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性发烧论 之(DIY线材与动手篇)...P6在淘宝宁买牌子旧线,不... [复制链接]

查看: 16186|回复: 55
41#

先说电源线,看用料非常吸引:加拿大ACE WIRE顶级OCC单晶铜6平方电源线兼喇叭线,总线外径:15mm,零线和火线各6平方,地线3平方,由无氧铜编织网+铝箔双重屏蔽,彻底隔绝EMI电磁干扰和RFI射频干扰。再说说声音的取向,个人的感觉背景非常宁静,分析力与层次感分明,三段也较平衡可交待清楚。可能带着OCC单晶铜材质的关系,中高频尤其清甜优美,久听也不觉累,整体来说也是高性价比的线材。不知道如用来做喇叭线声音又怎样了。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3#

接着说回古河信号线,由于本人习惯用边听边煲线的方法,没有刻意地恶煲,所以run-in的时间相对就较长了。
计算起来也煲了近数十小时,声音由当初上机时的尖、木、硬、到现在转为柔顺自然得多了,就简单地说说个人的感受。OCC单晶铜的声音走向是透明、鲜活、平衡、分析力高、这几点全部都领略到了,中高频尤为明显,喜欢人声像听邓丽君的歌声就多了一分清甜味道,如老虎鱼Allan Taylor结他声就非常清脆,听蔡琴机遇JVC版钢琴的声音也很鲜活、真是有着另一番味道。稍后再说与英国厂线的对比结果。
thumb[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5].jpg

thumb[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9].jpg

thumb[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7].jpg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16:38:52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4#

补充一下测试的器材系统:音源:PC、 解码器:CARY Xciter 、前级:中山小林出品胆前级 、后级:传神M6单声道300b胆机、音箱:美国ALON 2座地箱。一般相同材质的信号线,我不会用在同一套系统内,这样更好调出自己喜爱的声音。经对比古河线与英国黑金信号线的声音,分析力不相伯仲的,古河线略甜,黑金线稍为直白一些,但后者在密度和低频凝聚力稍优,毕竟是比它贵几倍价钱的东西。现在系统的线材搭配是:解码至前级用古河线,前级至后级用“相位兄”的纯银线,终于找到感觉了。以上是自己系统的声音,如在别的系统可能又有所不同,仅供参考。呵呵.....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17:51:52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5#

罗大哥的评价与我其他几位烧友的感觉基本一致!
无论是电源线还是信号线都是走气质路线的美女!
再煲上半个月声音走向会原来越稳定!
TOP
46#

原帖由 michaelkkk 于 2012-8-18 19:21:00 发表
罗大哥的评价与我其他几位烧友的感觉基本一致!
无论是电源线还是信号线都是走气质路线的美女!
再煲上半个月声音走向会原来越稳定!

可能煲线的时间还短,待再过一段时间应该更为稳定的,不过现在也很满意表现了。确实是高性价比的DD,以价论声的话我已经“收货”了。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7#

继续闲聊一下动手的乐趣,可能是到达退休的年龄的关系,不用工作且空闲的时间较多,用空余时间听听音乐,做一些有“建设性”的动作或DIY等来打发一下时间就最好不过。
本人喜欢听人声,所以玩胆机为主,家里除了300b、2a3胆机外,kt88胆机也不在话下。不过玩胆机就很容易中胆毒,由当初玩现代管到现在玩古老胆管,也经历了一段过程了。玩胆机其实就是玩胆管,分分钟是“酱油贵过鸡”的玩法,相信很多玩胆机的朋友都一至认同吧!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8#

因中了“胆毒”真的没办法,在这2-3年间进货不少,以美国管子较多(抵玩),其它如德国、英国、荷兰、也不计其数,帮我分了一部分“身家”了。
最近无意中听了前苏联产的6h8c与6h9c管子,给我一个非常意外的惊喜,分析力超高,曾对比过美国RCA的6SN7红字管子,除了低频稍逊外其它一样可过关,而价位只在4-60元之间,而且是60-80年之前的全新管子,又进了10多对回来把玩。可能是几十年的管了,买回来后发觉部分管子的管座有些少松的现状,即时想起试试用热缩管来补救,结果证明也是可行的办法之一,总比黏贴胶水为好的,大家如有这情况也不妨试一试的。上个图.....
hi fi 36b.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9 12:15:25 上传)

hi fi 36b.jpg

hi fi 3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9 12:15:25 上传)

hi fi 36.jpg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9 12:15:25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9#

谢谢楼上的经验分享。
TOP
50#

原帖由 飘过 于 2012-8-21 21:25:00 发表
谢谢楼上的经验分享。

不客气!经验不说得,分享才是乐。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