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开心果
原帖由 30624700 于 2012-7-5 12:40:00 发表这样低档的唱头有意义吗?浪费时间!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5 13:03:00 发表您的意思是这两个 唱放1、唱放2的WAV文件录音,不是来自于这三台唱放的输出,对吗?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5 14:46:00 发表下面是其中1 毫秒信息(放大1万倍),上面波形是24/192的,下面波形是压缩后的24/44.1,这个就看出问题了。1 毫秒内的信息也产生这个差异,您想想如果60分钟的长度是会发生什么事呢?估计连就快聋的也会听出很大的差别了。呵呵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2-7-4 0:36:00 发表请大家试听,并请发表看法(答案同时附上,过几天再公布打开答案的密码)
原帖由 Willson 于 2012-7-6 9:51:00 发表根据这次活动中的声音表述,柏韵的声音表现之前两次的试听活动中的声音表现出入很大,大家可以根据活动中不下20位网友在场试听的听感,还有用家的听感可做参考。初步估计和本次评测所采用器材环境有很大关系。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7-6 11:10:00 发表还是两位看得细啊,其实我一直对那个信息量解析不怎么认同,我总觉得与好不好听关系不大。我曾做过实验,把CD机的伺服系统调偏,让它出现大量的误码,声音己出现大量的炒豆声,但音质依旧没有变化,它不会变干、硬、燥,分析力也丝毫没减,又如何解析呢?