议针压下拆声的。

请看看您自己之前关于针压,关于VDH发表的高论?
既然有这张测试碟,那请物理高材生把我节选那段文字前面一段贴上来?那段是什么信号?
TOP
37#

回复 361# 蒋鹏 的帖子

请问物理高材生,内侧滑力和补偿角有关吗?
TOP
38#

回复 362# 蒋鹏 的帖子

1K信号是用来测转速的,测抗側滑力不是用这个哦。
TOP
39#

回复 366# 蒋鹏 的帖子

高材生先生居然没看懂那段英文?请认真阅读后再发表高论?
TOP
40#

物理高材生先生如果觉得整段太长也行,那么Offset angle of a piloted tonearm是什么?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2-10-12 17:58:2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