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性发烧论 之(DIY线材与动手篇)...P6在淘宝宁买牌子旧线,不... [复制链接]

查看: 16229|回复: 55
21#

不知不觉原来自己在168已发超越2K 帖了,难得啊!庆祝一下,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2#

小王客气了,真正的朋友或卖家在乎诚信,这一点我已Feel到了。我是个实话实说的人,有好的东西也不介意跟大家一同分享的!一同学习与进步吧!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3#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8-17 7:14:00 发表
青岛小王哥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这位烧友。能以便宜的价格制作好线材造福广大普通烧友是非常难得的。
先收藏了您的淘宝店,过些时候买信号线或喇叭线试一下。

陈兄好像新居入伙了,祝喬迁之喜!趁搬新居这段时间,家里系统来个“大换血”吧!有时间会过来“打扰”一下的。呵呵.....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7 08:49:39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4#

大家别以为从青岛发货,到广东地区是非常遥远,谁知道比广东发同城区还快。发顺丰航空速递当天从青岛发货,如到广东地区的话,买家第二天早上就可收到了,效率真是“一级棒”。高级酒家喝茶吃点心是“即叫即蒸”,而小王也是同一样做法“即落单即做”,我订购的线共花了3个多小时才完成。以上的3付线前天已到手,正在上机run-in中,实行边煲边听,这样才感觉声音在慢慢地改变中,稍后会说说简单的听感,而古河信号线也会对比一下贵它5倍的英国厂线的。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7 08:58:23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5#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8-17 19:19:00 发表
买的是毛坯房,正在装修,烦啊!
搞好装修再订线,现在坐不下来听音乐。半包方式,岳父要又便宜又好,老婆要品位,我想不理,但上班时间最自由的又是我,近两个星期六、日都要去各地装修市场看材料。
期待罗大哥的听感。

理解,装修的确是很烦恼啊!一步步来好了。古河的信号线因为有银质,煲的时间稍长些,起码50-100小时后才入状态,不过初步的感觉令人欣喜的。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6#

原帖由 taiping 于 2012-8-17 20:40:00 发表
支持DIY,但有的DIY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而是体会动手的乐趣和有成果后的喜悦。

同意!的确享受动手的乐趣和有成果后的喜悦,满足感100分。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7#

先说电源线,看用料非常吸引:加拿大ACE WIRE顶级OCC单晶铜6平方电源线兼喇叭线,总线外径:15mm,零线和火线各6平方,地线3平方,由无氧铜编织网+铝箔双重屏蔽,彻底隔绝EMI电磁干扰和RFI射频干扰。再说说声音的取向,个人的感觉背景非常宁静,分析力与层次感分明,三段也较平衡可交待清楚。可能带着OCC单晶铜材质的关系,中高频尤其清甜优美,久听也不觉累,整体来说也是高性价比的线材。不知道如用来做喇叭线声音又怎样了。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8#

接着说回古河信号线,由于本人习惯用边听边煲线的方法,没有刻意地恶煲,所以run-in的时间相对就较长了。
计算起来也煲了近数十小时,声音由当初上机时的尖、木、硬、到现在转为柔顺自然得多了,就简单地说说个人的感受。OCC单晶铜的声音走向是透明、鲜活、平衡、分析力高、这几点全部都领略到了,中高频尤为明显,喜欢人声像听邓丽君的歌声就多了一分清甜味道,如老虎鱼Allan Taylor结他声就非常清脆,听蔡琴机遇JVC版钢琴的声音也很鲜活、真是有着另一番味道。稍后再说与英国厂线的对比结果。
thumb[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5].jpg

thumb[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9].jpg

thumb[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8/18 16:38:52 上传)

thumb[7].jpg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16:38:52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29#

补充一下测试的器材系统:音源:PC、 解码器:CARY Xciter 、前级:中山小林出品胆前级 、后级:传神M6单声道300b胆机、音箱:美国ALON 2座地箱。一般相同材质的信号线,我不会用在同一套系统内,这样更好调出自己喜爱的声音。经对比古河线与英国黑金信号线的声音,分析力不相伯仲的,古河线略甜,黑金线稍为直白一些,但后者在密度和低频凝聚力稍优,毕竟是比它贵几倍价钱的东西。现在系统的线材搭配是:解码至前级用古河线,前级至后级用“相位兄”的纯银线,终于找到感觉了。以上是自己系统的声音,如在别的系统可能又有所不同,仅供参考。呵呵.....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17:51:52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0#

原帖由 michaelkkk 于 2012-8-18 19:21:00 发表
罗大哥的评价与我其他几位烧友的感觉基本一致!
无论是电源线还是信号线都是走气质路线的美女!
再煲上半个月声音走向会原来越稳定!

可能煲线的时间还短,待再过一段时间应该更为稳定的,不过现在也很满意表现了。确实是高性价比的DD,以价论声的话我已经“收货”了。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