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烧友们有耳福啦!历史上公认最靓声的七款LS3/5A音箱输出示范重磅... [复制链接]

查看: 13614|回复: 35
11#

Stirling LS3/5A音箱
每對英國Stirling LS 3/5a V2 都經由擁有二十年鑽研 LS 3/5a 技術的 Mr. Doug Stirling 親自人手裝嵌及檢測成品,造工精細,超越BBC所規定的嚴格標準,限量生產,珍藏價值極高。
榮獲英國Hi-Fi News 2005年器材大獎-1000英鎊以下最佳揚聲器,擊敗對手包括
Sonus Faber Concertino Domus 及Ruark Sabre III Yahoo LS3/5a 俱樂部公認英國 Stirling Broadcast BBC LS3/5a V2 鑑聽喇叭是最靚聲的版本之一 。Stirling BBC LS3/5a V2 使用了新的 Stirling SB4424 和 Stirling SB4428 單體, 不管在外觀和性能上都與使用 KEF 單體 的舊 LS3/5a 相同,但在低頻的延伸以及動態範圍上 卻更勝之。它沿用了Stirling Broadcast 最出名的 Reference (即早期 BBC 型式)音箱,並使用了最高等級 的 SuperSpec 分音器。Stirling LS3/5a V2 在設計之初即 希望在維持11歐姆版舊 LS3/5a較現代性能的同時,還 能夠重現更早期15歐姆版舊 LS3/5a 重播人聲的迷人神 韻。結果證明其設計的概念和執行都非常成功。
TOP
12#

Audiomaster LS3/5A音箱
英国BBC录音室专用AUDIOMASTER-LS3/5A(15欧,白肚脐),英国AUDIOMASTER公司是生产3/5A音箱很少见的厂家,生产此箱多用于供应录音室使用,此箱是AUDIOMASTER公司 LS3/5A系列早期的版本,两箱连号,成色状态一流。15欧、白肚脐是3/5中的极品,数量不多,受到3/5A玩家群的一致追捧,声音厚润、自然、高贵,质感一绝。与ROGER的3/5A相比,各有千秋,roger 的声音比较浓,中频比较丰满。而AUDIOMASTER的3/5A确是走真实、自然路线,高中低三个频段十分平衡,配合得相得益彰。用马兰士5、QUAD(国都)II 等机器去推十分合拍,功率适中、乐感一绝,尤其是自然、真实、耐听的中频令人一听难忘,播放弦乐也是有骨有肉,小提琴的“牛筋味”和“松香味”令人中毒。此箱是一代铭器,也是英国监听(BBC录音室)的一个标准,值得欣赏和收藏。




TOP
13#

何氏LS3/5A
何氏LS3/5A的外形尺寸和BBC LA3/5A完全一样:密闭箱,胡桃木皮外饰,前障板为凹式设计,高音单元罩有金属网保护(BBC当初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幼嫩的高音振膜在搬运中不慎被损坏),低音单元是从前障板内部安装上去的,固定面网的尼龙搭扣也是同样照搬。为了确保音箱的共振不会引起问题,LS3/5A箱体内部都贴以沥青垫增加其阻尼,何氏LS3/5A箱体内部也粘贴了3mm改性沥青胶来抑制谐振。BBC LA3/5A的T27高音单元外围有一圈厚毛毡,那是因为高音单元的振膜很小,音箱前障板突起的边缘引起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声音的连贯性,而且在设计中将音箱面网对声音的影响也一同考虑进去了,所以听BBC LS3/5A最好不要拿掉面网。


何氏LS3/5A单元外围没有一圈厚毛毡,但拿下面网后声音更通透些(不知道何氏设计时是不是将面网的作用考虑进去,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这对音箱不支持双线分音接法,后面的接线柱也就只有两只。
虽然外观和BBC LS3/5A比较接近,其实它的主要部件,如单元、分音器都由何氏自己来设计。高音单元为1寸丝膜,带后腔;低音单元为5寸纸盆,看看单元的背面,黑色的便是何氏公司自行配制的阻尼材料,由于是密闭箱的设计,低音单元泡沫悬边和支片都经过柔顺性处理。低音单元泡沫悬边采用的是PVC发泡材料,BBC LS3/5A最开始用的是橡胶边,后来也改成PVC泡沫边。既然是BBC LS3/5A的复刻版,何氏也设计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分频器,和BBC LS3/5A一样采用铁心线圈。
从技术指标来看,何氏LS3/5A具备更宽的频响范围和更高的灵敏度,它的低频可以延伸到50Hz,高音单元能播到30kHz,灵敏度从83 dB提高到86dB,阻抗也是比较正常的8Ω。



后LS3/5A时代的选择
其实,无论从扬声器设计技术本身,还是声音的全面性来评判BBC LS3/5A,它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音响的要求,其低频从70Hz往下就滚落了,高频的表现也有缺失,迷恋它的人都是因为其迷人的中音。高阻抗低灵敏度特性使它更适合与胆机搭配,而电子管的复古和文化气息更是为LS3/5A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一对LS3/5A配一部EL34电子管作输出的合并胆机,再加上一台二、三千元的CD机,就能组成一套万元级别可以定下心来欣赏音乐的系统。LS3/5A不知令多少发烧友从此步入HI-FI与音乐的殿堂,以至于有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没有听过3/5A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发烧友。
既然LS3/5A在人们心中有如此的盛名,何氏为什么会选择去做这样一款不一定讨好的产品呢?据说和发烧友一样,何氏的设计师对LS3/5A也十分喜欢,人家不做了,就自己做吧。既然也叫LS3/5A,何氏面临的挑战是用自己设计的单元做出盛名之下LS3/5A般的声音,并且准备在高低音的延伸上做得更好,在后LS3/5A时代为喜欢它的发烧友提供一种选择。


你想要的它都有吗?
现在该好好坐下来听听这对音箱了。要鉴赏LS3/5A自然离不开人声和弦乐唱片,弦乐唱片选择了米尔斯坦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以及美艺四重奏乐团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四重奏;人声唱片除了蔡琴民歌外还有Jennifer Warnes的《Hunter》;交响乐用的是克莱伯指挥柏林交响乐队演奏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让何氏LS3/5A先唱蔡琴民歌,等蔡琴平缓的歌喉伴着乐队的和弦飘进耳畔,我原本有些紧张的神经开始放松了,何氏从宝贝系列开始显现的出色中频特点在这个产品上得到了进一步延续,而且更为感性。我想我开始明白何氏敢于啃LS3/5A这块硬骨头的原因。
BBC LS3/5A的中音浓郁,韵味无穷,何氏LS3/5A的中音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米尔斯坦的琴音是十分有特色的,他和海菲兹持弓时的弓压都比较大,而且两位大师好像都喜欢靠近麦克风,所以录出的小提琴声音都比较“直接”,不像格鲁米欧,听他在飞利浦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曲,选择一座教堂来录音,远远的琴声和教堂的回响融汇在一起,小提琴本身的质感反而不明显了。听小提琴独奏,我更喜欢在大房间听比较“直接”的录音,就像这张米尔斯坦的无伴奏(EMI)。何氏LS3/5A除了交代出小提琴的质感外,还有一份润泽和通透,就像小号的声音充满金属的嘹亮,小提琴的声音让人一听就有木头味,何氏LS3/5A在这里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何氏LS3/5A技术参数上列明它的频率响应可以达到20kHz,高频段的泛音表现得到了改进,而在比较敏感的中高频段,何氏增加了它的细腻度,小提琴高把位的演奏有一份丝丝入扣的感受,清晰度更高些。如果看一下何氏LS3/5A的频谱图,你会发现它的延迟时间比一般音箱要长,不要怪何氏,那可是LS3/5A迷人音色的前提,也就是说LS3/5A的声染色要比保真度高的箱子多,有人说喜欢人声和小提琴声音有粘性,去听LS3/5A吧!

      亮点
  比BBC LS3/5A频响更宽,灵敏度更高
  中频出色
  缺憾
  低频还不够结实
  总体评价
  外形酷似BBC LS3/5A,声音也比较出色的一对音箱





TOP
14#

科宝LS3/5A
科宝…以现今最新科技将经典传奇重现!
採用最新开发之高低音单元,除保留原设计精湛神洒外,更提升承载功率及高低频两极伸延;避免在动态较大时拍边,而两极伸延更能令音乐之细节动感表露无遗!



型号: LS-3/5A
承载功率:30W(50W MAX)  
阻抗:11 Ω
灵敏度:82.5dB(2.83V/1米)
频率响应:70Hz-20KHz-3dB
最后编辑落葉繽蒶 最后编辑于 2012-09-15 11:06:26
TOP
15#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某日与香港资深乐评家Leo大哥闲聊时,提起时下发烧友至爱嘅LS3/5A,佢兴致盅然,特地将LS3/5A的历史以及本帖中提及的中古LS3/5A作了一番详尽的评点。令偶从中获益良多,并且Leo大哥亲自撰写LS3/5A的评论文章《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以下是评论文章《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由于版面所限,将分为多帖发送。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空前绝后


在80年代早期,我已经买入了一对ROGERS
LS3/5A,接着又买了一对CHARTWELL。每当“烧”过座地式喇叭之后,总会换上一套LS3/5A配古董胆机调剂一下。可以说是从开始了解发烧之道后从未跟LS3/5A离开过。在以后十年间,也曾买入和出让多款LS3/5A。但那15 ohm
ROGERS仔和CHARTWELL却是保存至今天。绝对不会出让。

在无数次的LS3/5A大比拼聚会和“龙虎会”测试中,我遇上了三款令我朝思梦想的珍品。它们是AUDIOMASTER,GOODMANS和HARBETH的“金波仔”。前两者可遇不可求,“金波仔”的售价又令我犹豫不决。只好把它们的音质和表现藏在脑海深处。

是否只有我一个人对LS3/5A如此痴爱呢?事实上,世上不少同好比我更显痴迷。收藏十对以上者是以千万算!拥有这款貌不惊人的喇叭仔地人数是超过九万。在这二十多年间,它不但成为最畅销的一款,也打破了历史纪录。“空前”已被事实肯定了,就连“绝后”也很有可能。究竟LS3/5A有什么魅力令人们如痴如醉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创造过程。
最后编辑落葉繽蒶 最后编辑于 2012-09-15 11:34:01
TOP
16#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传奇前传

LS3/5A的雏形早在60年代末已经完成了。创制人便是日后在发烧界极负盛名的Do Harbeth先生。他当时是英国广播电台(BBC)的科研和发展部主管。74年,在外勤广播部门领先使用后,提出了音效修改的要求,LS3/5A渐渐成型。BBC的主播们在试用后也赞不绝口,并加上了他们更有影响了的修改要求。Harwood在多方努力之后终于在同年把它的音效标准基定了规格。

高度12 .25英寸,7寸半宽,6寸半深,分音器编好FL6/23,高音单元是KEF的T27/SP1032,低音是同厂的B110/SP1003,阻抗是5 ohm。虽然投标生产权的厂家超过十家,但最后生产是交由ROGERS负责,决定原因之一是它跟BBC的距离是最接近,易于管理。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发展期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

LS3/5A通常都被称ROGERS仔,因为最早的两年生产期中,它是为一拥有生产权的厂家,生产期也是最长,所以数量也最大,为数5万对!
TOP
17#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群雄分霸

传奇的诞生是为了一个目的,后来意外的发展才制造了传奇。

第一期的生产大部分是被BBC使用了。而同时间,BBC亦准许ROGERS外销。专业行内反映一般,但在发烧界却制造了前所未见的热潮。

划时代的开端只有一小群发烧友觉得ROGERS仔既是BBC的监听器也不妨一听,立刻着迷者十之八九,传言有如潮水般向四面八方伸涌,遍及全球。在短短两年间,LS3/5A成为了全世界发烧友趋之若鹜的珍品。

为什么发烧友这般喜爱ROGERS仔呢?这是跟创作过程有直接关系。

它原来就是一款小型监听器,重播原音标准极高,如果它的修改过程只到外勤人员为止的话,它的成就可能是另一款ATC或DYNAUDIO小型监听器。我觉得主播的加入是助长了它的传奇性发展。人声特别真实,有磁性美感,所以重播频宽与人声接近的乐器也是美感和真实感并存。在当时也许是一种妥协,但结果却创造了意外的收获。LS3/5A的独特音质表现是发烧友梦想中的一类,而ROGERS就它实现了。
TOP
18#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BBC也是感到喜出望外,也认同了另一项发展,就是把生产权另放其它三家厂商,其中之一便是CHARTWELL.它的表现他好了,用家在爆增之余,更广传它的好处。三年不到,CHARTWELL突然被ROGERS收购,但它的LS3/5A生产线却被终止。但是谣传四起,也有不少戏剧性的故事,其中一个是ROGERS担心CHARTWELL有可能后来居上,于是用重金把这品牌买入。事实已无从追究,但CHARTWELL的确是两年之后无疾而终,从此在世间消失了。CHARTWELL那三千多对LS3/5A却成为抢手珍品,我有幸得获一对。我记得当年的售价是三千余元,比ROGERS仔还要低一点。我不时把它和70年代中期ROGERS替换欣赏,各有特色,所以都有难舍难离之感。ROGERS仔中音美感特浓,听人声和小提琴之动感范围更大,但中音表现并不比ROGERS仔逊色,听爵士或较为轻快的音乐更传神。两者虽有相同,却不完全相同。正是鱼与熊掌,必须兼得。

LS3/5A的创始人HARBETH在完成任务之后三年自立门户,品牌名称就是人所皆知的“雨后初晴“HARBETH。但他也得等上10年才取得BBC授权生产LS3/5A。但他的设计却是脱离BBC规范的全新产品。

事实上,有谁比他更清楚LS3/5A的设计和他理想中的设计“遗憾“。所以分音设计和单元都是与众不同。就连阻抗也改成11ohm。改用真金高音单元的非洲红木限量版在98年推出,当时被誉为LS3/5A的完美典范。此话当然真确。

在此之前的二十年期,不知多少发烧友以LS3/5A的数十倍金额购入功放,线材等尝试把它的动态范围增强,这种一掷万金的豪气的确令人感动。但物理限制却是难以用这种方法突破。改善程度只是令物主高兴一阵子,冷静下来之后始终感到有点失落。

HARBETH在创业十年之间把所知所闻都放在新设计里面,自然得到发烧友的欢心。

虽然生产是在“市场饱满“期间,HARBETH依然可以卖出五千对。
TOP
19#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另一品牌也是必须一提,它便是AUDIOMASTER。跟CHARTWELL是同年诞生,“毕命”之时也只长一年而已!它们的声誉也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就连音质也相似。这一对难兄难弟虽然是遭遇到同一命运,但名声却同是一是无两。AUDIOMASTER的产量只有一千多,所以今天的二手市场价值应是很高,而且是可遇不可求。

我最心仪的一款是GOODMANS(好人氏)。生产期是从1982年开始,当时已被各界人士推崇备至,是为LS3/5A的翘楚。好人氏先生的地位早已是全世界的一等一。他的制作足以代表英国音效特性。奇怪的是他对LS3/5A的热潮很快就冷却下来,在停产之前,产量极少。我在听过朋友的一套之后在二手市场找了数年,依然遍寻不获。我个人的评价是同款之王,无出其右!如果你有幸碰到一对完整(未被修改)的“好人氏“LS3/5A的话,千万不要放过。

除了首先选用,而后来弃置不用的HARBETH之外,所有LS3/5A都是用KEF的单元,而KEF自己却是最后一间生产LS3/5A的厂家,当时已经是1994年。这款传奇喇叭的市场饱和度已经是所余无几。在以后的4年里,KEF生产了二千余对名为Raymond Cooke的LS3/5A。其他制造LS3/5A的厂家还有数家,包括数量只有一百上下的RAM和产量也不大的Spendor,Stirling Broadeast等。
TOP
20#

资深乐评家Leo点评LS3/5A

历史上最传奇的喇叭的故事
近年不少厂家都尝试生产LS3/5A“形式”的喇叭仔,有成就的不多。其中兩款却是制造了突破,它們就是“科宝”和“何氏”。这两款的LS3/5A在中港澳等地有不错销量,但在日本和美国却制造了热潮。何氏的外销品牌被改称为“GINI”。在Stereomoto Maximum Moto Award得到“最高人气”大奖。Russ Gates和Jamess Darby两位名写手对它赞不绝口。
玩LS3/5A都肯定要用脚架,我必须强调每一款喇叭仔都需要配合适的脚架,否则低频一定受到影响脚架质量(mass)越重,共振频率则越低,喇叭仔低频衰减点较高的话便有低频浑浊、高频不透的反效果。相反的话,低频能量减弱,高频发声尖锐。配适当的脚架才可以把LS3/5A的音效性能全面发挥。
                                    
                                                                               —Le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